2022是蟋蟀文化的分界点,从此天各一方
我知道我这么说会得罪你但是,白虫真的来了
个大分房仿秋已经全部占领各大市场
从泗店到黑风口,仿秋虫子已经在严正以待了
说是仿秋,其实也就是秋虫了,得益于基因的传承,秋虫已经被边缘化了。
虫快起源的严重捕捉,将虫难觅。英雄不在,难免令人唏嘘。
在泗店一波波浪荡的收虫队伍中,一个个眼神迷离,因为,好虫真的没有了,只能用仿秋,暂时寄存心中的缺失,而真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撬子手转身成为虫贩子。问他虫哪里抓的,说是某某神秘地块,其实是神秘基地也。
而你在泗店那条河两岸玉米地大汗淋漓抓几个小时,换来的是不到五厘的小虫。谁要?
已经,2022年,白种大行其道,流行了几千年的野生秋虫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野生的天蓝青,紫黄,寿星头,白紫,永远不会出现了。即使出现了,也是被白虫吊打。
蟋蟀文化遭受严重摧残!
蟋蟀已经不好玩了!
因此,今年是蟋蟀文化的分界点。
再见,野生的精灵。
功虫录里面描写的那些蟋蟀的传说
成为蟋蟀文化的最后的绝唱
人与自然,犹如人与蟋蟀
骨之不存,毛将附焉。
去死吧,打包虫
家里玩玩,不要出去赌{:3_294:} 早在几年前。参加南北大赛的掌门,就到买白虫了{:3_293:} 可以理解,也是一种缅怀,大环境如此,一匹马大家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玩玩罢了!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22-7-23 04:15
早在几年前。参加南北大赛的掌门,就到买白虫了
只怪仿秋做的太好了 紫气雾影 发表于 2022-7-24 14:35
可以理解,也是一种缅怀,大环境如此,一匹马大家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玩玩罢了!
是的,秋虫被仿秋吊打,确实是一件很悲伤的事 都是money惹的祸。 近三年我是最纠结的,也是受到各种白虫啥的干扰最大的,最严重的时候甚至都怀疑自己了。
好在去年后我逐渐调整过来了,白虫也好,秋虫也罢!我不在纠结了,我就按自己的标准严格收虫,
本来就是友谊玩虫,有啥好想的,想多了,哈哈好! 本帖最后由 huaziming 于 2022-7-25 17:09 编辑
楼主太过悲观啦,野虫永远不会消失的。仿秋的兴起只是为了满足用更低成本得到更优质虫,大多数人的侥幸心理的产物,仿秋也是跟野虫的价格博弈,当玩的人少了,抓的人少了,上局的人少了,野虫的价格自然会回归到比仿秋更有优势,到时候做仿秋的自然也不会投资那么大的去生产这种人为的产物了。所有会给人带来巨额利润的产物都会被人工干预生产(兰花、藏獒等太多了。。。)
少了纯自然的惊喜,多了人为控制的利益,虫子的面纱交由后台操作,使玩虫的魅力越来越淡,就象斗蛐蛐的改斗油葫芦,找不到兴奋点。爱好者兴趣缺缺,就象资深钓者之比于电鱼的,玩不到一块。还是找三五老友喝喝茶,斗个小友谊,聊过虫瘾来的实在一点儿! 虫林秋语 发表于 2022-7-26 22:53
少了纯自然的惊喜,多了人为控制的利益,虫子的面纱交由后台操作,使玩虫的魅力越来越淡,就象斗蛐蛐的改斗 ...
友谊赛才是王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