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中国历代都有给官员起绰号的惯例
<DIV class=t_msgfont>中国历代都有给官员起绰号的惯例,明代尤其多,列举几个好笑的~<BR><BR>虾蟆给事</DIV><DIV class=t_msgfont><BR>指的是万历年间的给事中胡汝宁。当时为了祈雨,朝廷禁止屠宰,结果胡汝宁上书请求连青蛙都不要吃,这样才能感动上苍。结果汤显祖上书称他是“虾蟆给事”。<BR><BR>刘棉花</DIV>
<DIV class=t_msgfont><BR>指的是成化、弘治年间的内阁大学士刘吉。他这人平庸无能,却做了十八年的大学士,是少见的“不倒翁”。尽管屡屡受到弹劾,却始终不倒。当时被人讥称为“刘棉花”,意思是耐弹,越弹越好。刘吉怀疑这一使他难堪的绰号出自多次考试落第的举人,便奏请朝廷做出规定:今后举人三次会试落第者,不得再参加会试。<BR><BR>鸟巡抚</DIV>
<DIV class=t_msgfont><BR>指的是崇祯时的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抚宋一鹤。他善于讨好上官,到任后照例要持名贴参见上司。他得知上司杨嗣昌的父亲大名为鹤,便在名帖上把自己的署名改做“一鸟”以示避讳,表示对杨嗣昌父子的尊敬。结果就有了“鸟巡抚”的绰号。 <BR><BR>洗屌相公 <BR><BR>指的是成化年间的内阁首辅万安。他靠进献春药得宠,被讥为“洗屌相公”。 <BR><BR><BR>炼尿尚书 <BR><BR>指的是嘉靖年间的尚书顾可学。世宗信奉道教,经常服用丹药,梦想长生不老。顾可学取童男童女小便炼成“秋石”,进献给世宗。世宗服用后认为有些功效,对他宠爱有加。顾可学后来步步高升,官至礼部尚书。当时有传言:“千场万场尿,换得一尚书”。顾可学也就被人称为“炼尿尚书”。 <BR><BR><BR>煨蹄总宪 </DIV>
<DIV class=t_msgfont><BR>指的是天启年间的左都御史周应秋。他在当时投靠阉官魏忠贤。他家的厨子善于煨蹄膀,而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就喜欢吃煨蹄膀。每当魏良卿到他家里,周应秋就拿煨蹄膀款待,大得魏良卿欢心。时人讥称周应秋为“煨蹄总宪”。周应秋后来还顺利当上了史部尚书的要职。 <BR><BR>蟋蟀相公 <BR><BR>指的是明末佞臣马士英。崇祯吊死煤山后,福王朱由崧称帝于南京,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次年,清兵临江,形势十分危急。执掌大权的大学士马士英当此危难之际,每日仍然以斗蟋蟀为戏,世人称之为“蟋蟀相公”。</DIV>
<DIV class=t_msgfont> </DIV>
<DIV class=t_msgfont>注:收集。</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