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就玩玩 发表于 2013-11-23 12:22:17

蟋蟀盆收藏之我见

   斗蟋蟀是我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娱乐形式.八十年代以前,鲜有不玩蟋蟀的男孩子(虫季正好放暑假,更方便玩虫).近二十多年,由于山东,河南等地蟋蟀市场的全面开发,使得斗蟋蟀的规模和规范性得到大幅度提高,自然就伴随着蟋蟀盆的收藏和炒作.
    蟋蟀盆按制作地域分南盆和北盆,按材料分瓷盆和泥盆.瓷盆是明清瓷器的一个小门类,其收藏可以并入瓷器收藏,没什么好说的,现在明清官窑动辄过百万是常事,也无需惊诧.而泥制蟋蟀盆的收藏,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清代,民国的很多玩虫大家都收藏蟋蟀罐,北派的万里张,赵子玉,南派的李门,邹家等蟋蟀盆制作大家的盆历来受到青睐和追捧.因为这些大家制作的盆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泥质好,透气性佳,养虫非常好,自然成为玩虫人追逐的目标,进而身价倍增.由于泥盆宜损坏,时至今日,这些大家的盆已经所剩无多,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千金难求.因为这也是古玩,包含着历史和人文价值,自然不能用泥制品的价格来衡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已经成为玩家一种品位的体现,更受到玩家的追捧.而现代的一些所谓制盆名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制作的盆已经完全脱离了蟋蟀盆的功用,极尽花哨之能事,制作所谓的赏盆,而且以天价销售,实在难以看懂.泥制蟋蟀盆无论做得多花哨,它都只是工艺品,而不可能成为足以传世的艺术品(尤其是失去了使用价值的所谓赏盆).前几天拍卖会上几只万里张盆拍出的价格有没有水分,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是有名人效应的.在古玩界,名家流传有序的东西往往是普通人收藏品价格的十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是常事.即便如此,万里张盆养虫好,也是被历代养虫大家所认可.自明末至今几百年间,有多少制盆人被称为杂窑就说明蟋蟀盆失去了使用价值就毫无价值了,根本就不可能成为艺术品而传世百年.现如今一些不良商家(制作者),为了利益,雇佣工人大批制作打上自己名号的盆推向市场,其养虫的功能更是大打折扣.我们更应该弃如撇履,千万不要成为冤大头.
    以上是我个人所见,也许因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遭到拍砖.我只能笑着对你说:我吃葡萄,但决不吃酸葡萄!呵呵!{:3_280:}{:3_280:}{:3_280:}

无名大海 发表于 2013-11-23 14:24:42

{:soso_e179:}

秋将军府 发表于 2013-11-23 15:49:05

快语,好。{:soso_e160:}{:soso_e179:}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3-11-23 17:13:15

感谢直言!

好好的 发表于 2013-11-23 21:15:44

学习了{:soso_e181:}

老友童心 发表于 2013-11-23 21:19:47

{:soso_e181:}

喜欢就玩玩 发表于 2013-11-24 11:09:26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3-11-23 17: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感谢直言!

谢谢鼓励.我玩收藏有十多年了.看到太多东西被炒上云端,又跌入海底.所以,希望以一丝拙见劝导虫友,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知道:工艺品只能把玩,艺术品才足以传世.

锦绣蓑衣 发表于 2013-11-24 15:21:02

说实话 这个东西的绝对价格也不算贵 比起艺术品动辄上百万入门级的水平来说 就是小儿科

早秋勇将 发表于 2013-11-24 18:15:50

{:soso_e160:}{:soso_e163:}

喜欢就玩玩 发表于 2013-11-24 23:23:02

锦绣蓑衣 发表于 2013-11-24 15: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说实话 这个东西的绝对价格也不算贵 比起艺术品动辄上百万入门级的水平来说 就是小儿科

入门级要上百万,那不是艺术品,是在玩国宝了.不是我这样的小人物能玩的.只有你们这样的人才玩得起了.佩服,佩服!{:3_280:}{:3_280:}{:3_280:}

wangmu2009 发表于 2013-11-25 06:52:44

奸商,呸!

宁贝勒 发表于 2013-11-25 13:54:17

物件的归属决定了可以被炒作,人数和素质的基数决定了炒作以后的价格

zhu99998 发表于 2013-12-17 10:16:24

{:soso_e179:}

2458288177 发表于 2014-1-20 08:33:27

{:soso_e179:}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4-1-20 11:17:25

{:soso_e100:}

龙虫客 发表于 2014-1-25 14:39:44

{:soso_e100:}

睿王后人 发表于 2014-1-27 17:16:34

{:soso_e16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蟋蟀盆收藏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