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统一一下,秦王在哪里
烦心的事无法真正的统一。
{:soso_e179:}{:soso_e179:}
又不是卖肉要那么准干吗?斗虫时在一把称上比大小就行了!
南通过去虫在一分二到一分五间,现都用斟,一分硬币似一分叁五。
顶。。。。。。。
一个地方一种算法、{:3_293:}{:3_303:}干杯
{: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同意青虫的说法。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本帖最后由 ylbmz 于 2017-10-6 21:40 编辑
忆初 发表于 2015-4-14 12:19
我们江、浙过去都用点称,现在都用上海的斟称了。从精度上讲还是点称高。另外还有一点不懂,请教上海虫友; ...
北方的厘与上海的斟有换算公式的,即:(厘-4)/0.8=斟,3.7斟=3.7*0.8+4厘,即等于6.96厘
以前用斟,现在毫克与斟都用。我认为毫克容易理解,又比较好算,它是最容易走向统一的计重单位。
毫克较公平也。
统一度量衡,建议毫克。
统一度量衡,建议毫克。
一个抱着传统当真理的族群,往往会自已为是.其实啥都不是!
yb700721 发表于 2015-4-14 12:29
不清楚,我们江淮之间都用厘,好像和北京那边的厘有区别的,3.7斟大概是我们这边六厘左右。
哪个兄弟没有说错,3.7斟在南京就是6厘左右。南京的厘码有点怪,基本等于北方的厘码减少一个大码子。比如北方的6厘,南京秤基本就是5厘。
自己的蟋蟀称重一直用公制“克”,什么厘、斟、杭州点、无锡点等各种重量单位,不科学!{:1_201:}
自己现在玩的蟋蟀,最小的是0.65克(约7厘、3.75斟),最大的1.1克(约12厘、10斟)。
luliub60 发表于 2022-7-16 03:33
自己的蟋蟀称重一直用公制“克”,什么厘、斟、杭州点、无锡点等各种重量单位,不科学!
最早的时候没有电子称,只有簧,也因为虫不大,一般就8斟是最大值。30年前买了普通的《簧》,不贵10元,那时也有红木的,但很贵。现在有了白虫往往会超过10斟,就感觉不方便了,又买了小型家用电子称,32元,最大可称500克,我自孵虫喜欢大的,2斟以下都放生,最大的11斟多,3尾还要大些,8~19斟。最近几年时兴仿秋,我也开始向小虫发展了。我现在只用毫克,不需要换算,可以叠虫的范围简单,20毫克以内就斗。比如700毫克(4.45斟),叠虫的范围是680~720毫克。
孙虫迷 发表于 2022-7-17 14:23
最早的时候没有电子称,只有簧,也因为虫不大,一般就8斟是最大值。30年前买了普通的《簧》,不贵 ...
70年代初在中学时,拿了1只公认最大的蟋蟀,到实验室的 0.01克 精度秤去称重,秤是在玻璃盒子里。
重量是0.93克,用现在的换算表是10厘、7.5斟。这是当年最大的野生蟋蟀,这蟋蟀曾扫平了附近弄堂。
孙虫迷 发表于 2022-7-17 14:23
最早的时候没有电子称,只有簧,也因为虫不大,一般就8斟是最大值。30年前买了普通的《簧》,不贵 ...
我现在岚灵选购的中黄蜂都是吃饱的,回家落盆前称重,大多在0.9克左右。
如果体重突然减轻0.1克以上是身体了出问题,要保持体重、动态灵活才好。
luliub60 发表于 2022-7-17 18:17
我现在岚灵选购的中黄蜂都是吃饱的,回家落盆前称重,大多在0.9克左右。
如果体重突然减轻0.1克以上是 ...
黄蜂很会吃的,所以较重,没肚子的黄蜂不宜买。同样的体重,我的自孵虫要比它大一圈。但是黄蜂的牙较长,又较耐口,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