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206271[/attach] 作者:袁总 上期讲的是如何改变虫文化中博弈的方式,即从地下博彩改变为公开的大奖赛,文章发表之后得到大批虫友的点评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今天让我们继续讨论。先不讲友谊赛,因为我们是讨论虫文化的传承,友谊赛只是其中的一股清流,但是太小众,没有代表性也形不成主流。 我始终认为斗蛐蛐一定要有刺激,好比打麻将,清水麻将终究是打不成的,退休工人一元二元也要来的,上海人讲:勿来钞票打麻将,吃力来西各,宁愿不打。如此一来,麻将文化不用十年也就结束了,从此以后不会有人再打麻将,如果有也是逢年过节家里几个亲戚坐在一起搓搓清水麻将。 斗蛐蛐是一样的心态,斗着玩有啥意思?文化的传承也要考虑到娱乐的趣味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既然不许赌博那就要斗奖金,而且一定要斗大奖赛,这才是传承虫文化的唯一出路。 泰森的拳王争霸赛出场费至少一千万美元,拿到了冠军有多少奖金?最多的四千万美元,近三亿人民币,这才叫大奖赛,完全合理合法的。 如果我们的虫王争霸赛,虫王奖金达到200万,亚军100万。前8名各10万,前16名各5万出场费。前32,64,128名均可以各得到2万,1万,5千的出场费。什么世界杯,南北赛都见鬼去吧,总计700万全部都搞定,假计报名费各条虫一万元,报名参赛安二千个虫友,完全是随机抽签叠重量,进行淘汰赛。 第一场胜出者一万元退还,剩下淘汰者的一千万作为奖金加上开办费,直播费,请裁判,解说,工作人员借场地等费用,基本统统上包括在内了。 现在小场子现吊斗一万台花是家常便饭,二千名选手肯定有人报名的,如此斗赢六场已经入三十二强了。斗到第十场是虫王争霸赛。杭州蟋奥会连斗九场,我们连斗十场也不为过。 如果齐兵这样的大户愿意多出也可以,出场时分别六个重量级别,各出十条,尽量错开斗,不要自己斗自己。斗到最后也不一定能拿到冠军,某一个重量级内拿一个应该还是可能。齐兵的将军进前八強的可能性较大,反正一对一单挑,任何一个虫友与齐兵都是平等的,我只要咬赢你这一条你就淘汰我就晋级,谁也不怕谁。 虫王今年在哪家?这是老天安排的,否则就不存在虫文化了,变成钱文化了。 说真心话,我在虫坛新世纪一书中,评选出来的八大虫王,十大虫王,肯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能真正的虫王散落在民间,根本没参加世界杯赛与南北赛。 因为地下比赛是见不得阳光的,不见光则局限了参赛者的范围与数量。不象现在的拳击比赛,泰森这样的属于绝对的世界杯重量级拳王,巅峰时期任何挑战者三个回合内均被其击倒。 如果蟋蟀比赛可以公开化规模化,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场子和友谊赛选手就会参加,说不定虫王就在他们手里,平时大家心里也都有不服,难免有:“别看我斗得小或者不斗钱,齐兵来了也不一定能赢我今年这条白牙青”之类的感叹。比赛落地了,这种冲动也就解决了,大家确实有机会拿出一条自己选出的将军与以前的“假想敌”公平竞技。蛐蛐大奖赛还有广告费,冠名费,赞助费等收入,可以做为举办方的经费,也可以去做慈善公益基金,做一些扶贫帮困工作,这样的话虫文化就彻底走上金光大道了。 我们无须用个人道德来绑架全国的虫友,不要否认名利对虫文化的影响,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至于友谊赛我不反对,出斗之前抄毛口的人大多数是斗友谊的。讨论虫文化的博弈方式,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提倡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精神,保证言者无罪 闻者足戒的姿态,力争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为什么我写的文章下面的留言多多?因为我讲真话,讲事实,击中敏感区域,不搞假大空,激起了广大虫友的关注,我欢迎批评甚至拍砖,我们始终坚持对事不对人。 中蟋网一直允许有不同观点参与讨论,我们要有包容开放的宽广胸怀,如此方能为中国虫文化作点贡献,我一直希望有人出来扛大旗,老朽已经七十有余,做顾问出主意写文章均可以,具体经办肯定不行了。 今年王虹举办的蟋奥会是一大创举,我们要为他喝彩,也要提出善意的建议,希望全国各地的公开赛越办越好。 天下虫友是一家,收,养,选的文化也是同种同样同根,都是从贾似道的《蟋蟀经》流传至今。如今只是斗的方式行不通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如何把斗虫办成运动会的模式,不仅仅争取到合法化,更要在我们这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
| 双劲:论虫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attach]206272[/attach] 作者: 双劲 今年虫界发生了两件值得一书的事情。首先是虫界内最顶尖的博弈选手齐聚一堂斗了一场像模像样的友谊赛,双方毫无保留都拿出了最强的阵容。与之对应的另一件事则是一条好虫被残忍枭首,扪心自问当各位虫友遇到这样的质疑,我想多数人最后也会无奈的选择杀虫自证,虫文化如果走到这条黑道上——动不动就要杀将军来证清白,那么实际上已名存实亡,也没有延续下去的丝毫必要。这两件事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将虫文化也将许多正在思考虫文化未来的虫友们推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蛐蛐到底应该怎么玩?虫文化何去何从? 我认为,近二十年来虫文化趋弱的主要原因在于虫友们赏玩蛐蛐的方式不符合国家法律。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爆场和作弊事件层出不穷,没有赌便没有爆场,没有赌便大大降低了作弊者的动力。 一切罪恶不在于人性,而在于赌,一旦赌了就不在法律管辖范围(至少国内如此),法律无法管辖则只能靠自觉约束,那么势必会有人不自觉。行走在法律红线之内,则受庇于法律,游走在法律红线之外,那么大家只能靠所谓的“道上契约”即袁老师所说的道义来彼此约束,这种约束力是脆弱的,对广大散户虫友来说也一定是弱势方。 什么是弱势方?齐兵、二哥、老陆民的蛐蛐一口胜没人有疑问,你的蛐蛐一口胜就要被杀头,为什么?人家有钱有势,质疑他们要考虑后果,而散户无钱无势,质疑起来就不需要考虑后果。所以法律之外没有规则,只有发自自觉的道义约束,如果道义没有形成约束力,则直接进入丛林法则。 最后演变成只要出去斗虫,拳头硬、口袋鼓的虫友麻烦少点,万一有麻烦也好处理一些;而讲道理、口袋瘪的虫友麻烦多点,一旦有麻烦无法体面的处理。所谓文化一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只听说过大众文化,没听说过精英文化,精英永远是小众,小众则只有圈子,圈子只能形成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的圈内不成文的习俗,没有动辄上百年甚至千年的圈子文化。 所以要发展虫文化,一定要让大众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参与,不需要担心派出所,也不需要担心被坏人坑害,而不是让少数人玩得开心尽兴,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不赌”!不赌,就没人抓;不赌,就没人逼你杀自己将军;不赌,虫价就会回归理性;不赌,就是对散户虫友最大的保护。发展虫文化要迎合大势。 从83年的严打开始,到前些年的扫黑除恶,国家三十年多传递出的信号是明确而延续的,先安内发展后攘外扩张,当前政治背景下内部稳定依然是首要问题。所以在虫文化上我反对一切形式的打擦边球动作,比如袁总提议的高额大奖赛,比如有其他网友提议的台面上友谊台、台面下加点刺激,这些我都不同意,我认为一脚踩在光明正道上,一脚踩在灰色地带的灰道上,这样的钻空子取巧行为只会激怒政府,于虫文化只有负面帮助。 如果走正道就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走。虫文化推广,可以慢,但必须正。正规比赛作为虫文化传承的活动载体必须要坚持,作用是两点:首先是提供一个公开的渠道让更多大众接触蟋蟀,其次是逐渐让政府对赏玩蟋蟀发生改观。上迎合政府,下争取大众,这便是虫文化复兴的出路,也是唯一出路。应当以对大众收取象征性的报名费或者不收,比赛的奖金形式以个人或企业组织赞助为主,并且也不鼓励额度太高。 这样做的好处是:1、避免引起监管的警惕和猜疑,只要奖金来源和奖金额度属于合理合法的范畴,则比赛获批的可能性就大增,反之比赛活动无法获批,依然是竹篮打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请诸君试想,如果你是一方父母官,当你获知一个全新的宠物比赛奖金额度高达几百上千万,再一问其奖金主要来源乃是玩家们的比赛报名费,你作何感想,是否会批准?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申请,你是否会继续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2、降低比赛门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味标榜比赛规格的高端程度势必不利于文化的推广工作,高端玩家应该适应与大众同台竞技,万不能沽名钓誉关起门搞高端友谊赛,当然,办什么比赛,允许多少人参与,允许什么人参与,于比赛组织者的个人角度来说属自由权利,但于文化推广角度来说则拒人于千里等于将虫文化自绝于世。 综上所述,推广虫文化的工作要审时度势,以目前的国家大势,虫文化推广工作宜低调设奖金,高调办比赛,等待天时。 我认为十年、二十年后,我国是有可能做出文化出海的战略,虫文化将和汉语、孔子、传统戏曲以及花鸟鱼同时迎来蓬勃发展的天时。 今天的虫友们为虫文化所做的事都不会白费,从长远看这些事都将发挥出积极的效果。比赛发展的思考:需要联合,不能单打独斗。据我所知,上海虫界每年的友谊赛从来没有中断过。比如上海虫友会至今保持着友谊比赛的传统,虫界里友谊赛举办届数最多的百联杯也是在上海,包括由中国蟋蟀网举办的比赛——中国蟋蟀网杯在我的印象里也有好几届。 此外还有杨教授领导的南京虫友会也是友谊比赛的拥护者之一。我相信北京、天津、杭州、西安应该都有类似的组织。这些组织对于举办比赛都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大家应该聚在一起讨论下全国比赛的可行性,如果上海的齐总、天津的汪总、杭州的王总等大佬都愿意在博弈圈的虫友们面前带个好头鼎力参与,到那一天我相信一定是一场盛会。 比赛一定要是开放式的,欢迎更多的路人观看领略蟋蟀格斗的魅力,虫界现状需要巩固存量虫友,但更需要获得增量虫友,也就是可能会对蟋蟀路转粉的群体,所以我不认可门票制度。 虫界的比赛,无论是地下的还是清水友谊的,多有一个共同点,为闭环式生态,大家习惯关起门约几个彼此认可的朋友玩,不愿意让不熟悉的路人参与,甚至看也不想让人看。这也是导致玩虫人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因为总有人慢慢淡出不玩蟋蟀,却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 我如果是路人,一看是需要付费的直播可能就不看了,为什么不看呢?其实大家不如问下自己,为什么要看呢?一个路人他不懂蟋蟀,他连蟋蟀的公母都还分不清,就要让他先付钱后观看,免费的直播这么多,他不如看游戏直播,看体育直播去。 如果比赛把重心放在巩固存量虫友上,那么对虫文化来说又是死路一条,今年1万人看,总有褒贬不一的,到了明年能有7000人看就不错了,再到后年更少,本意是宣传推广虫文化的比赛,结果为了一点门票的蝇头小利,将比赛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闭环,这是浪费了比赛中所有人的努力成果。 既然题为《论虫文化的延续与传承》,则笔者所有论点都站在如何做更有利于延续与传承之上,希望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如此。 在这一高度的论点上,我斗胆一问:我们斗虫是给谁看的?是否应该是年轻人、孩子和没有机会、条件曾接触到蟋蟀的路人们?今年王总、齐总、汪总多方努力办了一场像模像样的友谊赛,其志可赞,其情可佩。蟀奥会的宗旨将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首位,我发现传承、弘扬、创新是蟋奥会的三大关键词。 但是竟然要付费观看直播,100元套票确实不贵,应该说是良心价,这仅是从虫界圈内人的角度看,不了解内情的路人在观看前我认为都会考虑一下,或许100元对大佬们来说仅仅是一包烟钱,但陌生人为什么要掏100元看一个自己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比赛?一旦设了门票则变成弘扬给谁看?还不是给虫界里的存量虫友看么…关起门来弘扬,天下哪有这样的弘扬法?门票之举,站在文化推广角度看,是策略有误,乃策略制订者没有想明白在文化推广和经济效益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弘扬文化一定是公益的,搭钱推广才是常态,想收回推广成本须建立在不影响推广效果的前提下;又要推广文化又要想着有经济产出,我认为两头不讨好——文化既没推广成功,推广成本也挣不回多少。 商人,不可耻,但请不要脏了文化;文化工作者,可敬,可敬的代价是不沾铜板。如果定位自己是文化商人,那么格局也要放在首位,在蛋糕做大前最好养着韭菜别急着收割。有人说笔者站着说话不腰疼,人家几百万虫本扔下去斗友谊赛给全国人民看,收100元门票怎么了,1万个人看,最多也就100万,还要和直播平台分账,最后能到手50万已经不错了。 如果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么依然是传统的斗虫观念,即虫本要打回来,最好还赢一点不能白玩。那么场子老板肯定欢迎大佬们踊跃参与啊,要斗回虫本有更好的去处,为何想为虫文化做点好事却做不彻底呢?我为大佬们出谋划策,其实弘扬虫文化的主体对象是路人,不必强调蟋蟀的规格有多高,蟋蟀规格有多高别说路人看不懂,就是圈内虫友隔着手机屏幕看也不能确定,也别强调蟋蟀的价值有多贵,贵都是大佬自己抬上去的,你们不对倒抬价不赌博,蟋蟀哪有什么价值?既然是弘扬虫文化,只求斗个精彩热闹,几箱皮子虫从天亮斗到天黑,坚持一个虫季免费给大众看,其效果远远好于一场华山论剑。 所以虫文化推广,可以投入小,但必须纯粹。友谊比赛到底是大佬们关起门搞的比赛,于朋友私交提供场所服务为主,以对外开放提供观看服务为辅,还是以推广虫文化为主,朋友私交在后。 前者,所有人要感恩戴德,感谢大佬开恩让我们散户虫友花了100元欣赏到了一场高质量比赛,至于明年还有没有,不敢想,这完全取决于大佬们明年想重操旧业还是继续施恩;如是后者,则要重新思考战略目的和推广策略,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虫文化推广,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必须细水长流。社会年龄结构与虫文化未来关系的思考现实的问题是,50后60后正在逐渐退出社会舞台的中央位置,虫界也是如此。 欲弘扬虫文化,50后60后虫友因为体力精力所限,只能作为策略讨论者参与,他们为国家为家庭辛苦忙碌大半辈子,我们年轻人晚辈祝愿他们安度晚年,长命百岁;在虫文化的推广过程中,如还能在关键时刻得到这些前辈们的振臂一呼,便是锦上添花。 虫文化推广具体的经办主力则落在70后80后身上,这部分群体作为中坚力量必须承担起实际责任,90后00后作为培养发展的后备军主力在未来可以随时加入队伍。 值得欣慰的现象是,据笔者观察,场子里的年轻人不多,但在各地活跃的友谊赛群体中年轻人的比例远远超出前者。比如上海虫友会,南京虫友会,大部分成员是70、80后,说明在年轻虫友的群体中提倡友谊赛、清水比赛的是偏向主流的声音。这部分人工作稳定,事业正处在上升期,出生的时代好,没有经历过混乱动荡,从小接受的教育便不允许他们违法乱纪,他们的观点是赌虫不是赌不起,实是犯不上为了玩而冒违法风险。 所以我想,即便今天没有人为弘扬虫文化劳心劳力,再过十年,待到50后60后真正玩不动的那一天,友谊比赛也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占据中央位置,虫坛自然会得到净化,风气变得纯良质朴,文化的发展也会紧随着走入上升通道,逐渐得到政府的认可。只是这样的演变过于被动、缓慢和残酷。博弈之风示弱后会不会有谷贱伤农的思考很多虫友有担心,虫坛不赌了,大家都是小玩玩,会不会引发虫价暴跌最后变成产地无人抓虫?我认为不会无人抓虫,虫价会下跌,但不会暴跌,原因是支撑虫价的逻辑没有完全破坏,改变的只是不计成本的垄断行为没有了。 友谊赛群体不代表叫花子玩虫,不是没钱才玩友谊赛,是不希望违法才玩友谊赛。以各地虫友会的例子来说,他们也认价,也会为了心仪的蟋蟀出价,只是他们的心理价位上限更低,出价更理性,看到好虫500~2000的单价大部分人是愿意承受的。此外还有各个公司的老总级别,特别是国企的管理层,因为职位的重要性和政治身份的关系,决定他们绝对不能出事所以不进场子,但是蟋蟀是喜欢玩的,年年花上几万、十来万左右虫本玩玩友谊比赛的,这些人不少。 最后还包括了齐总这样有心为虫文化正名的大佬,不介意每年花个几百万虫本斗着玩玩。蟋蟀如果是赌博工具,价格的天花板便是天空,是根据赌博数额的大小水涨船高的,反之蟋蟀如果是消费心态主导下的宠物商品,它的单价就会变得理性很多。 虫界赏斗观念一旦转正,从赌博变为消费,则愿意花钱消费的人依然还是愿意,虫的单价下来,同样的虫本可以收到更多的虫,对产地的虫经济来说,是用高端虫利润换取了大量的中端虫利润,支撑虫价的基本盘不倒,同时还会有新鲜血液的流入。 实际上撬子手一人扮演两个角色,既作为资料生产者,也作为资料商人,商人的本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他意识到这个蟋蟀5万齐总不要,汪总不要,王总也不要后固然会失望,但1万会不会卖?难道1万不是钱?暴利时代的结束不代表无利可图,大部分撬子手每年都不会抓到能出售几千元的蟋蟀,为什么还在继续呢?有收一条虫平均在几百单价的客户基本盘支撑,撬子手嘴上叫着苦、不容易,其实还是赚钱的。 真正受影响的我认为是产地的二道贩子,这批人属于虫资源掮客,消失了是广大散户虫友的福利也是虫文化开始步入正轨的征兆。 讨论虫文化延续与传承的原因是一种自我反思:对于自己曾经所作所为的反省与总结。也是一种出于对蟋蟀的感恩:这些小精灵们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欢笑,我们又何尝给它们带去过些什么,哪怕是为它们做一个小小的正名也是许多虫友曾经的吝啬。 愿全国虫友们都摆脱曾经虫坛里的森森冷气,只是昂头向上走,不必听自甘堕落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 |
{:3_292:}






吹铃 发表于 2020-11-23 23:36
难度不是一点点,先地方,再会战,出将成王,要多少局?能持否?而虫锋期有限,又有早秋、中秋和晚秋,要服 ...
秋风秋雨 发表于 2020-11-24 10:00
完全可行,现在网上的5路淘汰赛即可参考。
这样各地的蟋蟀协会都可以在本地举办,都可以酌情收取5%——1 ...

黄麻头1984 发表于 2020-11-23 18:59
指引虫坛大事,为虫坛指明方向。
秋将点兵 发表于 2020-11-24 08:50
隔壁那个论坛要不是有袁总写点东西还好看,早崩了。现在又搞什么审核~~呵呵。就是好听的发表,不一样的意 ...
蛐蛐新手520 发表于 2020-11-24 15:58
改变的不是怎么斗法,需要改变的是人的思维,白取代秋已经是不争事实了,是我们玩虫的人用什么心态去接纳, ...
小馬哥 发表于 2020-11-24 16:40
上迎合政府,下争取大众,这便是虫文化复兴的出路,也是唯一出路。
蛐蛐新手520 发表于 2020-11-24 16:44
众口难调,太难了

虫文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bbb6699 发表于 2020-11-24 17:39
还是那个双劲,都在点上,没有广大虫友参与注定是长久不了的虫文化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大道如一 发表于 2020-11-24 19:28
虫文化绝对靠赌续命千年。欲友谊来发扬光大谈何容易,玩虫原本应时小众游戏,放些彩头,刺激下肾上激素,一 ...

{:3_292:}{:3_292:}wenji 发表于 2020-11-24 20:29
为双劲老师点赞

{:3_292:}{:3_292:}WYG 发表于 2020-11-24 11:55
太对了,但白虫问题怎么解决
孙虫迷 发表于 2020-11-26 20:53
白取代秋已经是不争事实了,主要的反对声音是赌虫界和高价出售秋虫的虫贩,这恰恰是虫文化走向小众化,进 ...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0-11-27 09:40
我个人比较支持双劲的发言,
1.不能沾赌,那就要提供名,并以此为基础来考虑。
2.要尽量降低普通虫友参 ...



孙虫迷 发表于 2020-11-26 20:53
白取代秋已经是不争事实了,主要的反对声音是赌虫界和高价出售秋虫的虫贩,这恰恰是虫文化走向小众化,进 ...
|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