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蟋蟀罐还能走多远 [打印本页]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3 09:12
标题: 蟋蟀罐还能走多远
现在玩虫的人,应该是越来越少了,蟋蟀罐以后估计会越来越多了,关于这玩意的收藏价值您咋看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3 09:24
绝大多数都没有收藏价值,极个别的也许有,不过要能体现出它的收藏价值还得等到千年以后
作者: 黄批将军印    时间: 2023-12-13 09:36
我仅仅说我个人对蟋蟀盆的要求,“好用、好用、好用”,就这要求。
实用性+个人喜好,所以我一般选的是上世纪90年代出的普通和尚盆。
作者: 浦金光    时间: 2023-12-13 10:12
收藏盆就买过一对蒋泉林的铜鼓九龙盆,大概在2011年,价1200元一对,青盆。
作者: 一叶扁舟    时间: 2023-12-13 10:40
网上二手蛐蛐盆便宜,买买买
作者: ylbmz    时间: 2023-12-13 11:14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3-12-13 09:36
我仅仅说我个人对蟋蟀盆的要求,“好用、好用、好用”,就这要求。
实用性+个人喜好,所以我一般选的是上 ...

好养盆是首选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3 14:1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3 09:24
绝大多数都没有收藏价值,极个别的也许有,不过要能体现出它的收藏价值还得等到千年以后

千年以后不知道还有人知道斗蛐蛐是啥了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3 14:18
黄批将军印 发表于 2023-12-13 09:36
我仅仅说我个人对蟋蟀盆的要求,“好用、好用、好用”,就这要求。
实用性+个人喜好,所以我一般选的是上 ...

确实是这样的
作者: 炎热的冬    时间: 2023-12-13 14:29
llgllg1971 发表于 2023-12-13 14:17
千年以后不知道还有人知道斗蛐蛐是啥了

古人的粗制陶器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3 14:31
llgllg1971 发表于 2023-12-13 14:17
千年以后不知道还有人知道斗蛐蛐是啥了

考古工作者会告诉他们的:这个出土文物叫蟋蟀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公元2000年前后,有一群古人。。。。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3 14:49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3 14:31
考古工作者会告诉他们的:这个出土文物叫蟋蟀盆,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公元2000年前后,有一群古人。。。。{: ...

我们这些古人,哈哈哈,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3 14:50
炎热的冬 发表于 2023-12-13 14:29
古人的粗制陶器

可能的研究这玩意有啥意义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23-12-13 15:24
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23-12-13 10:40
网上二手蛐蛐盆便宜,买买买

嗯,赞同
作者: 红黄    时间: 2023-12-13 22:20
赞同千年后会有价值,前提是99.9999%的罐子破碎在岁月中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3 23:12
大幅升值不太可能
但是能抗通胀,这些年不论是南盆还是北罐
只要是出自于名家之手的有点年份的罐子
价格一直再往上涨,年年都能跑赢了CPI
柴窑没有了,以前柴烧的名家罐子还是会跟着工资水平稳步上涨的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3 23:31
本帖最后由 伯乐相虫 于 2023-12-13 23:35 编辑

南盆名家的盆还是会越来越贵的
主要是南盆壁薄,不好保存
而且南盆要想养好蛐蛐,必须砸底
南盆砸底很考验功底,一旦砸不好,南盆就被砸穿了
所以未来名家早期的南盆价值会越来越高
很多南盆名家后期的盆就不行了,都是机制盆,不太适合养虫了
不适合养虫的观赏盆的价值肯定不会太高的南盆北罐终究还是跟饲养离不开的

再聊聊津罐,一线名家
甆宏远,徐宝良,马金山
这三位的罐子仅凭照片来辨识真假相当有难度
而且这三位职业生涯的制罐数量不大,有价无市
郭景声,老盆王,杨标,柴宗仁,这四位的罐子有帮戳,职业生涯做罐子的数量也不少
这四位是未来几十年,升值潜力最大的,因为真假相对来讲好辨识,市场认可度高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3 23:42
很多人还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点
那就是蛐蛐罐的报废率很高的
尤其是南盆,南盆也必须得砸底
如果您的手里的盆不砸底,就垫纸养三秋
那不好意思,您在我眼力属于不会养蛐蛐的
南盆砸底,报废率极高,而且三合土底用不了几年就翻砂
翻底有些人用电钻,也有很大的概率钻穿盆底
翻完底,再从新砸,试想南盆能禁得住几次这样的折腾?
北罐稍微好一点,但是来回翻底砸底也是有报废率的
柴窑不再有了,再加上每年的报废率,好的蛐蛐罐子还是属于硬通货的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3 23:52
以后一个拥有好的砸底功夫的匠人会越来越吃香
现在北京,仅有的几位著名砸底大师
订单都得提前两三年预定,非常的抢手
柴窑关停之后,封死了制罐人的出路
逼的玩家只能把更多的精力去开拓砸底领域
因为以前的柴窑老罐子也就那样了,基本玩到头了
只能是把精力和心思放在砸底上了

再聊聊砸底,目前来讲,砸底在中国大江南北
还属于很低级,很初级的阶段
配土的比例现在也没有一个特别绝对的科学判定应该是怎么样的
三合土配比很多都是沿袭老前辈们的土方
在我看来,这些老方不一定就好,不一定就是对的
几千年来,蛐蛐博大精深,一个人一辈子能全身心投入到蛐蛐领域不过几十年
几十个春秋,很难能把蛐蛐研究透了,所以需要不断有后人传承去研究
从选,到养,再到出斗,从罐子到砸底再到喂食,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中国人在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4 00:03
再聊聊喂食,究竟给不给荤食,何时开荤是个重大课题
再研究这个课题之前,还要探讨一个问题
有些人说,蛐蛐在地里一生也吃不到荤食
但是同样提出一个假设,现在的顶尖斗场,两条蛐蛐可能都是大将军级别的
在现实中,同一块地,几平方米之内会出现两条大将军级别的吗?
顶尖斗场,一方可能是曲阜某块地的大将军,另一方可能是宁津某块地的大将军
这两条蛐蛐在现实中是不可能遇的到的,试想这种级别的对抗要赢三路,四路,五路甚至十几路
不开荤的话,这条蛐蛐能立盆底吗?他遇到的对手是在他出土的地方一生都遇不到的对手
所以说,蛐蛐领域,需要研究,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多了去了
中国玩家在这个领域目前还属于很低级的阶段,不要看什么份房,什么白虫好像发展很快
好像感觉现在中国玩家对于蛐蛐的理解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
这都是假象,虚假繁荣,连秋虫都没玩明白,怎么可能能把高科技的白虫玩明白?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4 10:42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3 23:12
大幅升值不太可能
但是能抗通胀,这些年不论是南盆还是北罐
只要是出自于名家之手的有点年份的罐子

感谢您发表这么详尽的看法,受益匪浅,我窃以为,蟋蟀罐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谈收藏已经意义不大,毕竟玩虫的人已经开始断代了,70后玩虫的人已经很少了,现在玩虫的集中在60-80岁,50岁的也不多,以后会越来越少,毕竟80.90后的人没有儿时的那种记忆,说一个很现实的也很残酷的话,一个前辈玩一辈子攒的罐子,他下一代如果没有玩虫的兴趣,就会很便宜的处理了,或者送人,或者直接扔掉了,这种情况应该不少见,所有的规律的都一样,在不玩虫的人看来,这些盆盆罐罐留着根本无意义,只有玩虫的人多才会保值,有交易流动性才会升值,99%的罐子都会走向末路,只要能养好虫的盆就是好盆,玩好当下的虫开心即可,收藏这玩意意义微乎其微。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3-12-14 13:16
买点实用的就行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4 13:43
llgllg1971 发表于 2023-12-14 10:42
感谢您发表这么详尽的看法,受益匪浅,我窃以为,蟋蟀罐随着时间推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谈收藏已经意义 ...

说的没错,我要是哪一天不玩虫了,盆一个不留,就附近叫个收垃圾的统统送给他拉走,也免得我费力气去扔掉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3-12-14 16:06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4 13:43
说的没错,我要是哪一天不玩虫了,盆一个不留,就附近叫个收垃圾的统统送给他拉走,也免得我费力气去扔掉 ...

农也太极端了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4 16:53
普巴迪 发表于 2023-12-14 16:06
农也太极端了

没有极端啊,不玩了还留着干嘛,留着占地方,累赘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3-12-14 17:04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4 16:53
没有极端啊,不玩了还留着干嘛,留着占地方,累赘

还是要坚持玩啊
作者: 玻璃翅    时间: 2023-12-14 19:39
实用为主。本来也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更多的是玩家的个人喜好,还有商家的炒作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4 19:59
普巴迪 发表于 2023-12-14 17:04
还是要坚持玩啊

你没看清楚我说的话,我是说“要是哪一天不玩了”。。。没有说现在不玩呀,要说什么时候不玩了,那还早着呢,只要还玩的动(重要的一点是还抓的动),我是不会停止的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3-12-14 20:18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4 19:59
你没看清楚我说的话,我是说“要是哪一天不玩了”。。。没有说现在不玩呀,要说什么时候不玩了,那还早着 ...

好的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3-12-14 21:0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3-12-14 13:43
说的没错,我要是哪一天不玩虫了,盆一个不留,就附近叫个收垃圾的统统送给他拉走,也免得我费力气去扔掉 ...

到那时这算建筑垃圾,还有收费的可能。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3-12-15 05:31
孙虫迷 发表于 2023-12-14 21:07
到那时这算建筑垃圾,还有收费的可能。

所以才不是自己去丢弃,而是叫收破烂的拿去(告诉他拿去花鸟市场可以卖钱)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8 10:26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3 23:31
南盆名家的盆还是会越来越贵的
主要是南盆壁薄,不好保存
而且南盆要想养好蛐蛐,必须砸底

!在大环境因素(人工育虫遍地,经济低迷及爆场这主要三大因素),玩虫群体这几年已经大量锐减,玩蟋蟀的人少了那么蟋蟀罐肯定无用武之地了,这玩意不能保值多出来就是个鸡肋!南盆不管名家名家也就这几年的事了!到后来连卖都卖不出去,怎么还可能越来越贵,太搞笑了!去看下二手网上卖的名家盆,5年前什么价,现在什么价去对比下!说句不好听的,就现在卖的贱还有人买再过几年就怕没人买!再过几年随着越来越多人不玩虫了(年龄,经济,等各种原因大),而后备力量又跟不上,会导致大量多余出来的盆无处消化,归根到底蟋蟀罐的用途是养蟋蟀用的,不玩虫的你再好的盆送他也没人要!玩虫的少了盆就越不值钱了,那种普通旧盆以后也就堆墙角了,因为卖价可能还一定够邮费!所谓什么名家也许用不了几年高龄的会退休的退休,年轻的改行的改行,用不了几年的大家拭目已待!因为已经有很好的例子摆在眼前,鸟笼!10几年前杭州临安的鸟笼曾经身价颇高,现在看下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养鸟爱好者大幅下降导致鸟笼需求大致锐减,很多制作鸟笼师傅都已经转行制作鸣虫虫具了,而就养鸟群体人数来说可能是玩虫人数的几十倍,连鸟市萧条都直接影响到鸟笼的销售别说蟋蟀罐这种小众群体了,所以在不久可能目前玩虫的绝大多数人也都能看得到蟋蟀罐子价格不仅不可能越来越贵,就连这门手艺到时存在不存在都不好说,这不是癞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8 10:36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3 23:12
大幅升值不太可能
但是能抗通胀,这些年不论是南盆还是北罐
只要是出自于名家之手的有点年份的罐子

不现实别妄想了,还抗通胀笑话!去身边看看10年前玩虫的人数现在看剩几个玩的!不玩虫又有几个人去收藏蟋蟀盆呢!就算要收藏也是民国前的老盆,那种勉强算是民俗古董明白吗!几十年的罐子就目前来说有毛线个收藏价值,就普通的老盆不是精品的都不太有人愿意接盘!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8 10:44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3 23:42
很多人还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点
那就是蛐蛐罐的报废率很高的
尤其是南盆,南盆也必须得砸底

硬通货?不养蛐蛐买她干嘛?当茶杯吗,就是个养蛐蛐的工具而已,玩的人越来越少了,到时不玩了转都没人要,想忽悠接最后一棒,没门!
作者: llgllg1971    时间: 2023-12-18 11:24
狼牙兔 发表于 2023-12-18 10:26
!在大环境因素(人工育虫遍地,经济低迷及爆场这主要三大因素),玩虫群体这几年已经大量锐减,玩蟋蟀的 ...

很赞同你的观点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8 23:17
狼牙兔 发表于 2023-12-18 10:44
硬通货?不养蛐蛐买她干嘛?当茶杯吗,就是个养蛐蛐的工具而已,玩的人越来越少了,到时不玩了转都没人要 ...

朋友,您有苏晓红,袁中华,叶逢春,沈世南,蒋泉林90年代的10元,20元的盆要卖吗?
有的话我无限收,这几位南盆大师的盆当年也就几块钱一个吧?
现在这几位的盆,全品全新的得翻了一百倍了吧?
虽然我是北京的,不太懂南盆,但是扛通胀还是没毛病的
我说话已经很保守了,现在南盆这几位大师的盆好品相的精品都已经是天价了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3-12-18 23:46
本帖最后由 伯乐相虫 于 2023-12-18 23:51 编辑

我是北京的,不太懂南盆
南盆一线名家应该就是袁中华,苏晓红,蒋泉林,叶逢春,沈世南这五位了吧?
论养盆,这几位稍微好点的盆没有低于200的,尤其是袁中华和苏晓红这二位,价格带着往上飙

北罐这几年名家的价格每年50%往上飙
郭景生,老盆王,柴宗仁的罐子现在没有低于1000的
比这几位差一点的,郭锡侠去年还200元一个,今年基本上都是300元一个起步
小盆王的罐子涨的更猛,以前小盆王跟郭锡侠还是平级的,现在小盆王的罐子差不多是郭锡侠的2倍了
柴宗玺的罐子这几年也再涨,稍微好点品相的都是800,1000了,前两年柴宗玺还是4百到500元一个
这几年柴宗玺的罐子快翻倍了
再往上稍微高级点的,孙慧成的红观音,孙志信的十字人名戳,杨大庆的红龙,杨标的基本都是5000元一个
在高级的,訾宏远的瓜皮绿,徐宝良的秋枫山房,马金山天津第一原配三合土底的子玉,已经奔1万了,1万还不一定能见得到真品

这些年南方人也开始启用北罐,也是导致北罐价格猛增的原因之一
最近这几年北罐名家的罐子涨的确实猛,我上面提到的几位,价格目前是每年30%到50%的价格往上走
有些名家的真品基本上都见不到,除非是出更高价求购
南盆目前来讲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但是我相信
袁中华,苏晓红,蒋泉林,叶逢春,沈世南这五位的盆一定会跑赢CPI
南盆还有一位不能忽视,那就是专门做异形盆的周坚,此人罐子着实一般
但是这几年凭借着南盆中的一股清流,价格也是猛涨,好一点的没有低于500元的了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9 16:18
本帖最后由 狼牙兔 于 2023-12-19 17:34 编辑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8 23:46
我是北京的,不太懂南盆
南盆一线名家应该就是袁中华,苏晓红,蒋泉林,叶逢春,沈世南这五位了吧?
论养 ...

我是南方的,先不说南盆,北盆接触时间不长,大概20年左右,也算最早在网上接触和购买北盆的南方人吧,当时网上第一个售卖北盆的网站叫“津门虫具网”,版主叫"大掌柜",当年网上买罐子还需要汇款,我觉得你所标的这些北罐价格来看,虽然你是北方的但是网上玩北罐子应该比我晚,我来给你列下当年你所说的常见北罐价格,当年价格比较坚挺的也就三四个人的罐子,马金山亲手砸底的素马蹄600元上下,老郭普通的200-600不等,老瓷的养盆300左右过笼45一个,柴大的相对少价格根据器型500--1000多不等,杨标那是还不是电窑,柴窑大山水马蹄也就800,老盆王的瞪眼龙,千枝梅等不过200-300,至于小盆王,柴7,郭锡侠等人当年就是当纯养罐不是什么好罐子,小盆王,柴7的马蹄素罐就百元一个·,刻花的也不超300,炒了那个多年价格价格炒的离谱,当年天津二手盆贩子都当地低价收的在网上卖,现在低价收不到了别人也上网知道价格了而且二手平台上个人也可以出售了,所以都在二手平台上挂着卖,关键要有人买啊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9 16:31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8 23:46
我是北京的,不太懂南盆
南盆一线名家应该就是袁中华,苏晓红,蒋泉林,叶逢春,沈世南这五位了吧?
论养 ...

很多北罐都是有价无市的,二手网站挂着成交率很低的,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卖这种罐子的都是天津卖家,做二手蟋蟀罐生意的,以前我也认识几位,象天津的大掌柜,蓝青大头,张泉,等,很多天津盆都是炒高了,南方购买北盆高峰是在10年前而不是现在,玩蛐蛐的人少了太多了很多玩家手里的盆都多余了,就你所说的那些盆的价格现在也就那几个有数的冤大头去买单,一般玩家不会去买的,说句你不爱听的,也就那些个二道盆贩子自娱自乐的把戏罢了!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9 16:57
本帖最后由 狼牙兔 于 2023-12-19 17:48 编辑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8 23:17
朋友,您有苏晓红,袁中华,叶逢春,沈世南,蒋泉林90年代的10元,20元的盆要卖吗?
有的话我无限收,这 ...

南盆我也不和你台杠,南方盆所谓的四大名家袁中华,沈世南,苏晓红,蒋泉林,老叶在盆价格上要差1个档次,旧盆我指的是70-80年代的普通盆品相一般的现在也就10元20元的,名家90年代的盆第一产量少第二做工比较粗值不了几个钱,老叶15年前的最便宜的盆10元一个,现在南盆也不象你说的价格涨了而是下跌了,你的思维有问题不能拿10几20年前的价格来和现在对比,我们就拿近5年二手的价格来比下,沈世南一般养盆180---200,套盆1000左右一套,现在120-150还不好卖!苏晓红500左右现在300左右,蒋泉林400现在250,袁中华的真假不易产量少成交也少不做参考,以上我指的是大致价格,比前几年跌了不少,二手市场卖盆的比买盆的多得多,现在名家盆不是什么主流,就养虫而言山东罐子一样好使,现在什么盆比较好卖明白吗,稀缺的盆!11造型少见的比较抢手!这类罐子这几年价格涨了不少,象名家的都是跌价的!北罐也是一样!你去看下二手旧北罐普通的杂窑老罐子其实都比以前掉价格了,而不是涨了,想那种价格虚拟的罐子也都是有价无市的,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9 17:07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8 23:46
我是北京的,不太懂南盆
南盆一线名家应该就是袁中华,苏晓红,蒋泉林,叶逢春,沈世南这五位了吧?
论养 ...

现在你去苏州陆慕问下现在定窑的人多吗,有以前得几分之一?我都不想说了!!!!1!面对现实吧,和你说句掏心话,兄弟如果你手上囤积盆的趁早出手吧,再过几年真的别连卖贱价格都没人接盘,蟋蟀盆不具备收藏价值,现在还有市场流通一是还有少量的人在玩二是还有些二道贩还想最后割一波韭菜找下家接最后一棒,其他我不多说你好好看看身边玩虫的群体都什么年龄段在玩,60--80岁普遍,想想这些人还能玩几年,莫非这些泥罐子还整个几十上百个传代啊!
作者: 狼牙兔    时间: 2023-12-19 17:27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3-12-18 23:17
朋友,您有苏晓红,袁中华,叶逢春,沈世南,蒋泉林90年代的10元,20元的盆要卖吗?
有的话我无限收,这 ...

哪里有天价啊,袁中华那些个所谓的得过奖高价工艺盆不是用来养的是用来摆放的,其他几位做的盆单个的上小2千也算顶到头了,没你象的那么高的天价
作者: 囍__杨杨.    时间: 2024-5-29 16:54
买来是玩具哄自己开心的,管它升不升值干嘛,再说回复的几个哪个是盆圈玩盆的?盆价起起伏伏跟大众消费有关,口袋里有钱的一直在买,口袋里没钱的送给他也不要。蟋蟀文化上千年,哪是我们这辈说没人玩就没人玩的,我88年的,玩盆十几年了,我就留点盆叫比我小的继续玩下去,大家相互交流,蛐蛐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不是带着负能量去引导别人的,玩盆玩蛐蛐都是开心的事,心态要放平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