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5月份热热身,过过抓虫瘾,山上抓的小蛐蛐 [打印本页]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18:57
标题: 5月份热热身,过过抓虫瘾,山上抓的小蛐蛐
前两天在山上抓了几只小蛐蛐,这么早就有虫了,又不是梅蟋,那是什么蛐蛐呢?就当鸣虫养着玩玩吧

作者: 淡黄    时间: 2024-5-23 19:56
这么大的虫恐怕罩子不能用吧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0:16
淡黄 发表于 2024-5-23 19:56
这么大的虫恐怕罩子不能用吧

网罩一样用,竹筒一样灌,只不过在家里落盆时须小心,特别能跳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3 20:18
看起来就是普通蟋蟀,应该不是别的种类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0:45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5-23 20:18
看起来就是普通蟋蟀,应该不是别的种类

是的,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但叫声总感觉跟普通蟋蟀有点不一样,我前年6月份在上海马路中间的绿化带抓到过一只小蟋蟀也是这样的叫声,应该是同一个品种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3 21:1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3 20:45
是的,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但叫声总感觉跟普通蟋蟀有点不一样,我前年6月份在上海马路中间的绿化带抓到过 ...

据说是有一种蟋蟀比迷卡斗蟋的叫声尖一点,只看外观看不出来,但的确是另外的种类。
作者: 聚散很短    时间: 2024-5-23 22:34
曾经最早4月中旬在秦岭南坡上捉过虫,那时间虫鸣己经不少了,也都个头比较小,叫声确实要尖锐一点,养些天也能斗,过过瘾,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24-5-23 23:08
在哪里的山上啊老师傅?
作者: rettco    时间: 2024-5-23 23:15
针头蟋蟀,我五月份去浙江玩的时候已经很多了。基本一斟不到、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3:39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5-23 21:17
据说是有一种蟋蟀比迷卡斗蟋的叫声尖一点,只看外观看不出来,但的确是另外的种类。

有可能的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3:43
rettco 发表于 2024-5-23 23:15
针头蟋蟀,我五月份去浙江玩的时候已经很多了。基本一斟不到、

那就对了,就是这种,原来是叫“针头蟋蟀”啊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3:56
聚散很短 发表于 2024-5-23 22:34
曾经最早4月中旬在秦岭南坡上捉过虫,那时间虫鸣己经不少了,也都个头比较小,叫声确实要尖锐一点,养些天 ...

可能就是这种,应该跟米卡斗蟋一样的能斗,牙打开也是一样的,黄板牙居多,有两个是红牙,出钳的架势也一样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3 23:57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5-23 23:08
在哪里的山上啊老师傅?

浙江天目山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00:07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5-23 21:17
据说是有一种蟋蟀比迷卡斗蟋的叫声尖一点,只看外观看不出来,但的确是另外的种类。

仔细看了看,看出了一点区别,这种蟋蟀的眉线基本都是呈“一线”样子的,在迷卡斗蟋中,这样的就称为“一线”,比如“青一线”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5-24 07:21
就是一只小蟋蟀。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07:26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5-24 07:21
就是一只小蟋蟀。

是的,很小,远不到1斟
作者: OKM    时间: 2024-5-24 10:58
旅游不忘带装备啊  佩服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YG    时间: 2024-5-24 11:41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3 23:57
浙江天目山

南方气温高,该有了,山东自然状态下,还看不到

作者: WYG    时间: 2024-5-24 11:45
聚散很短 发表于 2024-5-23 22:34
曾经最早4月中旬在秦岭南坡上捉过虫,那时间虫鸣己经不少了,也都个头比较小,叫声确实要尖锐一点,养些天 ...

秦岭和宁阳在同一纬度区,还要往南,向西,何况是南坡,温度高啊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2:08
OKM 发表于 2024-5-24 10:58
旅游不忘带装备啊  佩服

就简便的,一个轻型头灯、一个网罩、几个竹筒,不占多少空间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2:16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1:03
针头斗蟋和迷卡斗蟋,除了个头大小之外,还有什么差别啊?

据我观察,一是叫声~针头斗蟋叫声尖一点,单声拖音稍微长一点;二是眉线~基本上都是呈“一线”形的,三是腿~都比较长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2:22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1:04
会不会是有些人所说的“伏虫”?

不是,跟“伏虫”两回事,“伏虫”就是“迷卡斗蟋”,出的早而已,而“针头斗蟋”跟迷卡斗蟋应该不同种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2:25
WYG 发表于 2024-5-24 11:41
南方气温高,该有了,山东自然状态下,还看不到

南方气温高是一个因素,不过貌似也不同种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3: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3: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红牙白青8    时间: 2024-5-24 13:43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3:45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3:31
迷卡斗蟋如果现在出,就是出得早,恰好符合伏虫的特点。
不知道一般的伏虫会提早多久

区别在于出虫地有别,伏虫是产于通常的蟋蟀产区,而针头斗蟋是产于山里而非通常的蟋蟀产区,比如说山东河南河北的传统虫产区并不出针头斗蟋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4:02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3:30
感觉这些指标不是很硬。
比如叫声,迷卡斗蟋的叫声差别也很大,和翅膀关系很大,我这里就收集了很多不同 ...

这个倒也是,没有什么更明显的特征了,就差一个能否正常贴铃的区分了,但这个没试过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4:03
红牙白青8 发表于 2024-5-24 13:43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4 14:45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3:30
感觉这些指标不是很硬。
比如叫声,迷卡斗蟋的叫声差别也很大,和翅膀关系很大,我这里就收集了很多不同 ...

我记得说四川地区的玉顶确定是另外一种蟋蟀了
作者: 小老虎    时间: 2024-5-24 15:04
5月出去旅游就带网了啊,念头粗的 哈哈哈
可以弄个白三去试试,能不能过蛋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15:25
小老虎 发表于 2024-5-24 15:04
5月出去旅游就带网了啊,念头粗的 哈哈哈
可以弄个白三去试试,能不能过蛋

5月份是想看看有没有梅蟋,结果梅蟋没有却有这个,白三就算了,白三都很大,这小虫给白三当零食吃倒也差不多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6: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6: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4 18:22
pengqg 发表于 2024-5-24 16:45
不知道有没有更具体的研究呢?
除了顶门不同,其他方面没发现异常,连出虫的时间都是迷卡斗蟋的时间

刚才查了一下,现在分类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玉顶是独立物种,命名为宽纹姬蟋,也有学者认为只是迷卡斗蟋的一个类型。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5-24 1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玻璃翅    时间: 2024-5-24 20:40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4 22:28
玻璃翅 发表于 2024-5-24 20:40

        
作者: 玉牙青02    时间: 2024-5-25 03:09
现在交通发达,物流便捷。有可能是东北这边的小虫或虫卵,随着运输车辆过去的,沈阳的蛐蛐儿个头比南边的小很多,不过善斗的也很多。在东北气温低,出虫晚虫期也短。虫卵若产在南方,春夏之交来得早,有可能早出早蜕。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5 08:42
玉牙青02 发表于 2024-5-25 03:09
现在交通发达,物流便捷。有可能是东北这边的小虫或虫卵,随着运输车辆过去的,沈阳的蛐蛐儿个头比南边的小 ...

南方山区的小蟋蟀应该是本地的,不只是天目山有,浙江几乎所有的山区都有,有些甚至是人烟稀少的山沟沟,共同点是1小2早,浙江再往南的山区则更早
作者: 锦云激    时间: 2024-5-25 08:48
梅蟋一样的斗,同样精彩
作者: OKM    时间: 2024-5-25 09:2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5 08:42
南方山区的小蟋蟀应该是本地的,不只是天目山有,浙江几乎所有的山区都有,有些甚至是人烟稀少的山沟沟, ...

我记得有一年3月底去雁荡山就听到虫叫了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5 09:37
锦云激 发表于 2024-5-25 08:48
梅蟋一样的斗,同样精彩

跟秋虫打法差也差不多,激烈程度比秋虫差了点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5 09:45
OKM 发表于 2024-5-25 09:27
我记得有一年3月底去雁荡山就听到虫叫了

是这样的,雁荡山比天目山更靠南许多,蟋蟀就出的更早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5-25 13:15
我们这里算梅西了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5 18:10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5-25 13:15
我们这里算梅西了

不是梅蟋,这个跟梅蟋不太一样,梅蟋跟蟋蟀根本分不出,而这个跟蟋蟀还是能分得出的
作者: lixianlu082815    时间: 2024-5-26 09:48
淡黄 发表于 2024-5-23 19:56
这么大的虫恐怕罩子不能用吧

他说罩子的网洞,虫能溜走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6 10:11
lixianlu082815 发表于 2024-5-26 09:48
他说罩子的网洞,虫能溜走

当然不会,这虫虽然小,但也只不过比梅蟋稍微小一点,套在网里只要时间不要太长不会钻出来(长时间放着可能才会钻出来),我比这更小得多的鸣虫都照样用蟋蟀网抓
作者: 异虫333    时间: 2024-5-27 08:15
阿要虫都出来啦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7 09:05
异虫333 发表于 2024-5-27 08:15
阿要虫都出来啦

西塘可能也有了,7古夜饭出去荡荡,听听有叫声伐
作者: 小老虎    时间: 2024-5-27 10:24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5-24 18:22
刚才查了一下,现在分类还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玉顶是独立物种,命名为宽纹姬蟋,也有学者认为只是迷卡斗 ...

小时候我邻居暑假去贵州,抓回来一批虫全是玉鼎,能和我们市场买的虫斗,有没有贴三尾就不知道了。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5-28 08:55
异虫333 发表于 2024-5-27 08:15
阿要虫都出来啦

没去旅游啊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5-28 08:5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7 09:05
西塘可能也有了,7古夜饭出去荡荡,听听有叫声伐

异虫老师出现,虫季快了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8 09:08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5-28 08:57
异虫老师出现,虫季快了

两个月光景一晃就到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8 10:13
小老虎 发表于 2024-5-27 10:24
小时候我邻居暑假去贵州,抓回来一批虫全是玉鼎,能和我们市场买的虫斗,有没有贴三尾就不知道了。

贴三尾也不好说,我亲眼见过猴子和普通三尾也能贴上,最后有没有孵出来就不知道了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5-28 10:53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8 09:08
两个月光景一晃就到

农蛐蛐反震有了
作者: OKM    时间: 2024-5-28 11:03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8 09:08
两个月光景一晃就到

异老师开始冒泡透气了  虫季越来越近了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8 12:00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5-28 10:53
农蛐蛐反震有了

是的,我今年自抓野生虫是5月份开始的,到最后一条虫结束不知是几月份,争取再养到明年三月份,这样的话就是一年四季野生虫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8 12:04
OKM 发表于 2024-5-28 11:03
异老师开始冒泡透气了  虫季越来越近了

侬当伊泥鳅啊,冒泡透气;对我来说虫季已经开始了
作者: 小老虎    时间: 2024-5-28 13:26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5-28 10:13
贴三尾也不好说,我亲眼见过猴子和普通三尾也能贴上,最后有没有孵出来就不知道了

最早白虫就有说拿猴子配的,我试过猴子二尾和秋虫三尾在一起不贴,不知道你碰到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在
作者: pandorak    时间: 2024-5-28 13:4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3 23:43
那就对了,就是这种,原来是叫“针头蟋蟀”啊

针头是国外引进的饲料品种,和米卡区别很大的。
这种应该就是米卡的早熟体,气候因素影响个体有些不同。
作者: pandorak    时间: 2024-5-28 13:49
小老虎 发表于 2024-5-27 10:24
小时候我邻居暑假去贵州,抓回来一批虫全是玉鼎,能和我们市场买的虫斗,有没有贴三尾就不知道了。

玉鼎隐性遗传,虽然有分类为两个品种,但目前来看就是米卡斗蟋的一种。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5-28 14:15
pandorak 发表于 2024-5-28 13:47
针头是国外引进的饲料品种,和米卡区别很大的。
这种应该就是米卡的早熟体,气候因素影响个体有些不同。

哦,你说的有道理,那就不是针头蟋蟀了,这个肯定不是国外引进的饲料品种,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品种,但确实跟普通米卡有一点点小差别,我所看到的都是大长腿(米卡可不是都大长腿的),眉线都呈一线状,而不是米卡的“大括弧形”,叫声也有点细微差别(差别在哪很难口述),反正我一听叫声就能分别是米卡还是这种蟋蟀,不过其他方面都跟米卡基本一样,虫的姿态、动作也都跟米卡如出一辙,牙形牙色也类同
作者: 江蛤蟆    时间: 2024-5-28 22:08
小老虎 发表于 2024-5-28 13:26
最早白虫就有说拿猴子配的,我试过猴子二尾和秋虫三尾在一起不贴,不知道你碰到的情况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 ...

我问了那个朋友,他说是当鸣虫买的,那年没怎么注意,籽应该是没孵出来。他平时是第二年孵出来秧子就放草坪的。
作者: 异虫333    时间: 2024-5-31 07:44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5-27 09:05
西塘可能也有了,7古夜饭出去荡荡,听听有叫声伐

没有的
作者: 异虫333    时间: 2024-5-31 07:46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5-28 08:55
没去旅游啊

都出去45天了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1 08:15
异虫333 发表于 2024-5-31 07:46
都出去45天了

去了哪里,这么久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1 08:40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1 08:15
去了哪里,这么久

不会是哈尔科夫吧?
作者: OKM    时间: 2024-6-1 08:4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1 08:40
不会是哈尔科夫吧?

   淡季去探地块了   

作者: OKM    时间: 2024-6-1 08:48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1 08:40
不会是哈尔科夫吧?

雇佣兵啊         
作者: 异虫333    时间: 2024-6-1 08:48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1 08:15
去了哪里,这么久

海南逗了一圈一个月,大连西安洛阳开封逗了一圈半个月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1 08:49
异虫333 发表于 2024-6-1 08:48
海南逗了一圈一个月,大连西安洛阳开封逗了一圈半个月

海南挺贵的吧,住一个月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1 08:50
OKM 发表于 2024-6-1 08:47
淡季去探地块了

今年异虫老师估计要去宁津了
作者: 异虫333    时间: 2024-6-1 08:57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1 08:49
海南挺贵的吧,住一个月

还可以,海南是环岛游的,大概均价400一天吧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1 09:00
OKM 发表于 2024-6-1 08:47
淡季去探地块了

不大可能,他又不抓虫
作者: OKM    时间: 2024-6-1 09:02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1 09:00
不大可能,他又不抓虫

可以出银子雇人抓   
作者: OKM    时间: 2024-6-1 09:05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1 08:50
今年异虫老师估计要去宁津了

正宗的宁津虫厉害的很 ,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1 09:06
OKM 发表于 2024-6-1 09:02
可以出银子雇人抓

这个可以有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1 09:37
OKM 发表于 2024-6-1 09:05
正宗的宁津虫厉害的很 ,

宁津哪里算真宗
作者: OKM    时间: 2024-6-1 10:38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1 09:37
宁津哪里算真宗

不知道没下过产地,我是市场里碰到的因为他的虫小没人要,其他摊位人多我不想凑热闹坐下随便挑了2条小虫,想不到是那年最好的2条虫第二年再去找他就是大虫了,说小的卖不掉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