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4-6-20 23:02
没必要老整天讨论秋白的问题
反正北京这边早秋秋白混斗了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1 08:52
我估计今年虫跟往年大同小异,不要“想多了”

ylbmz 发表于 2024-6-21 12:23
正确。至于气候干旱,蟋蟀的生长环境恶劣,大自然自有其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网上说友谊无所谓秋白 ...
;那些说话轻飘飘的、貌似很前卫的,要么是自己家里斗着玩的,要么是嘴炮!——不上斗场的人,什么仙人仙语随便说,尽管去高姿态吧;特别说明一点,我所说的“斗场”,并不专指斗钱的,也包括友谊场!斗大斗小,斗不斗钱都没问题,看个人喜好ylbmz 发表于 2024-6-21 14:04
小厂现吊是要验虫的,不是秋白混斗
rettco 发表于 2024-6-21 12:19
恭喜你今年输的短裤都没了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1 18:45
你所说的很接地气、客观真实,说明你是脚踏实地的玩虫人;那些说话轻飘飘的、貌似很前卫的,要 ...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蟋蟀的收与养是最开心的(年龄关系,已不适合下地捕捉)。我喜欢去产地收虫,主要还是享受收虫的过程,另外,产地收虫性价比也高。以岚灵市场作比较,市场内一般的秋虫(花店)售价为100元3至4条,而产地每条为3元至10元,养在盆里的,市场一般卖50元至300元,而产地一般花个30至50元即可获得。有人说,产地合符规格的虫越来越少,事实确实如此,常见的是卖不出价格的皮子虫(老乡捉到大虫会直接送至大户手里,很正常),对我来说,小厘码虫正合适,价格不高。收些1斟至2斟的小虫,养至秋分后,出斗一般在2斟6至3斟5之间。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13:49
老师言之有理,现在要秋白区分斗了
luliub60 发表于 2024-6-22 15:08
买来的所谓秋虫,大多是农民自孵虫,属于劣质白虫。
现在难弄 pengqg 发表于 2024-6-21 09:15
个人看法:
大旱影响土,影响植物生长,秋虫这种“土生土长”的东西,从逻辑上来看是会受到明显影响的。
...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09:05
仿秋这么吓人啊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在山东产地,有时也会误收进地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二,三。地白养个十天半个月,就会原型毕露,呵呵。秋虫与白虫最大的不同,就是独有的精气神与灵气,白虫是木笃笃的。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09:32
这个周末去山上农家乐避暑,带了全套的捉蟋蟀装备,结果发现一只都没有。
农家乐主人说当地的气温低,导 ...
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10:57
我们这里,平原上的中华斗蟋是七月底八月初出来。
尖角棺头蟋是五月底出来,要早两个月。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我的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去产地收虫(这段日子是最兴奋的;但也有些朋友没有条件去产地收,就只能用别的途径收虫,兴奋程度远远比不上去产地收虫),回上海静心饲养(逐步逐步的给自己的虫定位),到时出斗【斗的场子不等,有大有小,也有斗友谊的(其中加点浇头的居多50/100/200,纯友谊的也有】这么看来,大多数玩虫人都是这个模式,就我跟他们不太一样,我是以抓为主,也去产地收过虫,只是比较少而已,并不是我觉得抓比收好,实在是太喜欢抓虫了,其实我抓虫水平也并不高,只是喜欢而已,我有几个抓虫高手朋友给我下定论:你抓虫水平不是很好,跟谁谁谁差不多;凭良心说,抓虫遇到好虫的几率跟去产地收虫比起来差的太远,而我玩虫是以开心为主,既然喜欢抓就热衷于抓吧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6:12
称谓老师,不敢当。都是虫友。在山东产地,有时也会误收进地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二,三。地白 ...
2024-6-25 08:34
治棬 ...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5 08:34
地白虫不及份房的虫,许多新手往往误以为它是生长在地里的就好,而且它与秋虫更接近,也比较好销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10:07
两个问题,1,既然地白虫跟野生秋虫生长环境一样,都是在地里生长的,为什么有很多地白虫养段日子会“原 ...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6 09:34
我讲的是长期份虫的经验。白虫是要养到斗龄的,多数要养40天以上,这和秋虫不一样,秋虫抓来没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6 10:18
你所说的野放等是讲故事,也就是说地白的生长环境是根本不等同于野生秋虫的,是吧?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7 08:45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 ...
谢谢,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也好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7 08:45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06:13
我的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去产地收虫(这段日子是最兴奋的;但也有些朋友没有条件去 ...
ylbmz 发表于 2024-6-27 10:17
你说的没错,下产地收虫,收到好虫的概率高于自己下地捕捉。收虫你可以从几十人捕捉到的虫中挑选,而自己 ...

所见略同,我还是赞同坐台子收
|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