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今年野生蛐蛐不用怕仿秋!!! [打印本页]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20 13:29
标题: 今年野生蛐蛐不用怕仿秋!!!
[attach]221313[/attach]山东,河北,河南大旱!!蛐蛐又小又硬,怕啥仿秋

作者: 红牙白青8    时间: 2024-6-20 13:31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0 14:38
好蛐蛐难道都是旱出来的?如果真是这样那简单多了,要摸仿旱的环境培养白虫的方法多了。今年是不是可以不验虫了?山东,河北,河南今年的野虫有打白虫的胆量吗?
作者: 玻璃翅    时间: 2024-6-20 18:47
干旱不只是虫小、虫硬,是不是虫出的也晚?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4-6-20 23:02
没必要老整天讨论秋白的问题
反正北京这边早秋秋白混斗了

只要龙形差不多,牙齿差不多,就肯定能斗
没必要整天老纠结是不是野生的

蛐蛐,就是一个生活的调剂
你像我们北京这边的友谊赛,没有人关心秋还是白
只要差不太多,都能斗,都能一起玩
如果进厂子的话,小赌怡情,别玩太大
也不会伤身,蛐蛐,就是玩一乐

我劝南方重抖擞,不再纠结秋与白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1 08:52
我估计今年虫跟往年大同小异,不要“想多了”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1 09:08
伯乐相虫 发表于 2024-6-20 23:02
没必要老整天讨论秋白的问题
反正北京这边早秋秋白混斗了

玩友谊的,没有人关心秋还是白,玩赌的和卖高价的还在回忆过往。南北都一样。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6-21 09: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xianlu082815    时间: 2024-6-21 10:35
纯野生战天斗地的蛐蛐,怕什么仿秋,一口一个。

作者: rettco    时间: 2024-6-21 12:19
恭喜你今年输的短裤都没了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1 12:23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1 08:52
我估计今年虫跟往年大同小异,不要“想多了”

正确。至于气候干旱,蟋蟀的生长环境恶劣,大自然自有其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网上说友谊无所谓秋白,这是鬼话。玩白的才会这样发声。我是玩友谊的,每年去产地收百十条秋虫,娱乐娱乐。到了秋分至寒露期间出斗,遇到仿秋,还是会回避的。秋与白本身就不同类,两股道上跑的车。
作者: 黄批将军印    时间: 2024-6-21 13:30
我感觉不必太在意秋白,虫友最关键的还是提高选虫水平,因为选秋虫白虫的方法基本一致的。
我有个虫友是小厂现吊模子,去年他就精心选了宁津多条小秋虫,输拍子,但场子里上风多一路,国庆后收摊虫季结束,玩的开心还赚小钱,哈哈哈!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1 14:04
小厂现吊是要验虫的,不是秋白混斗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1 16:29
市场上卖的山东、河北、河南的蟋蟀,都是缸里出来、塑料薄膜大棚里出来的地白虫!跟干旱没有关系!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1 16:55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6-21 23:29 编辑

好的、大个秋虫是百里挑一。品牌白虫都是为打斗定向培育的。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1 18:45
ylbmz 发表于 2024-6-21 12:23
正确。至于气候干旱,蟋蟀的生长环境恶劣,大自然自有其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网上说友谊无所谓秋白 ...

你所说的很接地气、客观真实,说明你是脚踏实地的玩虫人;那些说话轻飘飘的、貌似很前卫的,要么是自己家里斗着玩的,要么是嘴炮!——不上斗场的人,什么仙人仙语随便说,尽管去高姿态吧;特别说明一点,我所说的“斗场”,并不专指斗钱的,也包括友谊场!斗大斗小,斗不斗钱都没问题,看个人喜好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4-6-21 23:06
哈哈
有时候刷微信视频号,刷抖音
看到入选了108将的蛐蛐,
几乎每条大凶,下边的评论全是:卧槽,白虫一条
我就呵呵了,不是说要验虫吗?
怎么一斗出成绩来,全是白虫了?
连什么南北对抗,世界杯,中蟀网杯,京津对抗这种级别的都是大白虫
那中小厂就能保证没有白了?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1 23:31
ylbmz 发表于 2024-6-21 14:04
小厂现吊是要验虫的,不是秋白混斗

现吊场子是药水虫的天下,验不验虫无所谓,再好的虫也斗不过药水虫!药水虫怎么验?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22 09:05
rettco 发表于 2024-6-21 12:19
恭喜你今年输的短裤都没了

仿秋这么吓人啊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2 13:1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1 18:45
你所说的很接地气、客观真实,说明你是脚踏实地的玩虫人;那些说话轻飘飘的、貌似很前卫的,要 ...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蟋蟀的收与养是最开心的(年龄关系,已不适合下地捕捉)。我喜欢去产地收虫,主要还是享受收虫的过程,另外,产地收虫性价比也高。以岚灵市场作比较,市场内一般的秋虫(花店)售价为100元3至4条,而产地每条为3元至10元,养在盆里的,市场一般卖50元至300元,而产地一般花个30至50元即可获得。有人说,产地合符规格的虫越来越少,事实确实如此,常见的是卖不出价格的皮子虫(老乡捉到大虫会直接送至大户手里,很正常),对我来说,小厘码虫正合适,价格不高。收些1斟至2斟的小虫,养至秋分后,出斗一般在2斟6至3斟5之间。
我玩虫只在朋友圈内邀斗,从不进厂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玩蟋蟀也要讲人品的。至于那些玩药的,或者以白冒充野秋的(阿诈里),只能是敬鬼神而远之。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22 13:49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老师言之有理,现在要秋白区分斗了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2 15:08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13:49
老师言之有理,现在要秋白区分斗了

买来的所谓秋虫,大多是农民自孵虫,属于劣质白虫。
作者: 普巴迪    时间: 2024-6-22 15:15
luliub60 发表于 2024-6-22 15:08
买来的所谓秋虫,大多是农民自孵虫,属于劣质白虫。

现在难弄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2 15:19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15:15
现在难弄

山东人也培育出过能征善战的品牌白虫,如:金刚,就不用冒充秋虫卖。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2 15:28
pengqg 发表于 2024-6-21 09:15
个人看法:
大旱影响土,影响植物生长,秋虫这种“土生土长”的东西,从逻辑上来看是会受到明显影响的。
...

好的蟋蟀出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宅基地周围!农田里的蟋蟀不行,是长期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结果。

因此,气候的影响、旱、涝对蟋蟀生长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2 15:32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6-22 15:44 编辑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09:05
仿秋这么吓人啊

现在,虫贩子们憋着劲让你们玩秋虫、忽悠你们下产地去收虫。然后,把地白虫冒充秋虫,高价卖给你。

辨别秋、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验虫只是主观认定,秋、白都是迷卡蟋蟀种系,只是生长环境不同。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2 16:12
本帖最后由 ylbmz 于 2024-6-22 16:27 编辑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称谓老师,不敢当。都是虫友。在山东产地,有时也会误收进地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二,三。地白养个十天半个月,就会原型毕露,呵呵。秋虫与白虫最大的不同,就是独有的精气神与灵气,白虫是木笃笃的。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2 18:16
不能聊秋虫,聊聊秋虫,就说是虫贩子忽悠,此人应该到600号去看看病。脑子坏特了。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6-24 09: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4 10:48
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09:32
这个周末去山上农家乐避暑,带了全套的捉蟋蟀装备,结果发现一只都没有。
农家乐主人说当地的气温低,导 ...

上海地区都是8月才有蟋蟀,春天的即使有早熟的蟋蟀出土,也极少,个头都很小。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4-6-24 10: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4-6-24 11:03
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10:57
我们这里,平原上的中华斗蟋是七月底八月初出来。
尖角棺头蟋是五月底出来,要早两个月。

多年前去浙江余姚、上虞的农村出差,那里的的5月份就有不少蟋蟀叫,抓出来都很小。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5 06:13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我的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去产地收虫(这段日子是最兴奋的;但也有些朋友没有条件去产地收,就只能用别的途径收虫,兴奋程度远远比不上去产地收虫),回上海静心饲养(逐步逐步的给自己的虫定位),到时出斗【斗的场子不等,有大有小,也有斗友谊的(其中加点浇头的居多50/100/200,纯友谊的也有】这么看来,大多数玩虫人都是这个模式,就我跟他们不太一样,我是以抓为主,也去产地收过虫,只是比较少而已,并不是我觉得抓比收好,实在是太喜欢抓虫了,其实我抓虫水平也并不高,只是喜欢而已,我有几个抓虫高手朋友给我下定论:你抓虫水平不是很好,跟谁谁谁差不多;凭良心说,抓虫遇到好虫的几率跟去产地收虫比起来差的太远,而我玩虫是以开心为主,既然喜欢抓就热衷于抓吧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5 08:34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6:12
称谓老师,不敢当。都是虫友。在山东产地,有时也会误收进地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二,三。地白 ...

       地白虫不及份房的虫,许多新手往往误以为它是生长在地里的就好,而且它与秋虫更接近,也比较好销售。至于养个十天半个月,是否原型毕露很难说,但是原型毕露是不是不厉害了?斗不过秋虫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验虫就是多此一举。认为白虫是木笃笃的,是因为体型大的原因,没有小虫灵活,我至少看过几千对白虫争斗(里面也有少量混斗的),实践告述你它和秋虫是一样的,只是白虫更耐斗,拍子往往要占优势,容易掌握它的斗龄..........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5 09:38
本帖最后由 虫半痴 于 2024-6-25 09:59 编辑
  2024-6-25 08:34
治棬 ...

怎么会乱码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5 10:07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5 08:34
地白虫不及份房的虫,许多新手往往误以为它是生长在地里的就好,而且它与秋虫更接近,也比较好销 ...

两个问题,1,既然地白虫跟野生秋虫生长环境一样,都是在地里生长的,为什么有很多地白虫养段日子会“原形毕露”,1,养瘫,2,突然掉份量,几天时间从3斟多掉到1斟多?
2,缸白和份房白是否也有这种情况?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6 09:34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10:07
两个问题,1,既然地白虫跟野生秋虫生长环境一样,都是在地里生长的,为什么有很多地白虫养段日子会“原 ...

          我讲的是长期份虫的经验。白虫是要养到斗龄的,多数要养40天以上,这和秋虫不一样,秋虫抓来没几天就会斗,白虫刚成虫几天是不会斗的。白虫很认食,从小吃啥就喜欢吃啥,换了口味就不大要吃,除非饿极了。白虫刚成虫时肚子都不大,正常情况下可以盆长30%~50%以上,也有翻倍的不希奇。如果刚成虫就是大肚子,这是不好的白虫,还会越养越掉份量。白虫在最后一蜕前肚子越大体型越长就越好,大蜕后正好相反。地白,缸白都是出不了大虫的,基本在3斟左右,一般不会超过五斟,但正好符合与秋虫的混斗要求。秋虫也会养瘫的,但是很少,白虫要多。真真是玩白虫的基本要求是5斟以上,是不会和秋虫混水摸鱼的。份房出来的虫多数在10~15天以上,这时就有肚子了,也盆长了不少,也会小斗斗了。没有哪个份房的白虫会把刚成虫的就拿出来卖。地白是白虫中较差的,所谓野放等是讲故事。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6 10:18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6 09:34
我讲的是长期份虫的经验。白虫是要养到斗龄的,多数要养40天以上,这和秋虫不一样,秋虫抓来没 ...

你所说的野放等是讲故事,也就是说地白的生长环境是根本不等同于野生秋虫的,是吧?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7 08:45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6 10:18
你所说的野放等是讲故事,也就是说地白的生长环境是根本不等同于野生秋虫的,是吧?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时的秧子要比野生的在适应环境能力上差很多,它是经不起刮风下雨的。所以通常都需要建大棚,否则产量上不来。理论上它应该比秋虫差,但是它有人工添食和种群优化的特点来弥补,如果缺少了这俩点,那么白虫是打不过秋虫的。野放也好,换血也好都是讲故事,没有几十年的孵虫实践,这观点绝大多数人会反对,我不卖虫,更不是做生意,纯碎是个人兴趣,最早七十年代就开始孵虫,失败和成功的经验都有,从小虫到大虫,又从大虫到小虫..........。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7 09:05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7 08:45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 ...

谢谢,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也好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4-6-27 09:07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7 08:45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 ...

  十几年前白虫还不成气候,我就在<中蟀网>上发表过白虫是一种趋势,它将战胜秋虫的观点,有许多人反对,更有说我是卖白虫的,真是可笑。我不但不卖虫相反还买进秋虫,买进份房的虫,为的是和自己孵的进行对照。
作者: ylbmz    时间: 2024-6-27 10:17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06:13
我的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去产地收虫(这段日子是最兴奋的;但也有些朋友没有条件去 ...

你说的没错,下产地收虫,收到好虫的概率高于自己下地捕捉。收虫你可以从几十人捕捉到的虫中挑选,而自己下地只能是个人单打独斗,可选余地不大。承然,这几年由于资本的介入,好虫很难看得到(老乡一般也不会给你看,他认为你出不起价),即使看到了,价格上普通玩家也承受不起。好在大田里起的虫,数量是极多的,你可以精心的从不起眼的虫中挑选。现在产地的地白也多,但凭多年的玩虫经验基本上能够识别的。
在产地收虫,各人的方法不尽相同,我喜欢坐台子收虫,遇到过一位虫友他喜欢打包收虫,他从不起早床,下午去市场笃悠悠的从预约好的老乡那里拎一包虫回来(有6,70条,200元),晚饭后在灯光下精心挑选,留下20条左右,每次下去收打包虫五至六次,然后回上海。问他斗的如何,他说每年能出几条进小厂的,也其乐融融。前两年虫季常会来电话的,问:几号下去。
至于白虫,个人不感兴趣,总觉得蟋蟀若成了工业化的产品,质地雷同,已失去了娱乐的价值。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4-6-27 10:48
ylbmz 发表于 2024-6-27 10:17
你说的没错,下产地收虫,收到好虫的概率高于自己下地捕捉。收虫你可以从几十人捕捉到的虫中挑选,而自己 ...

所见略同,我还是赞同坐台子收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