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之*《廊吟戏秋》~!!! [打印本页]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3 09:16
标题: *之*《廊吟戏秋》~!!!
《廊吟戏秋》
赵王在燕京

七彩拼出百般色,
        
秋风送爽云飞过;
        
问君四季喜何种,
        
唯有金秋是收获!



     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后的时代,也是诸般传统文化复苏,方兴未艾的时候.
    那一年,我刚好二十岁,初秋的一个周末,我象往常一样,到西郊的玉渊潭公园里,随家师作完早课后,骑上自行车跟随家师回家;家师是个十足的秋雅痴迷者,我也是自小喜好蛐蛐,所以,从三年前,跟随家师学艺时起,每年秋天,都要到家师的家里,帮着收拾蛐蛐罐子,喂养蛐蛐……。

     家师住在城里,库司胡同里,一座标准的两进四合院,东南是院子的大门,北面正房五间,前出廊子后出刹,两面是东西厢房,院子里,东侧栽种一棵柿子树,西侧一棵脆枣树,时在早秋,树上挂着青青的果子,院子的中央,摆放一口荷花大缸,夏季已过,缸内已是叶残花榭,整个院子,收拾的十分干净,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安详.
      我随师傅进得院来,我先奔水池,给师傅接好洗脸水,自己也洗了把脸;家师洗漱完毕后一边始审视蛐蛐,一边对我说道:你待会到房里给蛐蛐做的"饭";我嘴里应着,跟在家师后面一起看虫子;早秋,家师一般蓄养七`八十条蛐蛐,以后还会有人陆续的送一些,全部养在院里的南房窗台和墙根下的青石板上,家师好虫不好罐,再好的罐子,到他手里,该摔的时候,照摔不误.

     跟着家师看了一会蛐蛐,我朝房里走去,刚一进门,"喵"的一声猫叫,吸引了我的目光,寻声望去,只见,房里沙发旁边,放着一个不大的纸箱,箱子里装着两只可爱的小猫,扒在箱壁上,东张西望的叫个不停;我走上前,轻轻的抱起一只,观赏着,雪白的绒毛,海蓝的眼睛,很是漂亮我朝院子里问道:师傅,谁送来的这对小猫,真好玩,象洋人,长着蓝眼睛,?!(当时,是我第一次见到波斯猫)家师在院子里回道:啊,这阵子院子里闹老鼠,刚好你老姑家的猫生了小猫,出了满月,就送过来一对,避避鼠;师傅接着说道:你做完了"饭",到后面的储物间里去看看,里面有个猫筐,把它找出来刷刷,好装小猫; 我应道:好的,知道了;我放下手里的小猫,动手做"饭"很快就做好了,端出来放在院子里晾着转身朝后院的储物间走去;后院的西厢房中的一间,是储物间,我推开房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霉潮的气味,迈步进门,四下打量,只见旧立柜,太师椅,床架子,书架,箱子,打捆的书籍,墙角还有十来个,一尺多高的花盆,堆在那里,花盆的土里,还带着早已枯萎的花枝;底面上落这一层陈年老灰,看来,是很久没人进来过了;我四处搜寻着猫筐,看到书架前,一个旧床单,盖着一堆东西,走上前轻轻的撩开一瞥,猫筐就在这盖着,筐里还放着一套,精装本的"毛泽东选集",把书拿出来,放在一边,提起猫筐,就在我转身的那一瞬间,目光扫过之处,墙角里的那堆花盆上。

作者: 最爱国虫    时间: 2009-3-13 10:37
期待中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3-13 11:20

感谢分享中……

[em27]
作者: 巢父    时间: 2009-3-13 15:55

最近流行“前列腺炎”,都是不急不躁地吊胃口啊

赵王,你就不能一气呵成痛快点啊?急人哦[em16]


作者: 木子山争    时间: 2009-3-13 18:15
以下是引用巢父在2009-3-13 15:55:25的发言:

最近流行“前列腺炎”,都是不急不躁地吊胃口啊

赵王,你就不能一气呵成痛快点啊?急人哦[em16]

是啊!赵王!难过啊!感谢你的支持,还是希望快点,多点!俺为了看,等了很长时间,老酒一口一口,来不及打呀!

[em10][em10][em10]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4 14:56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9-3-13 10:18:20的发言:
慢慢道来。

老兄讲的好,茶品后来俨!![em27]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4 14:58
以下是引用巢父在2009-3-13 15:55:25的发言:

最近流行“前列腺炎”,都是不急不躁地吊胃口啊

赵王,你就不能一气呵成痛快点啊?急人哦[em16]

哈哈哈,老巢着急啦,没想好咋写?!

[em01][em01]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4 15:00
好象有一个蛐蛐罐的盖子,我好奇的走上前,顺手拾了起来,翻转过来一看,果真是个罐子盖,上面打的章款是"大清康熙年制"的字样;我也没太在意,顺手扔在猫筐里,一起拎了出来.

回到前院的水池旁,打开龙头,用水冲了冲上面的尘土,问家师道:师傅,那储物间里的花盆上,还有一个老罐子盖,罐子那去了?说着话,我把罐子盖递了过去;家师接过来,看了一眼说道:原来是一对,摔了一个,只剩这盖子了;

我忙问道:那另一只呐?

家师说道:好象也在那屋里放着;我一听,还有一只;手上紧忙活,三下五除二,把猫筐刷好,往太阳下一晾,转身又奔了后院;(那时我对罐子也不太懂,更没有收藏的想法,只是好奇心重,喜欢猎奇而已)进了储物间,一通的东翻西找,终于,在那堆花盆的底层,花盆与花盆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落满灰尘的"老罐子";我伸手抓起一看,是个"立腰鼓",捧着罐子回到前院,用水冲去上面的尘土,细细的欣赏着;只见这罐子,一水青黛色,通高有十五`六厘米左右,足脚和盖子边有鼓钉的饰样;翻转过来一看底款也是"大清康熙年制"的字样,轻轻的揭开盖子观看,罐子口是坡的,高足深台,素面无纹饰,口沿上,打着四个字"廊吟戏秋",没有听过这个字号;这种"立腰鼓"我还是头一回见到,感觉很新鲜.

  我问道:师傅,这罐子,真是"康熙"年的物件?家师说道:有可能,那还是很早以前,你师祖的好友送的,后来到了我手里,摔了一个就没再用,你师伯的手里也有一对;我说道:这罐子的样式很新奇,口沿上的"廊吟戏秋"四个字,是谁的字号?家师说道:我也不太清楚,过几天,到你师伯家“排”虫子时,你问问,他对罐子着迷,一定“门清”;你要是喜欢这罐子,就那去玩吧,不然的话,撂在我这里,不养不用就糟蹋了;我说道:好吧,谢谢师傅,我拿回去煮煮它,养虫子用;(我当时,对这老罐子,也没有太在意,只是,家里养虫的罐子少,所以,不管罐子好坏,有的用就行;)

  帮家师收拾完虫子,时间已到了中午,陪家师吃完午饭后,我告别了家师,拿着罐子,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4 15:46
以下是引用木子山争在2009-3-13 18:15:56的发言:

是啊!赵王!难过啊!感谢你的支持,还是希望快点,多点!俺为了看,等了很长时间,老酒一口一口,来不及打呀!


[em10][em10][em10]

老酒来了![em10]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3-15 09:56
好文  期待中[em23][em23][em23][em23][em23][em23][em23]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6 17:58
白露节气一过,“北路”早秋的蛐蛐,“开毛”的日子也来了;周末(那年代,一周,只休息

一天)我跟随家师一起,到师伯家去“排”虫子;师伯家是众“秋虫痴迷者”的据点,每到秋季,

白露前后开始,这里就“热闹异常”直到“立冬”。这个"圈子"里,多是师伯的同行,也有书画

国手,演艺界的名角;那年的秋季,天津的卜恩富卜师伯,正好来京帮家师一道,为我们授艺,赶

上这样的聚会,也过来会会老朋友,看看热闹.(卜师伯在天津武术界,人称"卜六"是当年的"

跤王",四十年代的全国拳击冠军;其弟子中也不乏玩虫高手.)

  到了师伯家,进了院子,嗬!满院子的人,东一群,西一伙,笑着,聊着,好不热闹;再看那

满院子的罐子,窗台上,石条案上,台阶上,还有院子中央的两张"八仙桌"上;摆的如"龙门阵

"一般;罐子放在那里就是为"展示"的,在这里玩的是:其一是斗虫,其二是斗罐子,其三是"

斗嘴",其四是聊感情;

  我找了个地方,把家师的"虫子"从包里掏出来,摆放好,四下一望,象我这年龄的年轻人,

没有几个,趁着家师与朋友们打招呼,聊天的时候,在院子里四处转着,细细的欣赏着满院子的"

老罐"真象是进了,老罐子博览会;慢慢我欣赏到师伯的罐子前,一看,堆罐子里,那对"立腰鼓  
"也在其中,定是师伯年年使用,看上去比家师的那一只,"养"的漂亮多了,我真想拿在手里欣

赏一番,只是罐子里装着虫子,所以不便乱动;于是我弯下腰,仔细的观赏着;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16 20:06
只见这对"罐子"上半截"包浆"厚满,下半截浆中起"晕",如旧屋顶上的,龙鳞老瓦,黛中有

藏,藏中带青;那韵味,那感觉,好似一幅"山雨欲来云压城",看着别提有多舒服了,盖沿上的

鼓钉,年代久远已被手盘剥的润光十足.

这时,师伯走过来照看虫子,一见到,我在里观瞧,以为我要看虫子;

说道:想看虫子,自己打开看吧?!

我笑着说:不是,我在欣赏您的罐子,特别是那对"腰鼓";

听到我夸他的罐子,

师伯哈--哈的笑着说;小子,眼力见长啊;当然漂亮,着是"名件";

我假装"疯魔"的说道:您能让我看看那戳子吗?!





  

  
  (上篇完)09.3.16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3-17 08:35
好文 太短[em27]
作者: 金属    时间: 2009-3-18 00:58
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严重意犹未尽。期待期待!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3-18 14:32

编辑一下呀 这样看很别扭

[em04][em06]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4 11:21
以下是引用金属在2009-3-18 0:58:33的发言:
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严重意犹未尽。期待期待!

[em48]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4 11:22
注:"廊吟阁"系康熙年四皇子府的府窑!廊吟阁的吟字应为口字旁,右边是个金字,因字库里未找到此字,只有用"吟"字代替.


<杯酒话虫盆>*之*《廊吟戏秋》(下)~~~!!!

师伯一听说道:看吧;

我说道:未经您老的允许,我安敢乱动呐,要是把里面的虫子给“惊”了,可麻烦啦;

师伯说道:都什么日子了,虫子早“伏盆”了,看吧;

听师伯如此说,我才一伸手,轻轻的抓起罐子盖,翻转过来一看,“大清康熙年制”,

罐子的口沿上也是那四个字,“廊吟戏秋”,与家师送我的那只一样;

于是我问道:师伯,这罐子口沿上的“廊吟戏秋”是堂号吗?我只听说过,

“赵子玉”,“万里张”,“雅堂山房”,“桂聆堂”等等;没听这个“堂号”啊?!

师伯听我这样问,当时就“火”了:刚夸你小子眼力见长,就漏这样的“怯”;

你以为这是小胡同里大把抓的货?一般二般的玩意?

这是正宗的康熙年间“廊吟阁”出的“物件”;

就是在当时,一般的玩家也别想见到,现在就更不用提了,

除了在这里(圈子里)玩虫的,其他的人,其他的人听都没听说过;

你以为,随便端着几个"野窑"的仿"万里张","赵子玉"的罐子,

拿到这里来"亮相"哼!还不够丢人的哪,那还有的玩?!

你放眼看看,满院子来的人手里,不论大小罐子,

那一位拿的是,满街筒子的"仿"?!

在我这里,别的不讲,若论罐子,小子你长学问吧!

我点一点头,没敢再吱声;

恰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对师伯调侃道:

你又给年轻人神吹什么哪?!

是不是又再"侃"你那对"廊吟戏秋"呢?!

师伯说道:什么叫神吹呀,你有吗?拿出一只来让我看看?!

说话之间面露得意之色;

那位"大爷"笑着说道:

我是没有,但你这对"罐子"也不是真品;

这时,我在一旁插嘴道:不是真品?看着可是够"老"的;

那位"大爷"道:我说不是真品,可并未说不是"老物件";

但着不是康熙年出窑的东西,

根据我的考证,应该是"嘉庆"年间的"仿";

他的话音刚落,师伯就急了:

胡说!你有什么证据,说我这对罐子是"嘉庆"年间的"仿"?

那位"大爷"笑着说道:你也别瞪眼,有理不在声高,你嚷什么;

这罐子的器型就是证据,说明了不是康熙年出窑的"物件";

我插嘴问道:那真品与这罐子的器型那里不同,您见过?

当然!没见过岂可乱讲!

这时,师伯对我说:别听他"胡扯"我这对"罐子"才是真品,

他在别处见到的,才是嘉庆年间的"仿";

我接茬问道:是啊,您说的器型不同在那里?




作者: 红牙翅子    时间: 2009-3-24 18:32

先顶,在看。

[em10][em10][em10][em10]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4 21:35
以下是引用红牙翅子在2009-3-24 18:32:06的发言:

先顶,在看。

[em10][em10][em10][em10]

[em27][em27]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4 21:36
本帖最后由 赵王在燕京 于 2010-5-3 00:20 编辑

那位"大爷"说道:这事讲起来话可长了,简单的说吧;康熙,雍正年出窑的"物件"多是淡雅,器型相对"苗条"一些;而从乾隆朝起,多显示富贵,热闹;器型也显得雍容;所以,这对"立腰鼓"必是"后仿"!师伯马上接道:打住吧你,不要老是用你鉴别"瓷器"的那套玩意,用在鉴别罐子上;那时代的人,不比你玩虫盘罐子的水平低;都是行家,罐子做的怎样实用,养虫子好,一秋就能品出来,想怎样改就怎样改,你为什么老是把古人当"傻子"?!那位"大爷"说道:我怎么把古人当傻子了,我这是有根有据的"断代",大家都认可,就是你这个"大杠头"不服……师伯说道:不是我“杠头”是你的说法过于牵强;每种动手做的“玩意”,都带着匠人自己的风格;比如一幅水墨画,拿在手里一看,就对这位画家的性格和高,矮,胖,瘦猜个八九不离十;你看看苦蝉大师的“泼墨”,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其豪放的性格;你要是一个“蔫屁”,打死你也画不出来这样的画!这就是“神”和“意”!嗨,跟你讲你也不懂;那位“大爷”说道:你也不用,拿你那套练的东西,硬往上套;出窑活与你那练拳完全是两回事……;我在一旁听着,看着,心中暗想,这“老哥俩”为这对“老罐子”而“抬杠”看来不是一回两回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这罐子里,孕育着,浓重的文化内涵,这一沉思间,他们的争论没有留意听,但“廊吟阁”这个窑号,大大的勾起了,我的猎奇的浓厚兴趣。
晚秋风寒,在最后一次"秋战"的聚会上;我向那位"大爷"请教了一些罐子的知识,他讲了许多许多,现在回忆起来,仍然余味无穷.

               风扫落叶做冬装,夜来冷月铺满霜;

   阵阵秋雨何御寒,正是温酒话盆觞!

                               ( 完 )
注: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廊吟阁"是四皇子"雍亲王"的府窑;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4 21:42
请红旗斑竹帮忙编辑一下![em29]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3-24 23:18

不用编辑了,这样看的养眼!

我明天再看,今天太晚,谢谢分享!

[em27]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3-25 19:50
感觉还没有写完吧,有点没有尽兴![em03][em04]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3-28 21:26
这就完了?太短啦[em04]
作者: 745995129    时间: 2009-3-29 09:08

顶!顶!顶!

养心!稣油茶一碗,尤醍醐灌顶。先收藏后再看!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3-29 14:55
以下是引用745995129在2009-3-29 9:08:28的发言:

顶!顶!顶!

养心!稣油茶一碗,尤醍醐灌顶。先收藏后再看!

肃杀金风秋草肥,

声声军号催云飞;

宁阳界内三千将,

大雪过后几人回


作者: 745995129    时间: 2009-3-29 18:27

高!

[em17]赵王就是赵王,气度确实不凡!


作者: 745995129    时间: 2009-3-29 19:02

有感:

金风乍起赴宁阳,

军号声声收虫忙;

百万大军满载归,

杀遍敌手一秋王!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4-2 15:05
以下是引用745995129在2009-3-29 19:02:32的发言:

有感:

金风乍起赴宁阳,

军号声声收虫忙;

百万大军满载归,

杀遍敌手一秋王!


[em01][em0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4-9 09:19
以下是引用745995129在2009-3-29 19:02:32的发言:

有感:

金风乍起赴宁阳,

军号声声收虫忙;

百万大军满载归,

杀遍敌手一秋王!


好感觉!!!

[em10][em10]
作者: 最爱国虫    时间: 2009-4-9 18:09
高手[em17]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4-15 10:32
以下是引用最爱国虫在2009-4-9 18:09:34的发言:
高手[em17]

不是高手[em27]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5-17 22:59

有照片吗?

[em04]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6-17 13:58
以下是引用不大就八厘在2009-5-17 22:59:51的发言:

有照片吗?

[em04]
有,不会帖!![em04][em0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6-19 13:27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9-3-13 10:18:20的发言:
慢慢道来。

教授吃茶[em27][em27]


作者: 爱虫    时间: 2009-6-19 18:31
写得好,顶.[em02]
作者: 虎子    时间: 2009-6-22 07:44

好好顶顶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6-24 19:46
顶好顶好~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10-23 01:32
呵呵,炒炒冷饭!!!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12-24 15:05
写得好,顶.[em02]
我爱虫 发表于 2009-6-19 18:31
{:3_294:}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09-12-26 20:48
{:3_292:} {:3_292:} 崴尔骨搭
作者: 蛐蛐爱好者    时间: 2009-12-26 21:07
我来的太晚了,这么好的文章刚看到,顶赵王一下!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12-27 01:21
{:3_303:} {:3_303:} {:3_303:}
我来的太晚了,这么好的文章刚看到,顶赵王一下!
蛐蛐爱好者 发表于 2009-12-26 21:07
谢谢您捧场!!{:3_303:}
作者: haili526    时间: 2009-12-27 10:02
好文章!!!欣赏了!!!欣赏!!!{:1_18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9-12-27 20:49
好文章!!!欣赏了!!!欣赏!!!{:1_182:}
haili526 发表于 2009-12-27 10:0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0-5-1 23:28
{:3_292:} {:3_292:} 崴尔骨搭
不大就八厘 发表于 2009-12-26 20:48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0-12-12 12:08
自己顶顶!!
作者: 蓝项金背    时间: 2010-12-12 12:48
hehe  再顶一把!
作者: 秋音    时间: 2010-12-12 15:56
日照廊顶吟良辰,
月洒廊沿戏佳人,
酒满廊间三秋醉,
赵王廊下唤鬼神。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0-12-12 21:25
秋音 发表于 2010-12-12 15:56
日照廊顶吟良辰,
月洒廊沿戏佳人,
酒满廊间三秋醉,

秋音吟的好!!
作者: 不大就八厘    时间: 2010-12-15 17:46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1-3-3 13:28
秋音 发表于 2010-12-12 15:56
日照廊顶吟良辰,
月洒廊沿戏佳人,
酒满廊间三秋醉,

老兄,那只眼看到我戏佳人啦?!!
作者: 辛集虫友    时间: 2011-3-3 15:17
{:3_292:}{:3_29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1-3-4 12:10
辛集虫友 发表于 2011-3-3 15:17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2-12-5 15:25
本帖最后由 赵王在燕京 于 2014-5-18 19:23 编辑

{:soso_e15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4-5-18 19:23
回锅肉!{:soso_e120:}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4-6-2 23:30
秋音 发表于 2010-12-12 15:56
日照廊顶吟良辰,
月洒廊沿戏佳人,
酒满廊间三秋醉,


举杯饮酒诗成行,


字里行间放轻狂;


意往大槐国中去,


愿做虫界驸马郎!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5-2-17 17:15
新春好运生

羊年喜重重

五更报竹响

定是开门红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5-2-17 20:42
赵王在燕京 发表于 2014-5-18 19:23
回锅肉!

更香!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5-2-17 20:55
赵王在燕京 发表于 2015-2-17 17:15
新春好运生

羊年喜重重

好文拜读,好诗欣赏。乘风御马甲午末,驾雾牵羊乙未来。开门见喜好运旺,吾亦借喜沾点光。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5-2-17 23:41
794944335 发表于 2015-2-17 20:42
更香!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2-18 08:48
{:soso__14540544813755412104_4:} {:soso__8203334495579856759_1:} 佳作!
作者: 虫友001    时间: 2015-2-18 09:38
{:soso_e179:}{:soso_e142:}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5-2-19 22:01
虫友001 发表于 2015-2-18 09:38

新春大吉!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