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40|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蟋蟀文化] 转一篇虫网有关蟋蟀杂交的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4 20:2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关蟋蟀杂交
作者ljbljb



  • 蟋蟀科中米卡斗蟋(就是我们玩的蟋蟀)的染色体雄性2N=29 雌性2N=30
    长颚斗蟋(就是猴头)雄性为2N=23 雌性2N=24 从遗传学角度来说 染色体数量不符合N+-1规律的生物是无法杂交的 道理很简单 碱基对无法组合成基因片段 无基因片段 细胞核缺少分裂必须的规则 细胞是无法发育的 最后的结果是 卵细胞即使受精 但缺少发育必备的条件 所有的卵 在发育过程中 都会死亡
    早在3年前 我第一次听说米C的时候 就做过多个实验 混居杂交 强行挂领 体外受精等等手法 都无法得到一个能够存活的受精卵(卵可以受精,具体检测方法 我就不表述了,但基本都在胚体 形成过程中 死亡,道理很简单,缺少细胞分裂规则,细胞在分裂中 根本不知道改怎么去发育 深层的原因就是碱基对无匹配) 后来我又通过我工作上的便利 请教了多位对昆虫学 遗传学有研究的高人 他们给我的答案 几乎也和我自己的结论一致。那么是不是说老米和米卡的杂交是不可能的,答案是否定的。老米和米卡可以杂交,但概率小的可怜。有一种情况当胚体发育初期,由于受到外界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影响,使得碱基对在配合过程中受到影响,奇迹般的组成了合理的基因片段,配体就会按这个“新的规则”发育生长,简单的说一个 亚种就产生了。当这个“新的规则”如果能够合理存活,并且具备繁衍能力时候,同时还要满足“新的规则”具有显性遗传能力,那么一个新的 亚种就真的存在下来了.这样的亚种往往具备更强的体格、更强的适应性,简单的说 往往继承了2个物种的生存优势能力。不过这个“新规则”存在真的要给他一个合理的发生概率 那么笼统的说可能是 几兆分之一,同时“新规则”生存并且不发生畸形的概率又是几兆分之一(这个畸形往往表现在生殖能力上) 而同时具备这样“新规则”的个体得到交配的几率又是 几兆分之一,所以传统方式下老米和米卡的杂交概率基本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米C到底是什么东西?很简单,只是米卡斗蟋,只是拥有特定显性基因的米卡斗蟋。验证方法很简单,他和正常形态的米卡斗蟋可以交配。如果是“新规则”的产物他将不和米卡和老米中的任何一种交配。打个简单的比方吧,人类的后代出来一个张的像猩猩的,我们不能认为他就是猩猩,他还是人类,理由很简单,他拥有人类的基因组,而不是猩猩的基因组。而这个类似猩猩的人类如果拥有的是显性遗传的话,那么他的后代可能很多都是类似猩猩的人类,当然在人类的世界里这样的可能性很低,应为这样的人留下后代的概率细微的很。但蟋蟀科没有这样的思维或者叫社会意见,所有这个类似老米的米卡就这样存活下来了,变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米C。所以米C不是老米和米卡杂交的产物,只是一种拥有特定显性遗传基因的米卡斗蟋。为什么杂交后的米C的后代形态和斗性都会减弱,很简单,他的基因遗传能力并不是很强。
    那么以后会不会真的出现老米和米卡的杂交后代,成为真正的老卡呢?答案:绝对有可能,只要有人愿意扔这个钱。方法也很简单,运用细胞克隆中的部分技术就可以达到杂交的目的。以米卡的基因为基础,提取老米基因片段,植入发育初期的胚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发育成长,那么一个新的物种就能产生,但这个新的物种是不是真的达到我们心目中的要求,那真的只有天知道、地知道、鬼知道了!

点评

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谢谢  发表于 2011-5-5 05:0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5-4 21: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吹铃 的帖子

{:3_294:}{:3_294:}
3#
发表于 2011-5-4 21:20:54 | 只看该作者
还蛐蛐清白好
4#
发表于 2011-5-4 21:21:1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好
5#
发表于 2011-5-4 21:41:14 | 只看该作者
向俺碰到的第一位蟋蟀昆虫学家致敬!{:3_294:}{:3_294:}
6#
发表于 2011-5-5 00:45:50 | 只看该作者
{:3_292:}
7#
发表于 2011-5-5 04:53:59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主介绍作者ljbljb的概况?谢谢!
8#
发表于 2011-5-5 04:55:3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怎么叫米卡?谢谢!
9#
发表于 2011-5-5 05:01:28 | 只看该作者
运用细胞克隆中的部分技术。以米卡的基因为基础,提取老米基因片段,植入发育初期的胚细胞,只要这个细胞发育成长,成为一个新的物种MC。
{:3_292:}{:3_292:}
10#
发表于 2011-5-5 08:31:11 | 只看该作者
{:3_279:}
11#
发表于 2011-5-5 09:14:07 | 只看该作者
遗传学家
12#
发表于 2011-5-5 09:40:35 | 只看该作者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1-5-5 04:53
请楼主介绍作者ljbljb的概况?谢谢!

这个要作者本人自己来介绍才行!
13#
发表于 2011-5-5 10: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吹铃 的帖子

就因为杂交虫品多所以老谱讲的正色少,而好虫不一定色正。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7:17:08 | 只看该作者
"请楼主介绍作者ljbljb的概况?谢谢 "

作者的相关信息和其它有关蟋蟀知识内容在蟋蟀虫网上可查到。
15#
发表于 2011-5-5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谢谢!
16#
发表于 2011-5-6 17:29:1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好文,认真学习。
17#
发表于 2011-5-6 17:49:25 | 只看该作者
专业,学习了。。
18#
发表于 2011-5-6 21:11:56 | 只看该作者
{:1_195:}{:1_195:}
19#
发表于 2011-6-11 15:15:53 | 只看该作者
真好!以后国家有钱了,或者有识之士愿意投资,蟋蟀生物工程会得到发扬的!
20#
发表于 2011-6-13 21:35:59 | 只看该作者
顶。
21#
发表于 2011-10-27 19:45:09 | 只看该作者
要玩蟋蟀,得先学好昆虫学!太累了!只玩友谊赛,乐一秋够了1
22#
发表于 2011-10-27 22:34:31 | 只看该作者
原以为白虫只是养虫技术的一种延伸,不料这--------这---------这竟然是一门科学!!!
23#
发表于 2011-10-28 01:40:08 | 只看该作者
老虎+狮子=狮虎
马子+驴子=骡子
狼+狗=狼狗
鹅+鸭=鸭鹅
油葫芦+蛐蛐=去油
尖嘴猴子+蟋蟀=猴戏
。。。。。。。。。。。。{:soso__11280294483132607235_4:}
24#
发表于 2013-7-17 22:50:0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25#
发表于 2015-1-15 18:05:50 | 只看该作者
太专业,但愿科学家不为份房服务,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0 05:03 , Processed in 0.1040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