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95|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视频] 国学堂: 《四圣心源》与和谐中医(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6 11: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12-29 09:09:3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79:}
3#
发表于 2012-3-7 11:0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9:45 编辑

扶阳派{:soso_e179:}
4#
发表于 2012-3-7 11: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6 19:51 编辑

平定人自古以来一直有一个奇特的乡俗,就是一年四季都食用“豆叶荣”。

  豆叶菜,是一种特殊的乡间土莱,是用小豆叶或是黄豆叶经过加工后沤制的。

  制这种豆叶菜,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采摘豆叶的时节,应在“白露”前后。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称之为“捋叶”。而且当地风俗,只要白露一到,群众一齐出动捋豆叶,走到哪家的田间都可以,村与村之间也不分界限,当地还有一个习俗,在白露以前是不允许采摘豆叶的。

  采回来的豆叶,要经历一个奇特的制作过程。

  首先,要将豆叶卷紧成团塞满底锅。然后再加水上盖用火焖,蒸熟后倒出来,用菜刀切成细丝,一点一点地放进笼中,再用木制的腌菜疙瘩压紧,一层一层放置,放足后用高粱杆跟着瓮口大小截成段状,放在瓮口,上面再加一块“鹅卵石”压紧,将瓮置于阴凉处,逐日加清水,使瓮内菜叶发酵后渗出原汁即“红水”外溢。“立冬”前后,瓮内豆叶原汁溢尽,将菜取出,把烂了的菜叶去掉,好的菜用清水反复清洗几遍。再将洗净的菜用笊篱捞在筐里,用木板、大石头压紧,挤干水,放在缸内,一层一层地按住,加上鹅卵石,再将冷却后的清米汤或面汤倒人瓮中,把菜淹住,常加水,常添菜,放在零至十摄氏度的地方保存,存放起来,有时储存时间达半年至二年之间。

  据平定县的百姓说,吃豆叶菜,能“清内热、助消化、健脾胃”,对身体有好处。

  豆叶菜的吃法,可以当“梢子”吃,可炒、可调制后食用。尤其是当地吃法,豆叶菜小米酸饭更有地方特色。

5#
发表于 2012-3-8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3:13 编辑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人。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己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6#
发表于 2012-3-8 14:24: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20:01 编辑

段医,字符章,广汉新都人也。习易经,明风角。有一生来学。积年,自谓略究要术,辞归乡里。医为合膏药,幷以简书封于筒中,告生曰:“有急,发视之。”生到葭萌,与吏争度津。吏挝破从者头。生开筒得书,言:“到葭萌,与吏斗,头破者,以此膏裹之。”生用其言,创者即愈
7#
发表于 2012-3-8 14:4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3:16 编辑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

  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8#
发表于 2012-3-8 15:09: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20:10 编辑

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吴县张成,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招成曰:
9#
发表于 2012-3-8 18:5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9:57 编辑

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其同郡人妇死已数年,闻而往见之,曰:“愿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道人曰:“卿可往见之。若闻鼓声,即出,勿留。”乃语其相见之术。俄而得见之;于是与妇言语,悲喜恩情如生。良久,闻鼓声,恨恨不能得住,当出户时,忽掩其衣裾户间,掣绝而去。至后岁余,此人身亡。家葬之,开冢,见妇棺盖下有衣裾
10#
发表于 2012-3-8 19:0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9:44 编辑

网速慢
11#
发表于 2012-3-8 19:3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5 19:53 编辑

刘根,字君安。京兆长安人也。汉成帝时,入嵩山学道。遇异人授以秘诀,遂得仙。能召鬼。颍川太守史祈以为妖,遣人召根,欲戮之。至府,语曰:“君能使人见鬼,可使形见。不者,加戮。”根曰:“甚易。”借府君前笔砚书符,因以叩几;须臾,忽见五六鬼,缚二囚于祈前。祈熟视,乃父母也。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死。”叱祈曰:“汝子孙不能光荣先祖,何得罪神仙,乃累亲如此。”祈哀惊悲泣,顿首请罪。根默然忽去,不知所之。
12#
发表于 2012-3-10 21:4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16 19:46 编辑

葵菜 又名冬葵,民间称冬苋菜或滑菜。属锦葵科植物。李时珍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少"。
王帧 《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备四时之馔,可防荒俭,可以菹腊(咸干菜),其根可疗疾"。
此菜中国各地有野生,根、花及种子,均入药。
13#
发表于 2012-3-19 09: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2-3-20 19:39 编辑

{:soso_e139:}
14#
发表于 2012-6-5 08:21: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8:}
15#
发表于 2012-11-26 20:39:4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16#
发表于 2013-4-5 10:35: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42:}
17#
发表于 2013-10-17 08:56:5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1 18:43 , Processed in 0.08562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