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06|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宁津,再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30 15: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蟋蟀情 于 2024-7-30 15:27 编辑

宁津,再见

   一阵闹钟铃响,睁眼一看,已是凌晨3点,忙起床。洗漱完毕,一行4人拿起捉虫工具,一头钻进茫茫无际的玉米地……。

       穿过一块又一块的田埂,遇到了一拨又一拨的捉虫人,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一条虫也没有捉到,听到的都是叽叽叫的小虫,有的田里甚至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是偶尔有一、二只油葫芦在凄惨地鸣叫。

        这是怎么啦?

       这是好称天下蟋蟀第一县的宁津吗?

       我使劲擦了擦眼,尤集蟋蟀城就在眼前。蟋蟀都去哪儿啦?

       清晨,蟋蟀市场清一色的大妈、老头还有小孩,罐里也是清一色的已经反复卖了几天卖不掉的小虫,要品相没品相,要大小没大小,连我这个因专职扫大街而出名的老头也因此长叹不已,直呼“多呼哉,不多也。”

       用过早餐去农户家,农户家经过二、三十年的历练,在相虫专业方面已达到研究员职称的级别,对每一条待售的虫品相评估可谓精准完美,无懈可击,要捡漏那只能是不着边际的单相思了。

       在虫价商务方面的谈判,农户家绝对是占有极大优势,首先是需方千里迢迢到供方家里买虫,供方则在家里坐地起价,你不出价,自然有人出价,有钱人多了去了,而虫则是有限的。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大家都懂的。其次,作为卖虫人,一个虫季要和几百个买虫人进行商务谈判,几十年的积累,他们都练就了一整套的谈判经验,一般的买虫人根本不能和他们相比,所以卖虫人永远比买虫的人精。

       我接触宁津虫还是比较晚的,有一次和南市区尔兄弟的阿弟会虫,对方20多人只带了一条8上风的黄虫,我方是条江苏南通江心沙的正青白牙,整皮正色,纯种,略大一点,对方认凶头不计较,好一场恶战,黄虫使爆口,咬住就滚,跌开再咬,再滚,最后再搭桥,磨牙,黄虫终究体力不支,三碰头后带着想法不服气地败下阵去。

       我原以为这种李逵式的粗胚黄蟋蟀最多发几个硬口,只要正青白牙抗住,再还一口,这种粗皮糙肉的东西立马没有腔调,没想到打得这么艰难。

       介绍人告诉我,这条虫是山东虫。

       山东也有蟋蟀?这种品相得虫能斗得这样好,如果碰到上品入格的虫岂不是要杀人放火了吗?

       山东之行就此开始,宁阳宁津一圈兜下来,发现宁阳比较接近南虫,但色变很大,出将较少,宁津虫其貌不扬,六爪粗短,但整体底板比宁养虫老结,出将率也多一只。

       从此彻底放弃南虫,年年朝圣般地去宁津。

       终究,因毁灭性的捕捉,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宁津将成为玩虫人的回忆而载入史册。

       今年将去河北石家庄地区,一块刚开发的处女地,蟋蟀的品质也相当不错,农民对虫的认知程度很低,有部分农民把捉到的虫放在塑料袋或玻璃瓶里卖。

       去年的十一会虫,虫友们的各路虫把宁津虫斗的灰头土脸,我也创下了历史新低,胜率仅50%,有一条41点的上风虫,被二月春风刀小顾因缺该档重量的虫而滥竽充数地送到苏州肖舟杯赛上,结果被一口就败下阵来了,差点坏了大事,幸好小顾他们队实力强大,经拼搏还是获得了第一名。

       发几条斗得比较好的虫,其中有条神态较好虫,就是在苏州被斗败的虫。

       最后还是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24年7月30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推荐
发表于 2024-7-31 11:27: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宁津早就不行了,当地完全没有诚信,杂虫、白虫泛滥。近几年花了不少,连一条好的都没有,邵老师已经在宁津收的不错了,同样的投入不可能收到邵老师这样的水平。主要是宁津这个市场太烂了,不值得上海人一腔热情投入。不但是宁津,宁阳去年我也去了三次,大批不会斗的虫,钱都丢在水里了
推荐
发表于 2024-7-30 16:49:51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图中的蛐蛐确实挺好的!

点评

比往年质量高  发表于 2024-7-30 20:15
2#
发表于 2024-7-30 15:36:1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很棒!
3#
发表于 2024-7-30 15:37:31 | 只看该作者
可惜了 今年不打算去了
4#
发表于 2024-7-30 15:4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连老师都这么看了!看来是野放基地的天下了!
5#
发表于 2024-7-30 16:03: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7 编辑

有两段写得尤其精彩、生动!

      
7#
发表于 2024-7-30 16:5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农夫山拳 于 2024-7-30 16:57 编辑

宁津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地白泛滥,周边地区杂虫冒充,本地上眼的根本看不到(轮不到你看)。早就说拜拜了~
8#
发表于 2024-7-30 17:20: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8 编辑

到了宁津去收虫,已经身不由己!


9#
发表于 2024-7-30 17:56:11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4-7-30 18:56:30 | 只看该作者
该来的迟早会来,只能去适应。
11#
发表于 2024-7-30 19:42:45 | 只看该作者
宁津已经不复从前
12#
发表于 2024-7-31 09:07:08 | 只看该作者
载入历史最好
14#
发表于 2024-7-31 11:33: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赞同邵老师转换收虫阵地,宁津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半夜在宁津县城收虫,来了一些撬子手,一身抓虫打扮,辛苦一夜,天亮了一看,白虫啊,失望之极

点评

关键是什么价格收的!如果是厉害的白虫,那也无所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21 20:07
15#
发表于 2024-7-31 12:58:32 | 只看该作者
guanfa 发表于 2024-7-31 11:33
赞同邵老师转换收虫阵地,宁津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半夜在宁津县城收虫,来了一些撬子手,一身抓虫打扮,辛苦 ...

这招防不胜防,晚上太容易走眼了~
16#
发表于 2024-7-31 15:5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8 编辑

关键是现在的宁津蟋蟀不厉害!
头像被屏蔽
17#
发表于 2024-7-31 16:19: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24-7-31 16:51:42 | 只看该作者
pengqg 发表于 2024-7-31 16:19
除了亲手捉到的,都可能是白虫。

理论上亲手捉到的也有小概率是白虫,之前有个段子,有人知道某个大佬要 ...

以后抓虫也不去宁津,曾经的宁津已经不复存在,干脆给它改个名称叫“拧筋”,这个“拧筋”再也不会出好虫名虫,只会拧折收虫人的筋骨

点评

就像长江鲥鱼一样濒临灭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31 19:49
19#
发表于 2024-7-31 19:49:31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7-31 16:51
以后抓虫也不去宁津,曾经的宁津已经不复存在,干脆给它改个名称叫“拧筋”,这个“拧筋”再也不会出好虫 ...

就像长江鲥鱼一样濒临灭绝

点评

不,就像长江白鲟那样已经灭绝,假如宁津还能起死回生的话,那长江白鲟也能重新出现,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31 21:10
20#
发表于 2024-7-31 20:39:27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7-31 19:49
就像长江鲥鱼一样濒临灭绝

关键还有人名头上是恢复蟋蟀数量,乱投放幼苗,还有那些丢弃的地白,污染了本地品种。我做过一个实验,一块地,品种稳定,后来连续两年投了点老三尾和品相好的败鸡,之后这块地的虫子就没法玩了……

点评

蟋蟀的好坏,关键是种系,也就是蟋蟀的品种,差的品种再怎么养,也不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31 23:55
21#
发表于 2024-7-31 21:10:31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7-31 19:49
就像长江鲥鱼一样濒临灭绝

不,就像长江白鲟那样已经灭绝,假如宁津还能起死回生的话,那长江白鲟也能重新出现,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点评

嗯,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31 23:05
22#
发表于 2024-7-31 21:5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lbmz 于 2024-7-31 22:04 编辑

楼上有位虫友说的好:“该来的迟早会来,只能去适应。”
从杭州,上海,安徽至山东,河南加河北。有数以千百家计的大,小酚房和放养基地,白东东早已漫天飞,生态环境已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难道不玩虫了吗,我觉得还是要面对现实。
总体上,宁津收虫还可以的,否则邵老师不会持续至今。(每年收虫发的虫图片也可圈可点)
祝邵老师在新产地收虫取得成功,期待《收虫花絮》一如既往地继续延伸。
23#
发表于 2024-7-31 22:05:07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是当地人毁了市场,我和邵老师一样本是宁津虫的爱好者,第一次到宁津是1992年,现如今我绝对没有兴趣再去那儿,市场的混乱,一大批爱好者退出。对当地人并没有好处。这么多年和宁津不少虫贩打交道,只有宁津孟集小段村闫宝山是宁津真汉子,至死只卖宁津虫,是我多年好朋友,村里许多乡亲都知道我,闫宝山已在2004年去世,去世前一年,由于他年事已高,突然听觉大减,这年他抓的虫子很差……
宁阳我去年去了三次,同样大批无用的虫,秋虫真不知路在哪儿?我是个爱好者,每年花一些仅是爱好,连我们纯赏玩之人都这么失望,市场前景可想而知。去年在宁阳大市场,收虫人并不多,只看到一些无锡人,其他地方的人也不多。大市场也是如此,市场没有信誉便不会有前途。如果你到著名的大商场买鞋子,里面都是假冒的质次价高的名牌鞋子,你是什么心情?今日宁津就是如此。其他产地也好不到哪儿去,这个市场在竭泽而渔,鱼会有抓光的一天

点评

要习惯于收小厘码,斗小厘码,5.4厘以上通通不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5 15:39
虫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抵不住无节制滥捕,导致资源没了,然后只能用白虫充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 18:09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应该说是白虫毁了当地市场。 2013年去过一次宁津,那年是被白虫吓跑的。记得那年,到宁津的第二天,恰逢孟集集市,早早的坐车赶到了孟集。因不适应做下蹲运动,故租了张桌子收虫(台费100元,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7-31 23:40
24#
发表于 2024-7-31 22:1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9 编辑
pengqg 发表于 2024-7-31 16:19
除了亲手捉到的,都可能是白虫。

理论上亲手捉到的也有小概率是白虫,之前有个段子,有人知道某个大佬要 ...

玩蟋蟀的根本是获得能征善战的好蟋蟀!选购来的蟋蟀蹩脚,还自我安慰:只玩野生秋虫?
25#
发表于 2024-7-31 23:05:05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7-31 21:10
不,就像长江白鲟那样已经灭绝,假如宁津还能起死回生的话,那长江白鲟也能重新出现,但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嗯,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出来

点评

急功近利~抢快钱~盖房翻楼。。。。。。民风、蝈风、厉害了我的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8-1 04:30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4 22:42 , Processed in 0.12628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