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普巴迪 发表于 2024-6-22 09:05 仿秋这么吓人啊
举报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3:17 ,谢谢虫友的理解。在我看来,玩蟋蟀本身就是娱乐消费活动,花点小钱,觅求快乐。秋季 ...
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09:32 这个周末去山上农家乐避暑,带了全套的捉蟋蟀装备,结果发现一只都没有。 农家乐主人说当地的气温低,导 ...
pengqg 发表于 2024-6-24 10:57 我们这里,平原上的中华斗蟋是七月底八月初出来。 尖角棺头蟋是五月底出来,要早两个月。
ylbmz 发表于 2024-6-22 16:12 称谓老师,不敢当。都是虫友。在山东产地,有时也会误收进地白,概率大约在百分之二,三。地白 ...
2024-6-25 08:34 治棬 ...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5 08:34 地白虫不及份房的虫,许多新手往往误以为它是生长在地里的就好,而且它与秋虫更接近,也比较好销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10:07 两个问题,1,既然地白虫跟野生秋虫生长环境一样,都是在地里生长的,为什么有很多地白虫养段日子会“原 ...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6 09:34 我讲的是长期份虫的经验。白虫是要养到斗龄的,多数要养40天以上,这和秋虫不一样,秋虫抓来没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6 10:18 你所说的野放等是讲故事,也就是说地白的生长环境是根本不等同于野生秋虫的,是吧?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6-27 08:45 地白虫都是通过人工孵化来的,在秧子有点大了再放到地里,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扩大规模。这 ...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6-25 06:13 我的朋友中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去产地收虫(这段日子是最兴奋的;但也有些朋友没有条件去 ...
ylbmz 发表于 2024-6-27 10:17 你说的没错,下产地收虫,收到好虫的概率高于自己下地捕捉。收虫你可以从几十人捕捉到的虫中挑选,而自己 ...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
GMT+8, 2025-5-21 01:03 , Processed in 0.15258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