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6|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虫照] 养184天的秧子,方显性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30 21:3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0429晚上:

20190430凌晨02:30

20190430夜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9-4-30 21:39:28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21:47: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此秧子生命力,确实强。{:3_293:}
4#
发表于 2019-4-30 21:53:58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没有翅膀
5#
发表于 2019-4-30 21:58:21 | 只看该作者
脖子怎么了?
6#
发表于 2019-4-30 22:19:07 | 只看该作者
妈的........今年弄它一窝出来
7#
发表于 2019-5-2 13:57:09 | 只看该作者
母脖子王,看来要研究生长周期对脖子的影响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9-5-2 20:45: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雅趣盎然 于 2019-5-2 20:47 编辑
吹铃 发表于 2019-4-30 22:19
妈的........今年弄它一窝                                                                                                                                                                 
木阁本事。
9#
 楼主| 发表于 2019-5-2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灿烂涅槃 发表于 2019-5-2 13:57
母脖子王,看来要研究生长周期对脖子的影响了……

主要是项皮左边没完全裹下去的缘故,造成有点脖子王的假象。
10#
发表于 2019-5-2 21:57:22 | 只看该作者
突然想到,有书上讲:自然界蟋蟀越冬有二种形式,1是以卵,2是幼虫来延续后代。你的这个虫可以是例子说明,成虫时正是梅蟋成虫时间。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5-4 17:12:17 | 只看该作者
吹铃 发表于 2019-5-2 21:57
突然想到,有书上讲:自然界蟋蟀越冬有二种形式,1是以卵,2是幼虫来延续后代。你的这个虫可以是例子说明, ...

以为上海地区的梅蟋,该三月底左右出幼虫吧?而且靠暖环境里。如再早的话,恐怕地上草都没生出来,幼虫吃什么?
如广东深圳那里,幼虫有越冬的可能,因那里冻天在10度上下吧?一般幼虫在温度低于8度时,几乎没有存活率了。
你看我讲的是伐?欢迎共同探讨!{:3_280:}
12#
发表于 2019-5-11 21:06:23 | 只看该作者
上海5月中旬,野生秧子出土,特别环境就不好说了
13#
发表于 2019-5-17 19:28:07 | 只看该作者
好像还有二蜕吧?侬要创记录了。期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20:10:03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17 19:28
好像还有二蜕吧?侬要创记录了。期待!

谢谢胡师傅的一直关心与鼓励!{:3_280:}
确实还剩二蜕了,为何能这么长时,我不明白?
15#
发表于 2019-5-23 19:22:26 | 只看该作者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17 20:10
谢谢胡师傅的一直关心与鼓励!
确实还剩二蜕了,为何能这么长时,我不明白?{:2_223: ...

你给它的环境,让它不能快点生长啊!
16#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9:39:08 | 只看该作者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23 19:22
你给它的环境,让它不能快点生长啊!

这是主要原因,也许低温确实能使虫的寿命得以延长吧?
17#
发表于 2019-5-30 09:38:55 | 只看该作者
积温不够吧
18#
发表于 2019-5-30 15:53: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只5蜕的秧子三尾,养了184天,是环境温度太低造成的,成虫后一般不会超过3斟。
19#
 楼主| 发表于 2019-5-30 18:35:44 | 只看该作者
孙虫迷 发表于 2019-5-30 15:53
这是一只5蜕的秧子三尾,养了184天,是环境温度太低造成的,成虫后一般不会超过3斟。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起的?如边文华教授的书中也提起秧子多蜕性,一般为七蜕成虫。您讲的是,一直没加温过,所以成虫仅仅一斟上下。
20#
发表于 2019-6-7 21:38:32 | 只看该作者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24 19:39
这是主要原因,也许低温确实能使虫的寿命得以延长吧?

低代谢的,其寿命都相对较长!
21#
发表于 2019-6-8 00:02:24 | 只看该作者
{:1_201:}学习学习
22#
发表于 2019-6-9 17:20:28 | 只看该作者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30 18:35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 ...

您好!     秧子发育至成虫,通常是7蜕,如果把若虫从卵钻出也算一蜕的话就是8蜕。9蜕极少,我这么多年孵虫只碰到过一次,它的区别在蜕变前小翅依然贴肉,没有起翘,蜕后仍然原型,只不过大了一圈而已。这大概就是边文华老师提到过的秧子多蜕性。这样的特列或变异。我还有过一次,在众多的若虫中竟然有一只油葫芦(刚开始时不注意,后来发现有一只生长迅速,颜色较深,体形要大一倍,可惜在最后一蜕时妖折。后来我发到过"中蟀网“上,有一个前辈说这是”山鸡“,不是油葫芦,是虫王。。。。。。
23#
发表于 2019-6-9 18:48:01 | 只看该作者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30 18:35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 ...

您好!     秧子发育至成虫,通常是7蜕,如果把若虫从卵钻出也算一蜕的话就是8蜕。9蜕极少,我这么多年孵虫只碰到过一次,它的区别在蜕变前小翅依然贴肉,没有起翘,蜕后仍然原型,只不过大了一圈而已。这大概就是边文华老师提到过的秧子多蜕性。这样的特列或变异。我还有过一次,在众多的若虫中竟然有一只油葫芦(刚开始时不注意,后来发现有一只生长迅速,颜色较深,体形要大一倍,可惜在最后一蜕时妖折。后来我发到过"中蟀网“上,有一个前辈说这是”山鸡“,不是油葫芦,是虫王。。。。。。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1 22:39 , Processed in 0.12280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