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2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2024年收虫花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29 18:4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蟋蟀情 于 2024-9-29 18:45 编辑

2024年收虫花絮

    2024年8月18日星期日,一辆上海牌照的SUV在青银高速上疾驶,目的地是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坐在车上的我望着车窗外远处的景色,心情很是忐忑,离开去了几十年的宁津,今年将要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收虫,那里有虫吗?虫质怎么样?出哪种皮色的虫?有什么特征?……各种各样的问题满脑子地转,不由得一阵烦躁袭来。

   我明白,由于现在天气气候的变化,真正出虫的好时机就那么十天左右,一旦错过将不可挽回,只有等待明年了。

   下午5点多钟,车子终于驶进了巨鹿县。

   为了尽最大可能地在巨鹿收虫顺利进行,好友小沈特地把巨鹿县蟋蟀协会会长介绍给我,所以一到巨鹿,便去登门拜访。

   王会长很热情地在街口迎接,到家坐定,满屋的蟋蟀,一群人正在直播卖蟋蟀,忙得不亦乐乎。

   王会长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这市场已经有3年多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规模还是较小,但今年来收虫的人特多。就早上一个早市,卖虫人需佩证卖虫,已确保人工干预虫不得进入市场,还有人专门监管。

   为了表示谢意,同去的虫友事先在直播间买了4000元的虫,暂放在王会长家中,我看了一下,和截图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聊了一会,时间已经不早,我提出请王会长及他的团队吃个晚饭,王会长说他们晚上7点钟就要下地了,现在是最好时候,得抓紧,饭就以后吧。见状,再勉强就俗了,最后约定明天早市见。

   到酒店,仔细研究了一下虫质以及拍买的价格,最关键的捉虫的人少,买虫的人多,而且是几倍的关系,我感觉很是不好,不能作为今年收虫的主战场,征求了一下同去虫友的意见,决定明天早上一早就去市场看看,如果不行就直接转移,我们的优势在于对虫的认识上,而在时间、价格等方面都是短板。

   一天的车程辛劳,晚上便早早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被一阵大雨惊醒,这雨下的毫无征兆,而且来势凶猛,这如何是好?

   随即商议了一下,由于这雨是近清晨才下的,对下地的撬子手捉虫应该影响不大,如果等一下雨停了,集市肯定会有卖虫人的,那么我们计划照旧去集市收虫。万一雨不停的话,那就去王会长团队家中去收虫,尽管可能价格会高许多,但总比呆在酒店里要好。

   看了一下当地实时天气预报并和王会长联系了一下,王会长还在地里,他同意我们的想法,并发了一个集市的定位图给我们。

   吃完早饭,天已蒙蒙亮,雨也小了不少,我们直奔市场而去。

   到市场一看,王会长他们也刚到,一辆卡车上装满了桌子椅子。王会长叫人从车上卸了几张桌子帮我们放好,买虫的、卖虫的人三三两两,没什么人。

   不一会雨完全停了,我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商务六点一刻,河北第一收正式开始。

   第一个光顾的是一位约40岁左右的胖妇女,乱蓬蓬的头发,一脸睡不醒的样子,提了一个纸袋子,里面只有4只罐子。

   之间她一言不发,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把4只罐子往桌上一放就站在那里。

   我打开第一个罐,心里即刻就咯噔一跳,只见一条大黄披弹眼落睛地站在罐里,整皮整色,金黄菊花斗丝,宽高长的一幅虎皮大项,马脸,大跳雪白如练,就这么心里咯噔一跳的时间,我已盖上盖,把罐放回桌上,如同看了一条极普通的小虫一般,随手又拿起了第二只罐子,这一看,心里又是咯噔一条,只见一条黑头底白斗丝的淡青伏在罐边,前面四爪完全收着,而大跳却向后面拖着,再仔细一看,靠着罐边的一条大跳没有了,是条独腿,一付大淡黄板钳,小马门,好一条淡青,重量约在35点左右,盖上盖,又拿起了第三条和第四条看了看,虫大小都可以,但品相一般。

   我问了下价,胖嫂说这大蛐蛐500元一条,一起买走可以便宜些。

   我还价说,这蛐蛐不大,太贵了。胖嫂说,俺老公逮了一晚,就这4条大些,其余都是小的,没人要,你说给多少钱,一起带上吧。

   “我今天才来,要不了这么多,先拿2条,给500元吧。”

   “哪2条?”胖嫂问道。我指了指大黄披和独脚。

   谁知胖嫂说道:“那个独腿我老公说是个超大牙,最低要500元,刚才已经有人出过300元,我没卖。”

   见状,我就放下独腿,经一番讨价还价,以300元的价格拿下了今年最贵的一条虫。

   由于整个市场很小,胖嫂的嗓门大,这还价过程就像吵架一样,动静很大。等胖嫂一走,周边卖虫的老乡,都知道我买了一个300元的蛐蛐,以为大户来了,一下子就聚了过来,我也抓紧时间,凡送过来的虫,只要皮色正路的,重量在30点左右的都以50元、100元的价格收入帐下,市场小,虫真的很少,只有牙大的小虫老乡才会拿出来卖,这样的小虫我以20元一条的价格也收了几条,我知道铁庄的小虫结棍,回去作个比较。

   很快,桌上的虫看完了,我数了一下,一共收了18条虫,花了1000元左右,最贵的300元,最便宜的20元。
   市场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我看了一下时间,上午7点30分。

   同去的二个虫友,一个收了一条虫,另一个收了两条虫,都说看不到虫。

   这天市场成交的最贵的就使大黄披,300元。

   在巨鹿收虫还有麻烦的事,就使当地老乡把逮到虫都装在竹简里,和我当初去河南新乡一样,看虫极不方便,而且效率很低。我为了更好地审虫,特地带去了2个看网,其特点是丝细网浅小,但用来倒虫就麻烦了,从竹简里倒虫,使力小了,虫爬在里面不肯下来,使力大了,虫一下来就碰到网,蹭的一下就又跳到竹简里去了,有时要来回二、三次,个别的还弄跑了,不过老乡们还是很朴素的,虫跑了一般都不计较。

   还有当地刚开发卖蛐蛐的产业,相对应的配套还是跟不上,今年下巨鹿产地前,好友小沈告诉我,当地没有虫罐供应的,要自带罐,于是我专门订制了40个三合土搪底的二号罐。这罐也真的起了作用,有相当部分的老乡在把虫卖给我后一定要把罐要回去,以便明天装虫再卖,老乡的理由也能理解,虫在竹简里经常倒容易倒坏,如果碰到好虫,那损失就大了。另外,如果每次看虫要倒到盆里,既费时又容易逃走,也麻烦,所以以后要去的虫友们要注意了。

   今年在产地收到了一条可以说玩虫近60年所遇不多的一条好虫,红牙白。

   白门蟋蟀在产地比其他五门蟋蟀都要少得多,因此认识白门蟋蟀的人也很少。

   那天在市场,有一个老乡拿了十几条虫给我看,都是不入品的间色虫,哩码也有大有小,但其中有一条虫引起了我的注意。这虫整体烟灰色,而且云罩雾遮没有一点光芒,唯有一幅扁平粗宽斗丝与付斗丝齐平,白门特征显著。这虫蜷缩在角落里,灰不溜秋的,腔调也没有。我拿起草撩了它二下,它根本不予理睬,见状我马上盖上罐问老乡这虫什么价,老乡要100元,最后以60元成交。

   近十几年由于整个蟋蟀市场的格局起了根本的变化,以传统的以收、选、养、斗和研究的玩蟋蟀方式转变成为少数人以资本为基础、以名利为目的,对蟋蟀实行全面的布网式地垄断收购方式引起和相对应的农民为了提高捕捉数量,采用以食诱捕这种毁灭性的方法使得传承了几十代人的雅俗共赏的民俗活动因资源枯竭而逐步走向没落。

   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使自己有虫玩,有一个好心情,只有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埋怨。

   在长期的收虫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产地的农民对虫的认知程度虽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对虫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和资深的玩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比如对六门正色虫,对虫的八格等外在的知识他们都比较懂,但对虫的干老、对虫的神、以及淡色面虫的淡无边的特征等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懂的,大家都知道六门虫中作为分类用的色素色都可以由极浅到极深,但作为区别虫的干老度的主要指标的结构色却和六门虫的分类色素色以及浅或深的程度没有一点关系,通俗一点说,虫的好坏和什么虫门没有关系,只和外骨骼的坚硬程度有关,结论:六门虫中深色虫、淡色虫都出将。

   同样六门虫中都有整皮正色、整皮整色和整皮顺色,问题在于要理解色素色和结构色的作用。

   我师弟白牙重青小陆,在虫界也是有些名头的,人很聪明,人品也极好,有一年去参加宁阳杯,还拿了一个第一名,但我知道他的团队在投入上也就小几万的资金,可见其实力的一斑。

   小陆在每年在我家举行的虫交流切磋过程中发现,我出的虫淡浅色面多一只,而且大豆凶狠的也同样多一只,于是在各种场合一直追问为什么,以及怎样看浅淡色面虫,我知道这绝不能告诉他,一旦他掌握了这门知识,必每年会花小钱就把我斗的头光全部乌掉,一定要让他花大钞票去买深色面硬壳虫,来和我的软壳虫来斗,而且下风还要让他多一只,因为我师傅说小陆就像一条虫一样,不能让他长足,长足就废了。

   我很羡慕很多虫友的鉴别白虫的深厚功底,在网上一看一个准,功夫了得。而我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去研究白虫的特征和表象的,我只研究我收的虫会不会斗、凶到什么程度。

   而且我认为不管是秋虫还是人工干预虫,好虫的物理特征和结构色都是一样的。

   捕、收、选、养、品、斗的整个玩虫过程显示着不同层次玩虫人的特点,但有一个共性的特点,虫要会斗,如果一条虫长得再好,不会斗,那就失去了中华斗蟋的根本,秋兴将消失。

   长期以来,除了年轻的时候自己捉虫,其余的都在收虫,以合理的价格收到相应的好虫,这是每一个玩虫人的宗旨,如果有捡漏,那是一辈子值得高兴的事。

   在以前,在当下,或以后任何时候,好虫的物理特征和结构色是永远不会变的,因为它已经经历了几万年的生存和演变,作为一种昆虫物种的存在已经相当稳定。而我们老祖宗以及现代玩家对所谓好虫的研究也已经有了相当的深度,例如研究虫形的有八格、十二相、十六形,研究虫色的有真色、正色、间色、整皮正色、整皮整色、整皮顺色,研究虫干老度的有光、毛、砂、血,有研究虫品格的精、气、神等,这些都给玩虫者提供了选好虫的依据。问题是每个人的悟性和掌握的程度不同而已,这差异也是玩虫的乐趣所在之一。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收虫的时候,不要花很大的功夫去研究这是不是白虫,而是要研究它是不是一条会斗的好虫,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在秋虫中大的或好的虫确实不多了,但同样要在人工干预虫中找到一条品相入格而且很凶的也是很少的,如果有人卖一条品相入格而且是草肚皮的人工干预虫给我,只要价格在几百元,我肯定会收下的,因为这种八格到位、报名报品、精气神俱佳的人工干预虫同样能满足我收、养、斗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这种人工干预虫,你在市场上是绝对看不到的,看到的都是一些不会斗的。

   秋虫已有几万年的时间沉淀,而白虫完全由人工干预而定,根本没有时间和基因的沉淀,一旦没了市场,必定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随着玩虫环境得改变,例如随着我们这代人的退出,以及人工干预虫的出现,赌的层面参与人起码少了70%,大家明白十赌九诈,没了赌,人工干预虫市场必定退缩,再加上现在那些烧钱式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玩虫人一旦没钱了、玩腻了,被缸头缸开斗怕了,或者一旦圈子里玩得不高兴产生矛盾了不玩了等等原因,那时的整个蟋蟀市场将是一地鸡毛,其中人工干预虫终究也会因以下三个致命的缺陷而退出主流市场。

   第一,绝大部分在市场销售的人工干预虫缺陷是不会斗或凶不够,这部分人工干预虫我们称之为低端人工干预虫,其特点:质次量大价低,主要靠混迹于各集市市场,主要靠骗进行销售,销售对象是广大的工薪阶层的蟋蟀爱好者。

   第二,这部分人工干预虫长着大头、大项或大牙,八格入围,色素色明鲜,虫种优秀,形象宏伟,但结构色没有或不明显,其缺陷同样是不会斗或凶不足,其特点是:质次量少价高,主要靠送各门头或伪装地头刚离土虫进行欺骗销售,销售对象是因名利需要,抱着宁错收一千而不愿漏走一个的不差钱的蟋蟀爱好者。

   第三,这部分人工干预虫是国内最优秀的为数不多的顶尖份房生产出来的,缸头或缸王,凶狠无比,能斗,缺陷是价高,市场份额占比很小。其特点是品质高,量小,但价高,主要销售手段是定量特供,销售对象主要是为名或为利的人群,这种销售是明码交易,不存在任何欺骗,问题是有很大部分的买方,以这种人工干预虫从主观意识上去冒充秋虫进行竞斗以骗取名利,从根本上破坏了玩虫的游戏规则。

   人工干预虫的产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围绕着欺诈和欺骗,为所有玩虫人深恶痛绝,遭人唾弃。

   所以近30年来,我坚持每年去虫产地熟悉的农户家收些虫,回家养养,欣赏一番,然后和一些有同样爱好的有质地的虫友切磋一番,哈哈一笑,乐在其中,从不进场或参加什么比赛,因为虫理博大精深,不易学懂,只能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修身养性,很是有益。

   今年共收虫70余条,虫资近5000元,平均60多元一条,最贵的一条黄披300元,最便宜的10元,回沪送朋友20多条,自己养了46条,到目前挂了4条,还有几条病病歪歪,不得完全康复,看来吃了农民诱捕的食,中毒还不浅。

   今年参加十一切磋的名单已确定,共30条,按重量顺序排名。

   最后还是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24年9月29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24-9-29 20: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虫半痴 于 2024-9-29 20:20 编辑

哇,今年虫收的真好!特棒不止一两条!遗憾的是今年仿秋泛滥,但愿你不要碰上,不然你的好虫可能会被糟蹋掉;奥不对,我多虑了,你都是跟熟悉的朋友切磋,不会碰到不尼不三的么事的

点评

换个地方真不一样,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30 03:16
3#
发表于 2024-9-29 20:19:07 | 只看该作者
谢邵老师分享,好虫多多,期待佳绩
4#
发表于 2024-9-29 20:46: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的。好文章好虫
5#
发表于 2024-9-29 21:23:11 | 只看该作者
在白虫泛滥的当今,又见到邵老师的好文章,虫收的真好,漂亮 ,足见邵老师玩虫的功底深厚。
”人工干预虫的产生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围绕着欺诈和欺骗,为所有玩虫人深恶痛绝,遭人唾弃“ 文中这段话精辟,写出了”秋白之争“的真谛。
6#
发表于 2024-9-29 23:14:1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好虫欣赏了
7#
发表于 2024-9-30 03:16:45 | 只看该作者
虫半痴 发表于 2024-9-29 20:10
哇,今年虫收的真好!特棒不止一两条!遗憾的是今年仿秋泛滥,但愿你不要碰上,不然你的 ...

换个地方真不一样,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点评

树挪死人挪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30 05:32
8#
发表于 2024-9-30 03:46:15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4-9-30 05:32:46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9-30 03:16
换个地方真不一样,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树挪死人挪活
10#
发表于 2024-9-30 07:32:41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感谢邵老师
11#
发表于 2024-9-30 08:36:17 | 只看该作者
虫养了都很好,有条肚子爆掉了,可惜了

点评

应该不是肚子爆掉,是衣翅边沿外翻吧?头有裂纹倒是有一条,估计收的时候就已经开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30 08:54
12#
发表于 2024-9-30 08:54:20 | 只看该作者
tonnifu2020 发表于 2024-9-30 08:36
虫养了都很好,有条肚子爆掉了,可惜了

应该不是肚子爆掉,是衣翅边沿外翻吧?头有裂纹倒是有一条,估计收的时候就已经开裂的
13#
发表于 2024-9-30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好文,好虫欣赏了。依稀有看将军虫王的感觉
14#
发表于 2024-9-30 09:59:3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绝伦
15#
发表于 2024-9-30 11:14:18 | 只看该作者
{:3_292:}
16#
发表于 2024-9-30 11:35:52 | 只看该作者
黄批绝对值
17#
发表于 2024-9-30 12:57:19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4-9-30 14:46:38 | 只看该作者
白麻赞的
19#
发表于 2024-9-30 22:35:28 | 只看该作者
一,红牙黄45点(非头坏的)二,38点白青麻头。三,46点茄皮紫(白玉淡紫)四,红牙白。五,40点淡黄(非夹尾)
20#
发表于 2024-9-30 22:39:25 | 只看该作者
六,白麻头
21#
发表于 2024-10-1 11:05:5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虫。
22#
发表于 2024-10-1 14:12:14 | 只看该作者
啥也不说,超爱邵老师的美文美图
23#
发表于 2024-10-1 21:39:43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好虫
24#
发表于 2024-10-1 23:08: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25#
发表于 2024-10-2 10:55: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好虫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1 21:29 , Processed in 0.12871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