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茶散文之《爱喝茶的老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5 14: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喝茶的老人




  
英国人每人日均喝茶3·36杯,年均1335杯,去年他们共喝了620亿杯茶,数量为世界之最;而我们号称茶文化茶产业大国的中国人均喝茶量远远低于英伦三岛的男女老少,金发碧眼的人家下午茶的幽雅闲适实在令人神往。不过就个人而言,我每天饮茶少说也有七、八杯,其量绝对在英国佬之上,每年清明前后我总是忙碌备茶,月均一公斤才足以令全年“粮草无忧”,饮茶如此的“海量”,我在圈子里一直是无人可比的“大户”!

    不过最近发现有人超过我了,英雄气短的是,这个饮茶量比我更大的不是餐厅壮硕的胖师傅,也不是茶店闲来无事的瘦老板,而是闽北山里一位105岁的老婆婆童希珠!童老婆婆55岁的孙子江明金说:“我奶奶主食是地瓜、豆类,平时以茶为伴,喝的是绿茶,家里开发了400亩的茶园,每年都要给奶奶留存15公斤好茶,没茶喝,奶奶就难过。”童老婆婆不但年均喝茶超过了我3公斤,而且连她的孙子都比我大3岁,可见无论是喝茶还是做人,我都该是她的孙子辈了!

    喝茶有益健康,这并不是什么新闻,但年均15公斤茶喝到了105岁,这两个动人的数字就是条新闻了,这条新闻出现在06年2月16日的《福建老年报》上,新闻中的童老婆婆住在闽北泰宁县大龙乡张地村海拔千米的半山腰。老人能够如此高寿,原因肯定有很多,除了多吃地瓜与豆子,还和泰宁山清水秀的地理位置分不开,和她所处的青山环抱空气清新分不开。喝茶肯定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她的身体至今还相当硬朗,行走自如,耳不聋,眼不花。茶能明目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老婆婆现在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物,就给这样的依据平添了极为生动的注脚。

    喝茶要喝出好心情,以茶会友,茶的有益元素方能充分发挥,这是童老婆婆带来的第二个启示,她的孙子介绍说,每天邻里都会聚会,他奶奶都会和七八位老人围坐聊天,边喝边说,开心无比。我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而请人喝茶,一定心香满腔!童老婆婆是爱喝茶的老人,这让我联想起另一位爱喝茶的老人周作人先生,他那“喝茶当于屋瓦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三二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的高论,竟被他的同好童老婆婆擅自扩大了两倍。可见喝闷酒对身体不利,而喝闷茶恐怕也难得那以茶会友的舒畅,这当是满腹经纶的周作人与目不识丁的童老婆婆悄然达成的共识?!其实老街坊旧邻里的嘘寒问暖谈天说地对许多老人家而言,就是一壶精神的绿茶,悬壶高冲,常饮常新,心旷神怡,长饮不腻,这种身心的享有是任何花园豪宅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我国城乡因为征地拆迁或乔迁之喜而导致老年人口异地居住从而失去老环境旧邻里带来的身心伤害普遍存在,这务必要引起政府决策部门的关注,建立缓解与心理治疗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由此说来,童老婆婆的绿茶值得品饮,更值得回味,她那操持家务后的清闲与子孙满堂的清福,显然是挣扎于尘梦中的周作人难以企及的,至于先生心驰神往的“清泉绿茶”,其实就热乎乎地泡在童老婆婆怀抱的陶壶里!我想先生如果有缘能撞上童老婆婆的一壶山茶,那文坛又该有怎样一篇《喝茶》的佳章与绝唱?!当然更希望童老婆婆的儿孙们紧急行动起来,把自家400亩的绿茶开发出“童婆婆绿茶”,让那片青山绿水造福更多的老人和茶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4-5 19:27:45 | 只看该作者
{:3_292:}
3#
发表于 2011-4-6 10:32:29 | 只看该作者
清理肠胃,益寿延年
4#
发表于 2011-4-7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习惯!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12 07:17 , Processed in 0.10112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