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花70块钱收购的蟋蟀。在“等子”上称重,足有7厘4,蟋蟀谱上有云:七厘为王,八厘为宝,九厘世上难寻找。它的脑袋多大啊,脑袋大,牙就大,俗话说:头大牙长,必定称王。看它的屁股刚刚好被翅膀盖住,这证明它还很小,用上好的食物饲养上一段时间,它的屁股就能从翅膀下再延伸出来三节左右,重量还能增加半厘甚至更多。
![]()
这条比刚才那条瘦一些,就跟拳击一样,有瘦高似霍利菲尔德,有矮壮似泰森,到底谁能打,还得上场比比看。看这条脑袋有点发红,好像每条蟋蟀都有些颜色,懂行的一看就说这是条青虫,或者这是条紫虫,我也不色盲啊,我怎么就看不出来泥,郁闷,看样子还是功力不够。蟋蟀脑袋顶上有四条白线,叫“斗线”,中间两条斗线直的比较好,羊角线或者牛角线都不好。
![]()
这条很小,看它的脑袋顶部是白色的么,这在蟋蟀谱中叫“玉顶”,非常稀少,纯粹就是买来看着玩的。
![]()
去年的一只,当时在外地,回来后已经快死了,呵呵,瞎斗着玩算了,没想到,连割四条正直当斗的凶头,呵呵,不过斗好就死了,可惜啊,10月中旬斗估计还有这么点小看头,呵呵![]()
![]()
这只样子也算不上怎么特别好,不过刚弄来的时候尾枪足足有身体这么长,去年斗下来也数它最好,呵呵
![]()
蟋蟀是昆虫的一种,两对翅,三对足,但是普通蟋蟀只能看见两个硬翅,另外两个很小,不能飞。
这张图是蟋蟀的一种,硬翅下面的两个翅膀很大,能飞,北方叫“飞蜂”、“飞子”,到了一定时候,这对翅膀就能脱落,蟋蟀自己吃掉,看上去就跟普通蟋蟀没什么两样了。飞蜂一般脑袋很小,呈枣核型,黄颜色的飞蜂为佳,有绰号为“黄飞虎”。
这个飞蜂为了给大家介绍特意从市场上买的,这个时候,大多数飞蜂的翅膀都已经脱落了,俺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飞蜂?带翅膀的。”看了很多只才找到这个。
![]()
下图是一张油葫芦的照片,上次有人问油葫芦和蟋蟀的区别,于是我买了条油葫芦,仔细看看吧。
油葫芦黑不留秋的,没有头线,个头大(为了以示区别,我放了把尺子在旁边做为比较)。
![]()
这种蟋蟀的翅膀发育不全,叫“烂衣”,北方很少,山东挺多的。
我们没有收购这种蟋蟀,也是为了照相特意买的。
蟋蟀打赢了仗会摩擦翅膀发声,这个也磨,但是没声,呵呵。
![]()
这是一条腿的蟋蟀,又叫“独腿”、“单条虎”。
另一条腿因为咬架、事故等等原因失去,不过不太影响继续战斗,主要就是没有蹬的力量了。
以前大家喜欢独腿,是因为比赛时候称体重,少了一条腿,体重轻了,占便宜。
可是如今称体重会把那条腿的重量加上,具体加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加上,这下没便宜占了,独腿就吃亏了。
很可惜的是,上次那只24楼的蟋蟀喂食的时候受伤,成了独腿了,废了。
![]()
这种蟋蟀的翅膀特别的大,把屁股都盖住了,这种叫“翅子”、“长衣”。
叫声低沉好听,但是显得大,其实没那么大,因此收翅子都要大个的。
据说翅子和破衣都是发育不全或者脱皮不善造成的,不容易成为将军。
![]()
刚捉来或者买来的蛐蛐在野地里长大的,不能马上喂精饲料。
应先吃点蔬菜水果洗洗肠子,开头拉出来的都是黑屎。
这是一只新蟋蟀正在吃南瓜,蟋蟀嘴一边有一个白色牙须,如同鼻子或者舌头,遇到食物的牙须子先尝尝,好吃的话再吃。
![]()
吃两天蔬菜肠子洗干净了,就可以吃这种正餐了。
正餐由小米、胡萝卜、毛豆等东西煮熟再捣成糊状,(买一个新的捣蒜罐子捣,不能用旧的,有刺激味)。然后放在食碟中,一个一个喂,一天一次。
如今喂食大家都差不多了,以前喂食各人有各人的秘方,我爹用过螃蟹和对虾(煮熟了的肉),都是舍不得自己吃的,我还认识有喂泡西洋参水的,有给蛐蛐补钙的,真是八仙过海。
可是后来为什么原来千奇百怪的食谱最后都大一统了呢?
![]()
体育界的兴奋剂问题无处不在,早已渗透到了斗蟋蟀这个领域,具体服用什么型号的兴奋剂不知道了,但是大多是混在蟋蟀的食物中,蟋蟀吃了后,能咬,不怕疼,容易取胜。服用兴奋剂的虫子叫“药水虫”,比赛因而也就不是公平竞赛了,大家想了很多办法防止药水虫,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大家把虫子交出来放在裁判处公养一周,吃一样的食物,一周后兴奋剂作用消失,也就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了。
可是如果你平时喂食蟋蟀的食物是荤食,例如螃蟹腿、对虾肉之类的,再给它吃小米它就闻都不闻了,饿上一周,再好的蟋蟀也不行了,因此,大家的食谱渐渐统一,这样保证蟋蟀在哪里都能吃的好。
![]()
蟋蟀从野地里捉来,从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顿顿大餐,也不用跑来跑去的。用不了多久就发福了,将军肚就如下图了,这种情况叫“掉肚”。但是蟋蟀头大牙大腿大好啊,肚子大了没用的,只是白占体重。
因此到了比赛前夕,慢慢的要控制饮食,让这个大肚子再瘪回去才能比赛,这个和举重运动员的比赛前洗桑拿、节食的道理是一样的。
![]()
这是典型的蛐蛐罐子中的场景,一个过笼(盖子已拿走),一个水碟,一个食碟,还有一公一母,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
也有个别的过着一妻一妾的生活,
但是蟋蟀也和人一样,看上眼的才爱,不是任何一对都能成为夫妻的。
这个我一直掌握不好,我怎么也看不出来谁该跟谁过。
如果你非要把武大郎嫁给潘金莲会怎么样?
![]()
结果就是这样:谋杀亲夫!
母蟋蟀会一口一口的把公蟋蟀吃掉,这条蟋蟀是先是被咬掉6条腿,然后吃的只剩身子残骸,平时张牙舞爪的公蟋蟀任由母蟋蟀的啃咬,一点反抗都不做,真是修罗嘴下死,做鬼也风流啊。
(这张图片和上一张图片对换一下)
![]()
很多公蟋蟀是被母蟋蟀从屁股开始一口一口吃掉的,这只发现的比较早,只被吃掉了尾巴和屁股尖,但是已经废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
![]()
看了半天蟋蟀世界的母夜叉,也来看看迷人的模特吧。
这是蟋蟀中的大美女啊,尾部又粗又长的产卵器,就像人类D罩杯都盖不住的乳房。
还有长长的黑翅膀,那就是一头长发。
小小的肚子就是处女的象征。
这种母蟋蟀有名字的,叫“盖母儿”,到了晚秋,嫩盖母儿能卖到50-100元。
![]()
盖母儿的飞蜂版本,也是美女一位。
![]()
成熟的公蟋蟀遇到中意的三尾,就会在如图红圈的部位开始排出一粒小米大小的白色颗粒。俗称“掉铃儿”,在掉铃儿的同时,公蟋蟀翅膀会发出低低的急促声音吸引异性来“接铃儿”,掉铃的公蟋蟀切忌咬比赛,这时候的蟋蟀无心抗战。
![]()
三尾听到公蟋蟀掉铃儿的叫声,就急急忙忙赶来接铃儿,经过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过程(可惜没拍到),那个原本在公蟋蟀屁股上的“铃儿”就跑到母蟋蟀的屁股上了,如图的红圈部分。接铃儿后的公蟋蟀如释重负,这个时候立刻把它放入角斗场,那才叫见人杀人见鬼杀鬼,一点也不像人类完事后就知道倒头呼呼大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