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夏品好茶秋玩虫(感悟玩虫)钻石翡翠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24 12:0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8-11-24 12:05 编辑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促织》里说过一件事:“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宣德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他被称为“蟋蟀皇帝”。


    在以朱瞻基为核心的明朝庭的领导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在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民间戏称:蟋蟀叫,皇帝笑,百姓吃饱凑热闹。 感悟玩虫朱瞻基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蟋蟀天子”,历史学家给他的评价有二:一是很称职的守成皇帝,二是他对明王朝的政治和经济,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老百姓最怕皇帝志大才疏。志大才疏的皇帝都很败家,比如:汉武帝,对外长期打仗,对内建造奢侈的阿房宫,结果把文景之治积累的家当全败光。当好一名守业皇帝,聘用那些懂经济、会赚钱的能干官吏,让GDP平稳增长,让老百姓吃饱饭,跟着皇帝一起玩蟋蟀,朱瞻基是“玩物丧志”的皇帝,很会赚钱,政绩也不俗。


    明人吕毖《明朝小史》里载:帝酷好促织之戏,遣取之江南,其价腾贵,至十数金。时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其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妾以为骏马易虫,必异,窃视之,乃跃去。妻惧,自经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经焉。


    意思是说,小朱皇帝是蟋蟀迷,派专业“蟋蟀钦差大臣”到江南,不惜出价几十万买一只上等蟋蟀。当时在枫桥担任粮食站站长的小官吏,找到一只上等“青马头”元帅级的蟋蟀,用自己所骑的骏马,以物易物,换了这个好蟋蟀。


    站长的老婆好奇心太强,心想,这么贵的蟋蟀一定不得了,悄悄打开蟋蟀盆盖一看,没想到那只蟋蟀逃跑了。站长老婆害怕极了,自杀谢罪。站长回家一看,既伤心,又害怕,也跟着自杀了。一只蟋蟀,两条人命,恐怖不恐怖?


     蟋蟀,上海方言用普通话念,叫“馋鸡”。 江南一带民间玩蟋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民间蟋蟀迷大多从小养成。自己8岁的时候,就开始玩蟋蟀,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对着楼上的小伙伴大喊:“斗馋鸡啦,斗馋鸡啦。”一直玩到28岁,直到蟋蟀友们一个接着一个结婚了,不玩蟋蟀了,自己还恋恋不舍。现在回想起来,痴迷蟋蟀,符合男人的“三个性”: 一是斗性。蟋蟀好斗,符合男人的天性; 二是玩性。自己看重的蟋蟀,在战场上能够不让你失望,会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成就感”; 三是赌性。


    蟋蟀迎合了男人世界最完美用“虫道”替代“人道”的赌性。 感悟玩虫 蟋蟀市场上,高官、土豪、地痞、流氓,什么样的人都有,但唯一最公平的是:在蟋蟀市场上,没人认识你是谁,只认识你的蟋蟀。如果你拥有“将军头”,人们就叫你“将军”;如果你拥有“元帅青麻头”,人们就叫你“元帅”;如果你手里没玩过一个好虫,人们就讥讽你是“草鸡”。你的身价就是你拥有蟋蟀的名头。什么处长、局长,在蟋蟀市场上混,连个好蟋蟀都没有,你那个处长、局长连屌毛灰都不是,还是回家当你的什么处长、局长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想成佛,一定要和魔对话。想赚大钱,最好找机会,听一听那些赚到大钱的人的心里话,别喝他们放满味精的“鸡汤”。人到老年,一辈子没有和魔打过交道,很难成佛;一辈子没有和将军级、元帅级大恶大善之人相处过,你的境界也高不到哪里去。好蟋蟀是“斗”出来的,真本事是“练”出来的。 感悟玩虫 在现金为王的蟋蟀市场上,好比是有机会能和很厉害、很结棍的上级、朋友长期相处,并且相处得很“和谐”,说明你的本事也不小。


    一个不入“坏人法眼”的仁兄,连做高级坏事的机会都没有。 感悟玩虫 道家的“阴阳平衡、道法自然”这句话,是很经典的,深入掂量这些话,举一反三,也许能给你许多意外的财富。坏事做到很“高级”,就叫“得道”了;黄龄盒子精致到极致了,就叫“艺术”。感悟玩虫 前些年的初秋到太仓收蟋蟀,坐长途车,从上海到太仓大巴上,我身边坐着一位打瞌睡的,皮肤黑不溜秋的中年瘦子。当我到达太仓,看到路边卖西瓜的摊头,想买西瓜解渴,掏口袋拿钱时,忽然感觉大腿根很“凉快”,再一看裤子外侧被锋利的小刀,从腿根部,一直划到接近膝盖部。让我惊奇的是:裤兜里的皮夹子还在,在皮夹子里的几千元现金,全部被盗走。


    裤子被划开,裤袋被划开,皮夹子还在,钱却全部被盗走,我竟然毫无感觉。小偷的扒窃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我服了。钱被盗窃当然很“挖煞”,我从来没有象那次被扒窃后,感到“咬牙切齿”的敬佩,当扒手的扒窃达到了“艺术极致”的高度,能为这样高超的扒窃艺术“买单”,也不冤枉。蟋蟀没收到,却上演了一幕“艺术扒窃”戏,世俗高手,无处不在。


    世俗玩蟋蟀,早在《诗经·蟋蟀》篇里就有记载:“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感悟玩虫 诗歌描述了中国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玩蟋蟀的民俗。《诗经·蟋蟀》阐述了一个观点:每年到了蟋蟀在家里鸣叫,告诉你秋天来了,冬天快到了,人生如果不及时行乐,到了想行乐的时候,你就没有行乐的机会啦。《诗经·蟋蟀》篇又告诫说,行乐也要适合而止,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赚钱娱乐两不误,玩蟋蟀只是生命的一种“充值”,就象快递哥送来的一道味道鲜美的点心。


    优秀的诗篇和优秀的文章一样,行文说话要顾及“两个快乐”:一是玩蟋蟀“感官”很快乐;二是通过玩蟋蟀,能够悟出一点人生的道理,“精神”也很快乐。《诗经·蟋蟀》篇里,告诫世人“人活一世,虫鸣一秋”,别死省钱,要懂得及时行乐;同时又告诫,虫是给人玩的,别让“虫玩你”,那就亏大了。感悟玩虫 钱少的时代,上海公认七宝蟋蟀不错。但七宝蟋蟀与杭州蟋蟀交锋,输多赢少;再后来,许多人跑到山东宁阳收购蟋蟀,结果宁阳蟋蟀被誉为“天下第一好虫”。也有行家认为,七宝、杭州农田里的农药太多,蟋蟀都“转基因”,“斗性”没了,宁阳农药洒得少,所以宁阳蟋蟀脱颖而出。感悟玩虫 玩蟋蟀不下注,好比是世界杯不下注,完全失去了“玩性”。


    许多不懂蟋蟀、不玩蟋蟀的君子,说出来的外行“劝世经”,就象“鸡和鸭说”,牛头不对马嘴。其实,人都有自我调控能力,不贴肉的“醒世恒言”,什么小赌怡情,大赌要命之类的话,都是高级废话。玩的就是心惊肉跳,玩的就是聚精会神,玩的就是大悲大喜,玩的就是“事后诸葛亮”。感悟玩虫 许多老人在闲聊时私下里都说,男人一定要有爱好。民间有个土得掉渣的说辞,男人没爱好,下辈子割掉鸡鸡投女胎。有许多女性朋友,跟着男人玩蟋蟀、赌世界杯、跑到赌场赌大小,还跟着男人玩“三个头”:玩石头,玩抽头,玩噱头,佛说,这样“贪玩”的女人,下一辈子注定投男胎。要知道,按照佛家的说辞,女人是不能成佛的,这辈子“男性化”地玩,下辈子一定投男胎。在真性情的把玩中“成仙”、“成佛”,这也是佛家所说的“十万八千法门”之一。


    这里展示的大量“虫具”,一部分是五星级普通“标房”,少数是五星级高级商务“套房”,还没有一个是五星级的“总统套房”。好虫住好房,草虫住草房。所谓“道分上中下,人分高中低”,这是世俗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也是儒释道的核心思想。 感悟玩虫 虫具造型各异,巧夺天工。大量精致的虫具,不具备养虫的使用价值。无论是蟋蟀,还是黄蛉,或者纺织娘、叫咕咕、结蛉子……都要吃喝拉撒,都要供水供饭,木头、竹头越是做工精致,遇水越是容易变形,太高档的虫具是用来“作秀 ”的,不是真的拿来养虫的,虫具制作艺术达到极致,观赏价值远远超越实用价值。虫具是分等级的。虫具的价值,由三大元素组合:一是材质;二是做工;三是创意。材质决定价值高低,做工决定文化层级,创意决定收藏价值。


    这类所谓“大清乾隆”时代留下来的蟋蟀老盆,事实上极少,99%都在文革期间“破四旧”被砸掉了。好在这类老盆“复制”的技术难度很低,做点“老包浆”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收购价太贵,很容易被宰洋葱头。这方面没有什么鉴定机构,靠民间“老法师”掌眼。 感悟玩虫 玩蟋蟀也好,玩虫具也罢,无所谓“高雅与低级”,也无所谓“有出息与没出息”。只要能做到“四个玩”:玩出艺术,玩出境界,玩出感悟,玩出文化,就是一种生活,一种很有质量的生活。人都是有天性的,克制自己的天性,是一种生命的悲哀。


    别以为有质量的生活就是吃得精致、住得豪华、玩得奢侈、花得铺张,没有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的奢侈,民间称之为“猪的精致”。比如:马云砸几个亿拍的那个《功守道》小电影,民间很辛辣地嘲讽说,这是典型的“阿物卵冒充金刚钻”,既没有文化含量,又没有艺术含量,纯粹拉上一帮明星为自己捧场,显摆的无非是“有钱”,骨子里还是暴发户的心态。对此,民间很理解,一笑了之。感悟玩虫 好虫很稀少,草虫遍地跑。这和世俗一样,真正的精英很稀少,象自己这类俗称“光会叫,不会斗”,没有本事的人间蟋蟀,满大街都是。好蟋蟀落在土豪手里,就能做到“利润最大化”,一次就能赚个几十万、上百万,斗死了,许多土豪们会感恩,把它安睡在最豪华的盒子皇宫里,葬在风水最好的地方。土豪们普遍相信,人都有两个身体,一个叫“肉身”,一个叫“灵身”,在灵身世界,万物都有灵性,万物相通;好蟋蟀落在草鸡手里,无非给他赚个千把块,斗死之后,一扔了之。


    国花公认“牡丹”;民间公认的国石是翡翠和白玉;同样,民间公认的“国虫”非蟋蟀莫属。国花、国石、国虫都有一种很珍贵的“文化灵魂”:国花牡丹被欧阳修誉为“天下真花独牡丹”;国石翡翠白玉有“池塘水冷白玉起,帘幕烟寒翡翠来”的佳句;至于国虫蟋蟀,人们鄙视草虫,赞美好虫:“天圆牙大齿尚长,项阔毛燥势头强。腿脚细弱非上品,红钳赤爪虫之王。”


    佛说:虫走了,明年再来;人走了,下辈子再来。毛主席说过,人和虫一样,都是要死的。世俗之中有三个死:一是“钱在银行,人在天堂”,后悔死;二是“吃光用光,死了不喊冤枉”,快乐死;三是“想玩舍不得,舍得之时来不及”,郁闷死。重要的是,玩虫、玩花、玩玉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都是顺应了人的天性:玩过才能无求,拥有才能无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8-11-24 14:42:47 | 只看该作者
音乐总是那么舒服
3#
发表于 2018-11-24 16:56:46 | 只看该作者
开虫具展览馆啦
4#
发表于 2018-11-24 20:53:39 | 只看该作者
有小马哥的帖必看,边看还能听音乐,谢谢了。
5#
发表于 2018-11-25 09:05:33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11-25 10:42:50 | 只看该作者
货色不少啊
7#
发表于 2018-11-25 13:26:12 | 只看该作者
见识了!
8#
发表于 2018-11-25 16:49:11 | 只看该作者
虫坛,虫艺,虫具,虫道,虫义杂谈。谢谢分享!
另,咸丰蛐蛐盆看着怎么有种不舒服感?盖沿那层脱皮怎会事?有内行得吗?
9#
发表于 2018-11-25 17:33:41 |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11-26 09:13:45 | 只看该作者
{:3_292:}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2 17:05 , Processed in 0.2224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