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7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浅谈蟋蟀的内压-扬平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5 23:3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蟋蟀的内压



蟋蟀的格斗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牙齿的硬度;2.肌肉的力量;3.神经的忍受力。其中,力量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蟋蟀的内压是力量的主要源泉。因此,对内压的认识,也是我们重新认识蟋蟀的重要环节。



所谓“内压”,原指蟋蟀体内向外扩张的压力,它主要有:1.气压。空气经过压缩后,可产生较大的弹射力,如果经过高压则可产生爆发力。因此,它是内压的主力。2.液压。其血淋巴经过压缩后也可产生弹射力。3.肌肉的反作用力。蟋蟀没有脊椎骨,它的肌肉只能附着在外骨骼上,当它向内用力时必然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该力量甚至可将外骨骼撑裂。对内压所起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我们可以先从蟋蟀蜕变时内压的作用谈起。



一只蟋蟀从卵壳中蜕出,在不到百天的时间里长到4斟大小的成虫,其体积涨大了约2000倍。这种爆发性的成长,决不可能象人类那样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蜕变才能完成。当蟋蟀刚从旧表皮中蜕出时,其新表皮呈白色柔软状,这时的蟋蟀就会用足力气,拼命向外扩张身体。在这大约2小时的过程中,内压越是强大的蟋蟀,其体积也就越是撑得大。就这样,蟋蟀一直到体能耗尽或者表皮硬化定型再也撑不动为止。完成这一过程的蟋蟀体积要比蜕变前大出几倍。等到下次蜕变时又再重复这一过程,一直到蜕变成虫。必须说明地是:内压只是内因之一,对撑大身体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外因(限于篇幅无法展开).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夸大内压在蜕皮时的作用。内压并不能决定蟋蟀是否蜕变、什么时候蜕变、发生几次蜕变等等。决定蟋蟀是否蜕变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1.内因。即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比例。2.外因。即温度、湿度、光照、干扰等。其中,外因是主要因素。对绝大多数蟋蟀来说,没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无法蜕变。只要以上两方面因素都具备,即使没有内压的蟋蟀也能蜕皮,只是蜕皮的结果是越蜕越小。由此可见,内压并不是蟋蟀蜕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了解蟋蟀蜕变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作以下假设:一只蟋蟀的内压决定了它本可以蜕变到4斟大小,但险恶的生存环境迫使它只能蜕变到3斟。另一只蟋蟀的内压决定了它只能蜕变到2斟,而优越的栖息环境却使它轻而易举地蜕变到了3斟。这样两只体重相同的蟋蟀格斗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也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导致胜负的主要原因。



蟋蟀的内压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压力大小有区别。在平时的活动中,只要附着在各个器官的肌肉根据需要发力就足够了。等到运动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启动内压。它启动内压的方式:先用嘴将空气吸入到素囔里,然后用力收缩腹部肌肉顶住压力,防止肚腹被内压打爆,再由胸部肌肉发力,把素囔中的空气压向所需要的器官。承受到压力的器官会爆发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量。



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蟋蟀走路时用的是六条腿的附着肌肉,当它受惊吓的时候,就用上述方式将空气压向大腿内,在大腿肌肉的辅助力作用下,当气管内的压强达到一定数值,就会以脉冲的形式进入小腿,使小腿在瞬间伸直,于是,蟋蟀象子弹般地弹射出去。内压强大的蟋蟀跳远的距离可超出身长100多倍。同样,蟋蟀在格斗的时候,空气先在头部增压,再以脉冲的形式进入空心牙齿的顶端,使张开的牙齿瞬间闭合,爆发出强大的咬合力。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断:1. 长的牙齿承受内压的体积较大,爆发力大于短的牙齿;2.实心的牙齿无法接受内压,还可能被对手咬断;3.在早秋牙齿未骨化前,内压可起硬化补偿作用;4.头部空间太大会导致压强不够;5.内压过于强大产生的反作用力可导致体型变形甚至爆裂┉┉



然而,我们也不要对蟋蟀内压的作用过分迷信,它毕竟只是格斗能力的三分之一。当然,在万千蟋蟀中找到内压强大的将军,确是一门充满魅力的高超技艺。

帖子评价《转帖(浅谈蟋蟀的内压)扬平老师》,原因:虽对我及有些人来说有点深奥,但不失为有技术含量的内容,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青蛙变丸子奖励1个金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8-3-6 11:21:48 | 只看该作者
早几年看到过这篇文章,也没有领悟,有些方面或许是自己太笨拙了![em04][em04][em04]
3#
发表于 2008-3-7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让我等见识真章。

观后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认无可认,否无可否。

若以斗丝为气管论,结合内压之说(如有内压存在),颇有意蕴。

(纯属个人见解,万勿当真)

敬楼主清茶三杯[em27][em27][em27]

4#
发表于 2008-3-6 08:46: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em27]
5#
发表于 2014-12-4 15:59: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转帖,见过杨平教授的几个帖子,末见这帖,内压存在这应无疑<从星门,双眼鼓突可见一斑>,但蟋蟀跳跃内压参与作用就费觧了,实心牙的论述仅是耳传有这一说,脑搭重头空虫无用倒能映证杨教授的论点,
     我等愚昧, 不知国虫网有无对内压有了解的谈谈,不胜感激。
6#
发表于 2014-12-4 16:42:2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7#
发表于 2014-12-4 16:58:24 | 只看该作者
明年你解剖几只蟋蟀,在高倍放大镜下或显微镜下观察,对以上的一些理论会有新的看法。
8#
发表于 2014-12-4 18:37: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讲得很科幻啊,
我喜欢!
:-)
9#
发表于 2014-12-4 22:15:10 | 只看该作者
没看明白    可能是大深奥了 而我的语文又是英语老师教的原因吧
10#
发表于 2014-12-4 22:42:1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
11#
发表于 2014-12-4 22:53: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深奥的知识,需慢慢理解领会!
12#
发表于 2014-12-5 11:57:36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12-5 16:13:5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不明白太深了
14#
发表于 2014-12-9 17:08:22 | 只看该作者
这篇论文好像十年前发表的,现在看来还很不完善。
15#
发表于 2015-1-14 22:44:34 | 只看该作者
先顶后看{:soso_e189:} {:soso_e173:}
16#
发表于 2015-1-14 23:25:31 | 只看该作者
应有内压,但作用机理就这样的吗?如扬平先生所言,内压是格斗能力的三分之一。如机理不对,那结论也不会对。希望他有更新的成果。谢分亨!
17#
发表于 2015-1-15 20:53:17 | 只看该作者
青蛙变丸子转帖有功,好人好报。真希望变王子。杨兄意有未尽啊!内压机理应有更深更新的成果吧?望早日看到,老弟说个原理,外因一定不是主要因素,但外因可以通过量的改变,影响内因。

点评

不影响成果!  发表于 2015-1-15 20:54
18#
发表于 2015-1-16 15:11:2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6 03:01 , Processed in 0.14774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