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蟋蟀的内压
蟋蟀的格斗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牙齿的硬度;2.肌肉的力量;3.神经的忍受力。其中,力量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蟋蟀的内压是力量的主要源泉。因此,对内压的认识,也是我们重新认识蟋蟀的重要环节。
所谓“内压”,原指蟋蟀体内向外扩张的压力,它主要有:1.气压。空气经过压缩后,可产生较大的弹射力,如果经过高压则可产生爆发力。因此,它是内压的主力。2.液压。其血淋巴经过压缩后也可产生弹射力。3.肌肉的反作用力。蟋蟀没有脊椎骨,它的肌肉只能附着在外骨骼上,当它向内用力时必然产生向外的反作用力。该力量甚至可将外骨骼撑裂。对内压所起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我们可以先从蟋蟀蜕变时内压的作用谈起。
一只蟋蟀从卵壳中蜕出,在不到百天的时间里长到4斟大小的成虫,其体积涨大了约2000倍。这种爆发性的成长,决不可能象人类那样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一次次的蜕变才能完成。当蟋蟀刚从旧表皮中蜕出时,其新表皮呈白色柔软状,这时的蟋蟀就会用足力气,拼命向外扩张身体。在这大约2小时的过程中,内压越是强大的蟋蟀,其体积也就越是撑得大。就这样,蟋蟀一直到体能耗尽或者表皮硬化定型再也撑不动为止。完成这一过程的蟋蟀体积要比蜕变前大出几倍。等到下次蜕变时又再重复这一过程,一直到蜕变成虫。必须说明地是:内压只是内因之一,对撑大身体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外因(限于篇幅无法展开).
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夸大内压在蜕皮时的作用。内压并不能决定蟋蟀是否蜕变、什么时候蜕变、发生几次蜕变等等。决定蟋蟀是否蜕变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1.内因。即保幼激素与蜕皮激素的比例。2.外因。即温度、湿度、光照、干扰等。其中,外因是主要因素。对绝大多数蟋蟀来说,没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就无法蜕变。只要以上两方面因素都具备,即使没有内压的蟋蟀也能蜕皮,只是蜕皮的结果是越蜕越小。由此可见,内压并不是蟋蟀蜕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了解蟋蟀蜕变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可以作以下假设:一只蟋蟀的内压决定了它本可以蜕变到4斟大小,但险恶的生存环境迫使它只能蜕变到3斟。另一只蟋蟀的内压决定了它只能蜕变到2斟,而优越的栖息环境却使它轻而易举地蜕变到了3斟。这样两只体重相同的蟋蟀格斗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也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导致胜负的主要原因。
蟋蟀的内压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压力大小有区别。在平时的活动中,只要附着在各个器官的肌肉根据需要发力就足够了。等到运动的时候,它就会迅速启动内压。它启动内压的方式:先用嘴将空气吸入到素囔里,然后用力收缩腹部肌肉顶住压力,防止肚腹被内压打爆,再由胸部肌肉发力,把素囔中的空气压向所需要的器官。承受到压力的器官会爆发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力量。
举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蟋蟀走路时用的是六条腿的附着肌肉,当它受惊吓的时候,就用上述方式将空气压向大腿内,在大腿肌肉的辅助力作用下,当气管内的压强达到一定数值,就会以脉冲的形式进入小腿,使小腿在瞬间伸直,于是,蟋蟀象子弹般地弹射出去。内压强大的蟋蟀跳远的距离可超出身长100多倍。同样,蟋蟀在格斗的时候,空气先在头部增压,再以脉冲的形式进入空心牙齿的顶端,使张开的牙齿瞬间闭合,爆发出强大的咬合力。由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断:1. 长的牙齿承受内压的体积较大,爆发力大于短的牙齿;2.实心的牙齿无法接受内压,还可能被对手咬断;3.在早秋牙齿未骨化前,内压可起硬化补偿作用;4.头部空间太大会导致压强不够;5.内压过于强大产生的反作用力可导致体型变形甚至爆裂┉┉
然而,我们也不要对蟋蟀内压的作用过分迷信,它毕竟只是格斗能力的三分之一。当然,在万千蟋蟀中找到内压强大的将军,确是一门充满魅力的高超技艺。
帖子评价《转帖(浅谈蟋蟀的内压)扬平老师》,原因:虽对我及有些人来说有点深奥,但不失为有技术含量的内容,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青蛙变丸子奖励1个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