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619|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话说斗蛐蛐儿(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10:2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战堂 于 2010-5-15 10:31 编辑

蟋蟀又叫百日虫,寿命三个月左右,一般是处暑开始捉,白露开始斗,11月份左右蟋蟀就都死掉了,但是这回在山东遇到了个上海人,说他们能养到转年一月份。
喂食学问可大了,下次再讲,喂的好坏直接影响虫的质量。
虫子养在罐子里它们当然也叫,睡觉时耳朵听着一片蛐蛐声,跟睡在草地上一样,睡的很甜。
油葫芦比蟋蟀个头大,翅膀光滑油亮,蟋蟀翅膀有皱褶(见下图),因此蟋蟀的叫声比油葫芦低沉。为什么不玩油葫芦呢?因为蟋蟀的斗性强,经常拼死咬斗,观赏性强,而油葫芦没这么爱咬。
蟋蟀最长可以养一年半以上。

从幼虫(上海叫赤膊虫)到成虫有的蟋蟀是可以养很长时间的,自己有一年10月一只从南方捉回来的若龄虫(大概我估计还能蜕4次皮的那种年龄),养到第二年5月都还没蜕皮```````,后来大概天热了,食物也没怎么顾及去喂,到6月死了(活活饿死)

另外就是蟋蟀中原来不相信有什么阴阳虫,就是那种半雌不雄的那号,又长雌的生殖器(第三根尾枪)又是一左翅是雌虫的,一右翅是雄的,草拨也开牙,还会鼓翅(叫不出声,因为一半翅膀是雌翅),见了雄的装三尾,见了雌的也会要求接铃(没铃)实在是觉得有意思,呵呵,那时候真是后悔没拍下来
养蟋蟀工具
从左至右分别是:
1:过笼
2:放大镜
3:上面是罩网,用来捕捉逃跑之蟋蟀;下面是看网,用来罩住罐子观看蟋蟀。
4:汽车发动机气门杆改做的捣土工具,用来把罐子底部的土夯实
5:一个竹筒,用来放常用工具
6:一个棉花球,我也不知道干什么的
7:扦子,用来挑逗蟋蟀张嘴,前面的毛是老鼠须子,据说还得是田鼠的须子好。
8:小勺,用来给蟋蟀喂食
9:滴管,用来给蟋蟀喂水
10:小铲子,用来铲掉罐子底部蟋蟀的粪便
11:提笼,和过笼差不多,不过可以提起来
12:竹镊子,用来夹食碟和水碟

首先介绍大家最关心的蟋蟀称,又叫戥(deng三声)子,上次我写成“等子”是错误的。
去了花鸟鱼虫市场,关于蟋蟀的用具琳琅满目啊,卖戥子的就有好几家。
这是其中之一,戥子放在木盒中,用的时候拿出来,支起前后两个支架,中间吊起秤杆,前面是个易拉罐皮做成的有盖子的小桶,用来盛放蟋蟀,后面有秤锤和刻度。

这是另一家,摊主据说已经做了20年戥子了。
他家的戥子式样比较多,木盒也精美。
不过据他说现在电子称的市场越来越大,这种手工艺也快灭绝了。
我说照个相可以么,他说照吧,外国人照过很多呢。

这是刻度,两点表示厘,大园点表示0.5厘,小园点表示0.1厘。

这是秤杆的右侧,有一个调节螺栓,进行微调归零。

这是吊架,很精美不是么。

上次工具亮骚不够全面,这次来个大展览。
俺一向喜欢战斗机前面摆满可携带武器的照片,这个也差不多了。

这个是给蟋蟀喂食的食碟和水碟,各种形状和图案。

中间这两个大盆叫斗盆,用来斗蟋蟀用的,口比较大,没盖。
右边的瓶子里面放的叫“风签”,用来垫起蛐蛐罐子盖,以通风之用。

俺这叫"草"
其实是用老鼠须做成的.(听说白老鼠做的更好,无法证实)

作用是挑逗蟋蟀起火.

这也是斗蟋蟀用具的一种,下面铺着帆布垫子,然后是一个有机玻璃做的角斗场,这样观察的范围更广泛一些,中间一个隔板,用来隔开两个蟋蟀,比赛双方各自把蟋蟀挑逗起性,都准备好之后,把隔板拿开,开始咬斗。

玩蟋蟀也有理论的支持和书籍的指导,关于蟋蟀的书很多,《秋战韬略》、《山东蟋蟀谱是其中比较好的。

蟋蟀放在罐中饲养,也需要时不时的洗个澡,否则容易得病,或者长的不好。
洗澡一般用煮茶叶水或者煮甘草水,把水放凉了就可以洗了。
洗澡第一步把蟋蟀扔进去,它会扑哧扑哧游。

第二步,用罩网把蟋蟀按到水中,全身浸泡,时间不要长,要不就淹死了。

第三步捞出来,放在吸水性强的面巾纸上,让它爬干,或者卷它一下帮助擦干。
然后放回罐中即可,洗完澡的蟋蟀感觉那叫一个舒服。

这些蛐蛐罐子,都是用绿茶煮过两遍的,还是用高压锅煮。一次煮一个,从冬天就开始煮,煮完还得阴干,不能晒干,说是煮完能去火气,还有清香。

这些罐子又大又沉,属于北方型号,南方江浙一带的罐子小,壁薄。越是陈年老罐越值钱,都是文物一样。

这种东西叫“过笼”,放在罐子里面,蟋蟀会躲在里面,防止你开盖子它蹦出来。

这种大箱子,自己制作的,专门用来养母蟋蟀,又叫三尾,公蟋蟀不能混养,会咬架,所以每一只放在一个罐子里,母的则很和平,可以放在一起养。养蟋蟀为什么还需要养母的呢,因为公蟋蟀一旦和母蟋蟀交配过,战斗力提高一倍还得多,母蟋蟀起到慰安妇的作用,到了晚秋,一只尚未交配过的母蟋蟀能卖到几十块钱,一只好蟋蟀要同时有多个母蟋蟀伺候,令人羡慕。

这是养三尾箱子的内部结构,箱子四壁都是竹筒,三尾可以休息,下面是软土,可以供三尾产卵,还有水槽供它们喝水,还有几块老树皮,喂食可以买点油菜,把叶子洗干净放里面即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0:2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秋战堂 于 2010-5-15 10:28 编辑

山东六陵(音),杭州白石庙,上海七宝,都是产蟋蟀的地方。北方虫硬朗干脆,南方虫有耐心有韧劲,各有千秋。按时节分,白露前北方虫占上风,白露后特别是近中秋的时候南方虫占上风,非常有意思。
出发去山东前,去银行换了1000块零钱,为收购蟋蟀用,当地也有换零钱的贩子,但是100块钱只能换98元,还收两元手续费。

蟋蟀在山东已经实实在在的是一个从产业了,我这次去的还是兖州一带,漕河、西北店、宁阳、泗店、葛店都转过来了,市场、路口、路边、田边、旅社、农家到处都是买卖蟋蟀的人群。
农民们夏天到处去捉蟋蟀,春秋用大棚繁殖蟋蟀,据说一亩地大棚的蟋蟀年产值在12万,简直令人吃惊。
兖州一带由于交通方便,已经和山东北部的宁津成了一南一北的两大蟋蟀市场了。
但是兖州的蟋蟀已经快被抓绝了,蟋蟀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小,因此农民们就出去到100多里地以外的地方去抓蟋蟀,他们需要在半夜11点就出发,一人交50元车费,坐这种农用车去很远的别人的庄稼地里抓蟋蟀。
该图是早上抓蟋蟀回来的车,坐满了抓蟋蟀的人。
不过不得不承认上海人的精明,上海收蟋蟀的人他们替这些人掏车费,但是前提是抓来的蟋蟀由上海人先挑,把住货源的最源头,够狠,不过农民也很精明,他们经常身上偷偷带一些以前捉过的一般的蟋蟀冒充新捉的,还会把新捉到的比较好的蟋蟀藏起来。于是上海人又发明了下地前搜身和上来后搜身......

坐在蟋蟀市场收购蟋蟀的人,大多是来自上海、天津、北京,几乎所有人都是赤膊加短裤、拖鞋,从外表上分辨不出来来自哪里,只能从说话的口音来辨别。

而妇女、小孩、老头、老太太们就拎着这种小筐,里面放着装蟋蟀的小罐子,挨个桌子兜售,鉴于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这个人认为不好的蟋蟀另一个人可能认为不错,因此,除非特别烂的蟋蟀,几乎都能卖出去。

看上眼的蟋蟀可以用芡草来打一打牙(什么叫打牙前面讲过),芡草一般都是叼在嘴里或者别在耳朵上,看上去很纨绔或者很不正经的样子。

看上眼的蟋蟀就可以问价砍价了,由于近几年各地玩蟋蟀的人数增长,在加上赌风日盛,蟋蟀的价格也在直线上升,以前好虫子几十块钱就能拿到已经成为历史,现在稍微大一些、顺眼一些的就要好几百,卖到几千块的也是时有耳闻,这里不得不说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上海人和北京人造成的,上海人的特点是眼力好、出手狠,一旦看上想尽办法拿下;北京人的特点是钱多,开着奔驰来买虫,号称300元以下的不要给我看;天津人钱少,但是眼毒,经常能从廉价虫子中找出将军,我一个天津朋友一元钱买的小虫子,去北京咬败了很多价值上千的昂贵虫子。
这个大爷为自己的蟋蟀开价60元。

还有些农民,不卖蟋蟀,但是从事相关行业,比如餐饮、住宿(如同旅游城市,这里的物价在这一个月内不比北京上海低),或者卖蟋蟀用具,比如罐子,买来的蟋蟀要马上换一个好罐,用干净干燥的底土,因此罐子消耗量极大,我们就买了200个,0.4元一个,含捣罐,一个卖罐的作坊在这一个月内要每天昼夜不停的筛土、捣罐,一天要捣上千个,几乎要全家出动来捣罐。
这是正在捣罐的一家子。


山东农村田间地头都是这种小摊,支个棚子摆张桌子就开始收购,两遍就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农民们早上成群结队的下地去捉,男人捉,女人卖,讨价还价,热闹非凡,一般收购就是几块钱,也有要价几十几百的,但是未必价格高的就好,有时候一个小男孩随便捉来一个,给他一块钱就卖给你了,拿来一看,我靠,极品啊。

“牢湿,泥看看这个吧”
“这条多少钱?”
“刚才那个人儿给我二十我没卖”

一天收购下来就能弄个百十来条虫子,回到住处要挨个打开检查一遍,换罐子,换土,喂食,在收购的时候我还用口取纸记录下来收购的时间和价格,然后贴在罐子上。说实在的,这活挺累人。
BTW:我们住在当地的农民家中,一天一张床10块钱。

收购了三天,公蟋蟀买了300多条了,准备打道回府,临走前收购母蟋蟀(即三尾),母蟋蟀一般一、两角钱一条,也需要收购三百多,母蟋蟀都是村民平时捉的,养在大缸中,我们去村子里,收了三家,搬来三个缸才凑够。这是和一家村民过数,下面的篓子叫“护”,里面放些高粱杆,用来临时装运三尾。

大缸中的三尾,注意到了么,她们和公蟋蟀不一样,有三条尾巴,中间的那个是用来插入土中产卵的枪子。母蟋蟀肚子越小越好,说明她很嫩,如果肚子大了,证明已经在野地里和其他公蟋蟀干过了,这样公蟋蟀不喜欢。想起了鲁迅的一篇文章,用原配的蟋蟀做药引子,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呵呵。
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0:29:3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条花70块钱收购的蟋蟀。在“等子”上称重,足有7厘4,蟋蟀谱上有云:七厘为王,八厘为宝,九厘世上难寻找。它的脑袋多大啊,脑袋大,牙就大,俗话说:头大牙长,必定称王。看它的屁股刚刚好被翅膀盖住,这证明它还很小,用上好的食物饲养上一段时间,它的屁股就能从翅膀下再延伸出来三节左右,重量还能增加半厘甚至更多。

这条比刚才那条瘦一些,就跟拳击一样,有瘦高似霍利菲尔德,有矮壮似泰森,到底谁能打,还得上场比比看。看这条脑袋有点发红,好像每条蟋蟀都有些颜色,懂行的一看就说这是条青虫,或者这是条紫虫,我也不色盲啊,我怎么就看不出来泥,郁闷,看样子还是功力不够。蟋蟀脑袋顶上有四条白线,叫“斗线”,中间两条斗线直的比较好,羊角线或者牛角线都不好。

这条很小,看它的脑袋顶部是白色的么,这在蟋蟀谱中叫“玉顶”,非常稀少,纯粹就是买来看着玩的。

去年的一只,当时在外地,回来后已经快死了,呵呵,瞎斗着玩算了,没想到,连割四条正直当斗的凶头,呵呵,不过斗好就死了,可惜啊,10月中旬斗估计还有这么点小看头,呵呵

这只样子也算不上怎么特别好,不过刚弄来的时候尾枪足足有身体这么长,去年斗下来也数它最好,呵呵

蟋蟀是昆虫的一种,两对翅,三对足,但是普通蟋蟀只能看见两个硬翅,另外两个很小,不能飞。
这张图是蟋蟀的一种,硬翅下面的两个翅膀很大,能飞,北方叫“飞蜂”、“飞子”,到了一定时候,这对翅膀就能脱落,蟋蟀自己吃掉,看上去就跟普通蟋蟀没什么两样了。飞蜂一般脑袋很小,呈枣核型,黄颜色的飞蜂为佳,有绰号为“黄飞虎”。
这个飞蜂为了给大家介绍特意从市场上买的,这个时候,大多数飞蜂的翅膀都已经脱落了,俺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飞蜂?带翅膀的。”看了很多只才找到这个。

下图是一张油葫芦的照片,上次有人问油葫芦和蟋蟀的区别,于是我买了条油葫芦,仔细看看吧。
油葫芦黑不留秋的,没有头线,个头大(为了以示区别,我放了把尺子在旁边做为比较)。

这种蟋蟀的翅膀发育不全,叫“烂衣”,北方很少,山东挺多的。
我们没有收购这种蟋蟀,也是为了照相特意买的。
蟋蟀打赢了仗会摩擦翅膀发声,这个也磨,但是没声,呵呵。

这是一条腿的蟋蟀,又叫“独腿”、“单条虎”。
另一条腿因为咬架、事故等等原因失去,不过不太影响继续战斗,主要就是没有蹬的力量了。
以前大家喜欢独腿,是因为比赛时候称体重,少了一条腿,体重轻了,占便宜。
可是如今称体重会把那条腿的重量加上,具体加多少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加上,这下没便宜占了,独腿就吃亏了。
很可惜的是,上次那只24楼的蟋蟀喂食的时候受伤,成了独腿了,废了。

这种蟋蟀的翅膀特别的大,把屁股都盖住了,这种叫“翅子”、“长衣”。
叫声低沉好听,但是显得大,其实没那么大,因此收翅子都要大个的。
据说翅子和破衣都是发育不全或者脱皮不善造成的,不容易成为将军。

刚捉来或者买来的蛐蛐在野地里长大的,不能马上喂精饲料。
应先吃点蔬菜水果洗洗肠子,开头拉出来的都是黑屎。
这是一只新蟋蟀正在吃南瓜,蟋蟀嘴一边有一个白色牙须,如同鼻子或者舌头,遇到食物的牙须子先尝尝,好吃的话再吃。

吃两天蔬菜肠子洗干净了,就可以吃这种正餐了。
正餐由小米、胡萝卜、毛豆等东西煮熟再捣成糊状,(买一个新的捣蒜罐子捣,不能用旧的,有刺激味)。然后放在食碟中,一个一个喂,一天一次。
如今喂食大家都差不多了,以前喂食各人有各人的秘方,我爹用过螃蟹和对虾(煮熟了的肉),都是舍不得自己吃的,我还认识有喂泡西洋参水的,有给蛐蛐补钙的,真是八仙过海。

可是后来为什么原来千奇百怪的食谱最后都大一统了呢?

体育界的兴奋剂问题无处不在,早已渗透到了斗蟋蟀这个领域,具体服用什么型号的兴奋剂不知道了,但是大多是混在蟋蟀的食物中,蟋蟀吃了后,能咬,不怕疼,容易取胜。服用兴奋剂的虫子叫“药水虫”,比赛因而也就不是公平竞赛了,大家想了很多办法防止药水虫,最后只有一个办法,大家把虫子交出来放在裁判处公养一周,吃一样的食物,一周后兴奋剂作用消失,也就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了。
可是如果你平时喂食蟋蟀的食物是荤食,例如螃蟹腿、对虾肉之类的,再给它吃小米它就闻都不闻了,饿上一周,再好的蟋蟀也不行了,因此,大家的食谱渐渐统一,这样保证蟋蟀在哪里都能吃的好。

蟋蟀从野地里捉来,从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顿顿大餐,也不用跑来跑去的。用不了多久就发福了,将军肚就如下图了,这种情况叫“掉肚”。但是蟋蟀头大牙大腿大好啊,肚子大了没用的,只是白占体重。
因此到了比赛前夕,慢慢的要控制饮食,让这个大肚子再瘪回去才能比赛,这个和举重运动员的比赛前洗桑拿、节食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是典型的蛐蛐罐子中的场景,一个过笼(盖子已拿走),一个水碟,一个食碟,还有一公一母,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也有个别的过着一妻一妾的生活,
但是蟋蟀也和人一样,看上眼的才爱,不是任何一对都能成为夫妻的。
这个我一直掌握不好,我怎么也看不出来谁该跟谁过。

如果你非要把武大郎嫁给潘金莲会怎么样?

结果就是这样:谋杀亲夫!
母蟋蟀会一口一口的把公蟋蟀吃掉,这条蟋蟀是先是被咬掉6条腿,然后吃的只剩身子残骸,平时张牙舞爪的公蟋蟀任由母蟋蟀的啃咬,一点反抗都不做,真是修罗嘴下死,做鬼也风流啊。

(这张图片和上一张图片对换一下)

很多公蟋蟀是被母蟋蟀从屁股开始一口一口吃掉的,这只发现的比较早,只被吃掉了尾巴和屁股尖,但是已经废了,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

看了半天蟋蟀世界的母夜叉,也来看看迷人的模特吧。
这是蟋蟀中的大美女啊,尾部又粗又长的产卵器,就像人类D罩杯都盖不住的乳房。
还有长长的黑翅膀,那就是一头长发。
小小的肚子就是处女的象征。
这种母蟋蟀有名字的,叫“盖母儿”,到了晚秋,嫩盖母儿能卖到50-100元。

盖母儿的飞蜂版本,也是美女一位。

成熟的公蟋蟀遇到中意的三尾,就会在如图红圈的部位开始排出一粒小米大小的白色颗粒。俗称“掉铃儿”,在掉铃儿的同时,公蟋蟀翅膀会发出低低的急促声音吸引异性来“接铃儿”,掉铃的公蟋蟀切忌咬比赛,这时候的蟋蟀无心抗战。

三尾听到公蟋蟀掉铃儿的叫声,就急急忙忙赶来接铃儿,经过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过程(可惜没拍到),那个原本在公蟋蟀屁股上的“铃儿”就跑到母蟋蟀的屁股上了,如图的红圈部分。接铃儿后的公蟋蟀如释重负,这个时候立刻把它放入角斗场,那才叫见人杀人见鬼杀鬼,一点也不像人类完事后就知道倒头呼呼大睡。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0:30:31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蟋蟀的武器:牙!
这个牙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蟋蟀的牙是多功能的,吃饭的时候当筷子,挖洞的时候当铁锨,打架的时候就更别提了,那简直就是管制刀具。蟋蟀的两个大牙中间有一个牙帘,可以上下开启,平时牙帘在下面,牙齿也都是深藏不露的,吃东西的时候能够看到一点点,从前面看蟋蟀脸好像很长的样子,那怎么知道牙的好坏呢,你只要用芡草在蟋蟀牙帘上扫一扫,蟋蟀就会升起牙帘,露出獠牙,这个动作叫“打牙”。收购蟋蟀的时候如果是一块钱两块钱的便宜货,看长得顺眼就可以收下,但是如果是几十块钱上百块的蟋蟀,就需要打牙来看一看。

打开牙后的蟋蟀凶相毕露,牙帘也升起来了,两根牙须子支在两边,头昂着,牙齿举着,到处搜索着敌人。蟋蟀的牙齿除了牙尖是黑色的外,其他部位纯一色的比较好,紫牙(说实在的,我只能看到是深棕色的)、白牙、还有黄板牙,都没问题,最忌讳花牙,什么颜色都有点,这个蟋蟀在牙齿中间有一道黑线,也算一种比较厉害的牙。

说句题外话,越往后照片越难拍,不是拍牙就是拍咬,这都是稍纵即逝的场面,光线太足了过曝,光线不够快门速度又太慢,虚的厉害。这些图片都是用Canon IXY50口袋机拍摄微距方式拍出来的,微距调焦就1秒,曝光估计也得100毫秒,手持(用三脚架来回找虫子十分不灵活)。本来我有个Nikon F80和28-105的镜头的,但是觉得水平不够,还是用数码方便。网上看到蟋蟀的图片很多,但是拍摄蟋蟀牙齿和蟋蟀咬斗场面太少了,难拍摄可能是重要原因。这张是我比较满意的一张。

看到这个蟋蟀牙齿的尖端的小钩了么,有钩子的牙齿好,钩子越长越好。这种牙齿一合上,对方轻则牙疼跳走,重则大腿被咬掉,肚子被咬破,甚至被咬死。牙齿是越硬越好,越有劲越好,但是如何判断硬度和力度呢?目前还只能凭经验,但是谁也没有绝对把握,我想以后也许能发明一个机器,测量一下蟋蟀牙齿的硬度和肌肉的力量。

这是蟋蟀的标准战斗预备姿势,两只后腿紧紧的蹬着地面,前面四只爪子把身体支撑起来,平时与地面平行的身体这时候脑袋抬的高高的,牙齿张开。两只这样姿势的蟋蟀遇到一起,两只牙就会咔嚓咔嚓的咬在一起。

这个蟋蟀的牙有意思,长的一大一小,当时买的时候没打牙,回来一打牙发现一大一小,还以为是被咬断牙的残废蟋蟀,但是仔细一看,天生就是这样,一斗还挺厉害,已经咬败了好几个了。后来发现谱上也提到过这种蟋蟀,两个牙不一样颜色的叫鸳鸯牙,一大一小叫单钩。

养蟋蟀的人顶怕跑蟋蟀,尤其是喂虫子到半夜一两点,困的迷迷糊糊,一打开罐子盖,稍不留神,啪的蹦掉了,“哎哟,这可是花大价钱买来的”,于是叮叮咣咣搬桌子掀床铺抬冰箱挪电视,大半夜跟搬家似的,闹得四邻不安,还未必能捉到。为此,一般养蟋蟀的人都弄专门一间屋子,家具少点,缝隙事先都堵死,等等。实在不小心跑掉也别着急,一般蟋蟀都爱往厕所厨房等潮湿的地方去,弄个竹筒或者笤帚放在墙角,转天蟋蟀自己就钻进去了。
这个三尾跑了后,钻进了厨房地上放着的切开的南瓜,顺手照了一张,还挺漂亮,可以当桌面了。

前面忙活了半天,归根到底就是一件事:咬蟋蟀。养蟋蟀的玩家约在周末,大家都不忙的时候,找一个地方,带着蟋蟀前来咬,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甚至更早,战斗准备就要开始了,挑选好哪些蟋蟀可以出斗了(需要找正年轻力壮的蟋蟀,太老太嫩的都不行),进行控食,三尾要在比赛前一天夜里拿出来(为什么拿出来后面讲)。准备好上中下三种蟋蟀,到时候用的上田忌赛马的战术。
这个周末大家约在一个画家家里举行,我一进去就看傻了,这老玩家在客厅里做的蟋蟀方阵,如图,方阵是长方形,下面的长凳是找木匠订做的,可以折叠,罐子都是用上好的茶叶煮过n遍并用毛巾打磨得发亮的罐子,这些罐子是以一只一百元收购的,这一圈罐子就是一数码机背,喂食喂水的时候里面坐一个人外面坐一个人,非常方便。
原来这玩蟋蟀和玩摄影一样,只有更烧,没有最烧。

一会大家就慢慢到齐,画家教师工人农民厂长书记,五行八作,什么人的都有,反正都是玩家。先是亮骚,把自己的好虫子show给大家,然后一个个再神侃自己在山东的经历,花了多少钱等等,原来一个个都是财主,多的有花一两万的,少的也有个五六千,像咱这花了三四千的,都不好意思开口。我看都跟旧社会公子哥没区别,花那么多钱就玩仨月,不是败家是什么。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也怪了,来的一帮老头都是儿子跟着来的。看样子这革命接班人都安排好了。来了后老头们坐一旁喝茶聊天,小的们开始忙活,先是称分量,用戥子挨个蟋蟀称重,称好了用纸条标注姓名、重量,然后把带来的三尾和蟋蟀放在一个罐子里,上次说到蟋蟀在战前半日是禁女色的,那就是憋着等待这一刻呢,蟋蟀早上掉铃没人理,本就烦躁不安,这时三尾下去,正如□□□□□□□□...(此处略去100字),接完铃后的蟋蟀才能上场,否则没法咬,因此会多带些三尾,一只不接铃,再换一只。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就可以开始了,比赛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重量绝对一致的蟋蟀斗;一种是重量上下差不多的就可以斗;还有一种是比比蟋蟀大小,认为个头差不多的斗。上次关于独腿加多少分量的问题得到了答案:加十分之一的重量,重六厘的话加0.6厘,依此类推。这就是咬的场面,透明的斗盆,里三层外三层,灯光很暗,想摆个射灯都没地方,没办法,客场作战,只能将就,下次如果在我家,那就我的地盘我说了算,先摆成影楼再说。

进入斗盆的蟋蟀,需要芡草的挑逗,斗起性,然后把两只引到一起,剩下的事情就不用管了,他们会自行了断,只要他们的须子搭在一起,就能分出雌雄,比较怪异,它怎么就知道不是三尾呢,两只雄的遇到一起,难免一场战斗,谁牙大谁牙硬马上就清楚了,如果牙齿差不多,那就看谁更狠一些,有的虫子性格懦弱,逃避作战,这直接交给督战队(督战队后面介绍),有的性格温和,和平主义者,对付咬两口就跑,长的再好看也没用,要就要那种所谓的“亡命虫”,对方多强大也不惧,宁可被咬死也要斗,好勇斗狠,如果比喻是人的话,就是那种不是挨枪子就是关大西北监狱的类型。

说实在的,激烈的战斗场面很精彩,可惜就是拍不下来了,拍了很多,就像诺曼底登陆的照片一样模糊,蟋蟀大多数咬的很快,嘴一合上,如果一方疼痛啪的就跳开了,快得眼都看不清,别说相机了,下面的照片是两只蟋蟀势均力敌,两只咬住了后慢慢较劲,我才稳稳当当的拍了一张。这两只蟋蟀真是慢工出细活,都能听见牙齿对咬咔嚓咔嚓的声音,咬住后双方像放慢镜头一样向一侧跌倒,爬起来继续咬。

点评

楼主不仅用心而且细心,辛苦了!谢谢分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7 22:19
5#
发表于 2010-5-15 11:27:23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分享将是快乐的,更具收获的,然这份份收获累积就是生命的财富!
6#
发表于 2010-5-15 13:56:52 | 只看该作者
顶!!{:1_182:}
7#
发表于 2010-5-15 14:10:21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啊
8#
发表于 2010-5-16 15:45:32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啊
{:1_182:}
9#
发表于 2011-10-27 21:27:3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0#
发表于 2011-10-27 22:33:40 | 只看该作者
舞謣台上暮春风,咏而忘归
杏林坛下三秋月,诲人不倦
{:soso_e163:}
11#
发表于 2011-10-27 23:22:3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12#
发表于 2011-10-28 12:57:28 | 只看该作者
顶,受益了。
13#
发表于 2011-10-28 13:15:05 | 只看该作者
{:soso__12285779837484684_4:}
14#
发表于 2011-10-28 15:42:56 | 只看该作者
心灵手巧三尾箱
15#
发表于 2011-10-30 15:18:01 | 只看该作者
劳动模范{:soso_e179:}
16#
发表于 2011-10-30 16:29:08 | 只看该作者
这贴要顶!
17#
发表于 2011-10-30 17:30:32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83:}最妙的帐。
18#
发表于 2011-10-30 17:45:3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楼主费心
19#
发表于 2016-1-5 12:32:5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出书吧!看得我都忘了柯洁和小李子梦百合决赛了!呵呵
20#
发表于 2016-1-7 08:52:5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顶{: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21#
发表于 2016-1-7 09:04:19 | 只看该作者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
22#
发表于 2016-1-7 09:42:14 | 只看该作者
这帖应上初字者栏
23#
发表于 2016-1-7 13:08:33 |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1-7 16:57:26 | 只看该作者
秋战堂 发表于 2010-5-15 10:30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蟋蟀的武器:牙!
这个牙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蟋蟀的牙是多功能的,吃饭的时候当筷子 ...

25#
发表于 2016-1-7 16:57:26 | 只看该作者
秋战堂 发表于 2010-5-15 10:30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蟋蟀的武器:牙!
这个牙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蟋蟀的牙是多功能的,吃饭的时候当筷子 ...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1 14:41 , Processed in 0.1935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