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蟋蟀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宁津,再见

[复制链接]
26#
发表于 2024-7-31 23:4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lbmz 于 2024-7-31 23:44 编辑
guanfa 发表于 2024-7-31 22:05
说到底是当地人毁了市场,我和邵老师一样本是宁津虫的爱好者,第一次到宁津是1992年,现如今我绝对没有兴趣 ...

非常认同你的观点,应该说是白虫毁了当地市场。
2013年去过一次宁津,那一年实实在在是被白虫吓跑的。记得那年,到宁津的第二天,恰逢孟集集市,早早的坐车赶到了孟集。因不适应做下蹲运动,故租了张桌子收虫(台费100元,不便宜)。很快那些妇女们就递上小瓷罐给我看虫。约看了10多只小瓷罐的虫,见到的都是“一眼白”的虫。我忍不住说:”这不像是逮的虫“,那些妇女回答:”不是逮的,哪来的“。出门在外,还是少些事为好,可心里在说,”缸里逮的“,呵呵。
------这里不是我该来的收虫的地方,当天返回宁津后,立马买了去宁阳的火车票,离开宁津。
27#
发表于 2024-7-31 23:55: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3 编辑
农夫山拳 发表于 2024-7-31 20:39
关键还有人名头上是恢复蟋蟀数量,乱投放幼苗,还有那些丢弃的地白,污染了本地品种。我做过一个实验,一 ...

蟋蟀的好坏的关键是蟋蟀的品种,差的品种再怎么养,也不厉害!
28#
发表于 2024-7-31 23:5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4 编辑

山东的蟋蟀养殖基地虫、农民自孵虫,为什么培育不出厉害的蟋蟀呢?


29#
发表于 2024-8-1 04:30:55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 发表于 2024-7-31 23:05
嗯,为了钱什么都能做出来

急功近利~抢快钱~盖房翻楼。。。。。。民风、蝈风、厉害了我的蝈
30#
发表于 2024-8-1 08:51:17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年代也去过收宁津虫,真的很好。后来是越来越差。原因在于秋虫资源不断减少,但是去收的又是专门收秋虫,斗的时候却遇到了白虫,可想而之。所以感觉那里的虫越来越不行了。
31#
发表于 2024-8-1 09:37:48 | 只看该作者
换一个地方,石家庄还是不错的。玩虫本来就是兴趣爱好,玩过开心就好了,收到白虫,输了,一笑了之,明年再来,心态好比什么都重要。
头像被屏蔽
32#
发表于 2024-8-1 11:48: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3#
发表于 2024-8-1 12:10:12 | 只看该作者
pengqg 发表于 2024-8-1 11:48
宁津蟋蟀的没落,是一个缩影。
没落的原因,没落的过程,没落的现状,都是一个缩影。
是什么的缩影?从大 ...

奥,全息胚啊,这个嘛。。。
34#
发表于 2024-8-1 16:1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剑川 于 2024-8-1 16:13 编辑

我记得邵老师去年去农户家收虫,化大价钱收了一批卖相好大厘码的大名府虫,主要是这批虫给您吃药了吧,铁庄的蛐蛐要好多了吧,但整个宁津市场包括大田亲自捉虫白虫是不少的,但在偏远的无名地区还是有好虫的,去年我在大曹捉到一只2斟多的独脚长了一副4斟虫的又厚又大的红牙前7路都是擦牙就胜。后碰到问题虫惜败,现在是。虫难收难捉更难斗
35#
发表于 2024-8-1 18:09:46 | 只看该作者
guanfa 发表于 2024-7-31 22:05
说到底是当地人毁了市场,我和邵老师一样本是宁津虫的爱好者,第一次到宁津是1992年,现如今我绝对没有兴趣 ...

虫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的,但抵不住无节制滥捕,导致资源没了,然后只能用白虫充数。
36#
发表于 2024-8-1 20:15:11 | 只看该作者
pengqg 发表于 2024-8-1 11:48
宁津蟋蟀的没落,是一个缩影。
没落的原因,没落的过程,没落的现状,都是一个缩影。
是什么的缩影?从大 ...

山东的蟋蟀没落,主要是当地农民急功近利,从90年代开始就滥捕滥捉,把三尾都抓得一干二净!

由于野生蟋蟀资源被无节制的破坏,野外蟋蟀越来越少,于是,大量人工繁殖的蟋蟀进入了市场。

再者,当地农民是祖上八辈子不玩蟋蟀,根本不懂蟋蟀!看了“一将难求”影片后,胃口吊得老高!

农民对蟋蟀胡乱开价格,6厘多的蟋蟀开价至少几千,7厘的蟋蟀开价几万,想钱想疯了,斩冲头!
37#
发表于 2024-8-15 11:0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lbmz 于 2024-8-15 11:09 编辑
tonnifu2020 发表于 2024-8-1 09:37
换一个地方,石家庄还是不错的。玩虫本来就是兴趣爱好,玩过开心就好了,收到白虫,输了,一笑了之,明年再 ...

https://www.ixigua.com/7403003506258346546
广袤的大地,蟋蟀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坐标河北)
38#
发表于 2024-8-18 14:1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5 编辑

宁津的蟋蟀早已经不行了!
头像被屏蔽
39#
发表于 2024-8-19 13:34: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0#
发表于 2024-8-19 15:2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5 编辑
pengqg 发表于 2024-8-19 13:34
我觉得哪怕当地的野生蟋蟀资源没遭到破坏,白虫仍然会大肆泛滥的,因为孵化的成本比捉的成本低太多了。
...

对啊!蟋蟀成本才是关键!
41#
发表于 2024-8-21 12:39:02 | 只看该作者
孙虫迷 发表于 2024-8-1 08:51
九十年代也去过收宁津虫,真的很好。后来是越来越差。原因在于秋虫资源不断减少,但是去收的又是专门收秋虫 ...

记得80、90年代初,在东台路、文庙、本溪路等市场的山东人、绍兴人卖蟋蟀,大小不一,各种色的都有。

当时有按大小、按质论价,还有摸彩的卖法,花些时间精力,总能选购到一些好蟋蟀,现在一去不复返了。
42#
发表于 2024-8-21 20:07: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6 编辑
guanfa 发表于 2024-7-31 11:33
赞同邵老师转换收虫阵地,宁津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半夜在宁津县城收虫,来了一些撬子手,一身抓虫打扮,辛苦 ...

关键是价格收!
43#
发表于 2024-8-21 22:33:23 | 只看该作者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去年还在网上买几条山东虫玩玩,结果确实有点问题,虫倒不小,但有个别的养一阵还莫名其妙的挂了,养半月基本上还打不过自己抓的杭虫。抓虫抓多了真的能把一个地方的虫抓完,这个确实深有体会,我从小抓的地块,当年根本不用听声,傍晚随便挖土就大把的蛐蛐,就这样子从小抓到大10几20年后晚上去抓真的是连个叫声都没有了,当然植被的变化情况也有关系,抓虫越走越远,都翻山越岭了。看来网上的山东虫不能买了,真要买只选河北河南发货地了
44#
发表于 2024-8-24 18:15:38 | 只看该作者
从图片看,蟋蟀都不错!
45#
发表于 2024-8-29 23:11:59 | 只看该作者
用诱食剂抓的蟋蟀都没用!
46#
发表于 2024-8-30 09:57:03 | 只看该作者
能感受到邵老师字里行间透出的些许遗憾和无奈啊,这都是资本运作留下的恶果
47#
发表于 2024-9-1 07:59: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喜欢蟋蟀的人,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每年新的情况,及时调整收虫产地
48#
发表于 2024-9-1 11:13: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9-12 23:06 编辑
guanfa 发表于 2024-9-1 07:59
我们喜欢蟋蟀的人,必须与时俱进根据每年新的情况,及时调整收虫产地

换哪个产地都不行,要玩野生秋虫只有自己抓。
49#
发表于 2024-9-1 17:43:47 | 只看该作者
又见邵老师美文,一如既往的条理清楚,娓娓道来。产地的没落,已无法挽回,且玩儿且珍惜吧。
50#
发表于 2024-9-2 08:11:10 | 只看该作者
邵老师,宁津15年前就已经这样了!我们本地人都明白!识人。玩虫,人识的是人心。虫,玩的是地脉。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11 19:38 , Processed in 0.11238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