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勇气啊!猴头啊!
举报
千真万确.
哈哈,我玩过这虫,是杭州萧山的,跟我们这斗蟋是不打架的,但是如果同样的虫放一起,那个
打架才叫好玩,记得我几个同事给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就看到它们象击剑运动员,在对刺,
又象摔交运动,
[em01][em01][em01]
好猴!好猴翅!
哦,原来这就是猴子,友谊赛时还在请教李教授和草民老师呢,现在看来这个牙是厉害,像大象的牙。学习了。
晕哦!白和尚啊竟然有介许多人勿晓得!
你也不知道啊? 这东西只要是少年时期喜欢捉蛐蛐的都会知道,可惜你们开始玩虫的年代,生活节奏快了,自己捉少了,就碰不到了. 稍微有点经验的捉手,一眼就能从头路上分辨出来,
也算是蟋蟀科的科员。
[em05]有道理半路上手的玩家亲自下地捉几回虫体验一下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
为了向濮阳郎中乡农民区分它和蟋蟀的不同,我费了不少力气。
外形上最大区分:
头的二边各长一个小黑角,象二只耳朵。
体色斗丝淡黄艳丽。
竖门象牙长钳,开裆奇宽。
脸向里凹。
谢李老师指教,辛苦了
此文由 ljbljb 发表:
那天去三林塘捉虫,把它捉回家,一看,呵!真有它的!老咪!
这是脸部的特写!老咪,猴子,白和尚.
正确的名子:长颚斗蟀!
长颚蟋蟀。就是“唠咪子”,牙又长又脆,除了喂鸟,没什么大用。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
GMT+8, 2025-4-22 00:53 , Processed in 0.1561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