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帖子不是今天临时撰写的,只是在今天编辑发表的。说实话,很不想启用这个帖子,但要知道有些人本性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初只是想着为了论坛的人气,能让更多的朋友愿意在我们这里学习讨论问题,而且在以前帖子里我也已经明确警告过,希望有些人可以收敛一下,我这里已经有多位论坛网友给我发来私信,要求对此人做禁言或封号处理了;原本自己也只是一直秉承“管理员不需要有太多立场”的原则。现在知道有些人的本质就是“给脸要屁股”!
“蟋蟀养殖基地”这个概念不是这几年的新名词,早在10年、甚至是20年前就有的东西,一直都有人在尝试做这件事,只是这几年技术越来越趋于成熟了,产品也得到一定知名度和玩家的认可,所以才会有这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曾经不知多少年前,看过一本关于蟋蟀人工繁殖的书籍,书的最后一句大概是这样描述的:“大自然既是慷慨又是吝啬的,要想索取更多的回报,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所以产地走养殖的路线本就无可非议,并且结合国人的特色:将可再生的东西做坍掉,这个在文玩界早就已经如此了,所有可再生的资源最终都将跌下神坛。那回到蟋蟀养殖的话题看,所有基地里出来的蟋蟀都一定是劣质地白吗?产地大背景的自然环境,人工的干预(天敌的驱赶、定时的投喂等等)反而让虫品下降了?虽然在早些年实践过程中,蟋蟀基地也会因为如:养殖密度、种植的植被、饲料、排水、土质等等问题走弯路,但是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后,很多问题也会被逐步修正;毕竟蟋蟀做为一种产品投向市场以后,是需要经历了市场的检验,劣质的基地产品会被自然淘汰,上质量的产品一样也会被部分大众接受。而做为一个买家来说,要与时俱进的应该就是提高自己的眼光和识别能力,因为第一蟋蟀的产业化、基地养殖化是目前的趋势,不会因为少数买家的意愿改变;第二做为一种生意买卖,就会出现讨价还价、以次充好、甚至坑蒙拐骗的情况;所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是正道,人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别人的行为留给老天去评判。要知道目前的现状就是:城市的建设和扩张、农药化肥除草剂的过度使用、每年过度的捕捉索取,这些都让真正意义的秋虫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也就是因为自然界秋虫的退化才进一步促进蟋蟀基地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这就是市场供求产生的必然结果。那做为一个我们必须要面对实现,应该怎么是看待这些呢?首先,要知道这是一个发生改变的事情,所谓“存在即合理”,没必要用有色眼光或抵触的思想去看待,且不管你如何看待,也无法改变什么;其次,要懂得全面、理性看问题,即使不能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应该知道用“两分法”面对问题,也就远离这件事中错误消极的东西,利用这件事中正确积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夸大错误消极的东西来打压正确积极的东西,对坏的部分耿耿于怀,对好的部分视而不见;最后,简单讲就是:凭眼光玩虫!地白、大棚、地膜有级别的也应该考虑收,秋虫是卵泡无需多看第二眼;不要总想着能够区分秋和白,所谓只斗秋的地方,也只是杜绝了“冬版的大白”,通俗一点就是在这里大头、大牙、大牌价的东西,可能是要被拒绝的。人的诚信远比秋和白的区分边界更加模糊!
再谈谈关于网友到产地收虫的问题,做为玩秋虫一个概念,其中包含了很多事情,自然也包含去产地收虫这一部分,当然这里不是认为,在市场、旅馆、网购等等方式就不是玩秋虫了,只是很多有条件的网友,更愿意每年秋季的时候去产地走一圈,这是一种秋虫季节的“秋兴”,这甚至和收到什么虫(地白、大棚、基地虫)无关,更多的是享受一个秋季的“农家乐”的过程,能够吃一些不同口味的小食,能够和二、三好友晚上一起喝酒撸串,能够抛开生活和工作的琐事放飞一下自我…,等等这些都是来到产地收虫的重要环节。更有甚者是这样描述说,近些年其实许多大养户在下产地之前家里的虫早已经全部满员,去产地只是一个让别人觉得他在收秋虫的由头,而且还能带着情人、小三出门潇洒两周。一个整天发帖号称都是上百一条的“品牌大白虫”,又喜欢得瑟每月好几万收入“财富自由”人,怎么会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呢?装逼装不像,就会很傻逼,懂吗?!虽然,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将军是每一个收虫人不变信念,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现在即使到了产地也存在许多未知或不可控的因素,产地虫的营销早已经是有固定的产业链了,在产业链哪一环节的人只能赚到属于这段的钱,产业链其它环节赚到的钱和这个环节的人关系不大,虽然会存在大几百,甚至小几千的所谓“介绍搭桥费”,但其实大价位虫的营销更多情况下遵循的一级送一级往上推送原则。甚至可以这样理解,优质的“基地产品”也不是一般的虫友到产地就能看到、买到的,这些被认为可以“以假乱真”的产品,一样有专门的销售链。尽管如此这般这般,但依旧有网友和我说过,有这样2点是他到产地收虫的原由,第一,其实在哪里收到劣质虫的概率都是一样,收虫本就是眼光的考验,但至少到了产地后,收到的虫会更新鲜一些;第二,等到收虫结束这些虫带回家的时候,一定比市场里贩虫的人照顾的仔细,带回来的一路上虫也不会出现长时间的断食断水的情况;综合以上原由,所以才会有网友会年复一年的前往产地。所以整天片面的解读和无限放大评价到了产地只能收到当地的劣质地白的这一言论不知道出于什么依据?什么论点?什么居心?
论坛做为一种网友交流的平台,大家都应该遵循相互尊重、平和交流的道理,建议不同属于正常的情况,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看法,每个人的经历和认知层度的不同,就会导致这样的差异;没有必要一定要赞同别人的论点,更无需别人来共鸣、点赞自己的观点!互相保持距离,学会“话不投机半句多”的道理。总觉得自己比谁都懂得多,事实果真是如此吗?!本以为会看到什么高论,后来发了一个帖子,清一色“冬版大白”!是不是自己曾经被类似的事件“坑”过,所以才会这样义愤填膺?满满的负能量?还是感觉关于“自己的认知高于别人”这件事一定要有人知道,到论坛里来“刷存在感”?最后感觉更像一个跳梁小丑。“说教”别人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成年人之间不存在“说教”,也不需要这么多、一遍遍的、喋喋不休、所谓的祥林嫂那样“善意提醒”!智者不需要你的说教,愚者不会听你的说教,能够说服一个人回头的永远不是“说教”,而是“南墙”!看一个事物要有发展的眼光和全面的认知,要知道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至于这个事物发展的趋势是进步?还是倒退?这个应该留给后世去评判;不要以点带面的看待问题,也不要对别人的观点断章取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