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7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杭虫佚事 (一)(二)(三)(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20 22:5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谁把西湖曲子讴 牵动吴山点点愁

TYS一到杭州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TYS是波斯人。在一首诗里读到过杭州的美景。听走过丝绸之路的人说,只要不停地向东走,到了海边,杭州就到了。

TYS于是决定去杭州。变卖掉所有的家产,带着他的四个美姬,向东走。

到了中原之后。他看到了西域没有的水田。以及西域不可能有的这么柔的水。一路风沙,他把自己剥光了泡在这柔柔的水里,知道自己来对了。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叫“田剥光”。后来有人告诉他不雅。就改成田伯光。接下来我们的故事里就没有老外TYS只有田大胡子田伯光了。老田在吴山开了一家烤羊肉串的店,由他的四个夫人当垆卖酒。杭人哪见过这等金发碧眼的美人,都来看热闹,顺便吃羊肉串。生意一下就火了。

老田把他的本名TYS写在酒招上迎风招展。杭人不识。从形状上看这TY都象是丫叉头。而S又象是晾衣服的铁钩。反正是晾衣服的家什。从此杭人都把老田叫丫叉头。

不过,杭州人永远也搞不懂卖羊肉串的店为什么要挂丫叉头的酒招。老田也永远不明白自己卖的是羊肉串,人们为什么要叫自己丫叉头。

老田是慕杭州风光而来。平时店里生意多不管。只在城内外走动。这年的早秋,有一日他来到吴山脚下,见街边空旷处东一堆西一堆围满了人。老田挤进一堆人群一看,原来是在斗虫。就来了兴趣。吴山当时是杭城的斗虫中心,山脚下一带是斗翘屁股的。而山上则开有几家规模较大的斗场。

老田看了一会儿算是看懂了,不是懂虫。而是懂游戏的规则。他还发现了一个窍门,一般比斗的总有大小,基本上是大的赢小的,人打架也是这样的,老田心想。这是,又有一对虫倒入斗栅,旁边有人在说是黄虫,有人在说是紫虫,老田只认大小。他定睛细看,一只独须的略大一点,他叫道:我帮独须一两纹银。没人接口,大家都不看虫,抬头看他。有人发话,我们都是十几枚铜钱玩玩的,友谊赛,你这么大台花谁接啊。老田一听,十几枚铜钱,有点没劲,但为了检验自己的眼光,说,那就十枚吧。一个和尚接了他的花。这时边上有一人不住地打量老田。此人乃吴山有名的泼皮,专一欺负良善,欺行霸市,因相貌威猛,人唤万虫敌。纠集十几个地痞,在这吴山脚下为非作歹。他一起有个军师,一切害人之计,都由他出。此人叫中抱爪。

当下,万虫敌和中抱爪两人一看老田鲜衣驽马,端的有钱,脸长得高鼻深目,一头黄毛,分明是个阿措大。中抱把嘴凑到万虫耳边,一阵嘀咕,两人一阵嘿嘿阴笑。

却说老田那边押的虫上前只一口,将对方小虫杀猪别头。和尚度十文铜钱与他。老田首战告捷,大喜。这时,万虫在边上拍了老田一下:“兄台要玩大的?”“是啊”,“跟我来”,老田跟他来到边上一堆人群中,全是万虫的人,万虫排开众人,两人进到中心。蹲下。万虫指着中抱道:“此人欲斗一百两纹银,少一两不斗,不知兄台能接否?”老田一听一百两,双目一闪,来了精神,道:“将虫我看。”中抱递过虫盆,老田不耐烦道,与它对的虫呢?边上一汉子递过一盆道:“我只有两文钱,如何斗?“老田一看,这汉子的虫比先前的虫足足大了一圈。老田揉揉眼,没错,是大了一圈。老田问中抱:“你真斗,一百两。”中抱假装抖抖缩缩地点点头。老田对那汉子道,你别斗了,待吾赢了送十两与你,虫借我斗。万虫叫人取过斗栅,倒虫入栅。老田再复了一下虫,没错,他的虫比对方大了一圈,老田道还有人押对方吗。万虫道我押二百两,边上也有押的,都汇总到万虫手里,连中抱一百两,共五百两银子。老田从怀中取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宋朝有银票了吗?不管了)轻轻地押在斗盆地下面。提闸,双方起叫,有口,碰头,老田的虫别头,绝芡。老田拿芡草拼命挑逗,那虫只是不理。

老田站起身,朝中抱一抱拳,兄台果然好虫,在下明日还来。

老田离了吴山,径往羊肉店而来。五百两银子对他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老田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回到店里,老田吩咐新招的小厮杜小闲,搬张桌子到柳阴里,须臾,杜郎小闲准备齐整,老田着小闲坐了,与他说杭城风情,说今日你大爷见着一件物事端的好玩,不知小闲知否。杜郎见问,道,何物事?老田道,财积,虫。杜郎道知道,小闲也玩的。老田见有同好,大喜,喝高了,被夫人碧姬扶进内里安睡不提。

第二日老田睡到日上三竿,起来早饭中饭一起吃了。叫碧姬取一张一千的银票与他,另带了些零碎银两,唤了杜小闲一起往吴山而去。

那边万虫、中抱早望得脖子都酸了。远远望见一西域人带个小厮而来,向手下丢个颜色,各人赶紧各就各位。

老田来到街边,见万虫正与中抱在争着什么。老田上前,却是万虫的虫要与中抱的斗,中抱这次打大了,没五百两纹银不斗,万虫却只肯斗十两。两人正为此争论,见老田入来,万虫忙道,这厮只肯斗五百,死活不松口。那中抱道:这世上只有强奸,无有逼睹的。你奈我何。老田入手看时,见中抱之虫乃是昨日之虫,想是昨日赢了,故今日斗大了。见万虫之虫时,却见比中抱之虫更大了二圈有余。老田心想这没不斗的理由啊。道:五百就五百,还有人帮么,众人一听,都来帮花,场外别的人也来押的,凡押万虫的中抱这边都有人接。有押中抱的,却被人拖去一边一顿威胁。这厢小闲看在眼里,不动声色。老田的一千两银子又入了中抱的袖袋。

老田连输,有些不快,回家路上对小闲道奇了怪了,这虫明明比他的大许多。怎会斗不过他。小闲道,他的虫比你的虫硬,自是赢你了。老田道:他事前便知虫比我好?是的,小闲道:他们事先便知了。老田道:他们的眼力这么好?小闲道:不是他们的眼力好,而是他们事先斗过。斗过?老田有点听不懂。是的,斗过。小闲把其中奥妙都说了,只要是小的赢了大的,就可骗人。大的输了怎么再斗?这容易,朝天抛三抛,手里爬三爬,就开牙了。这么容易?这么容易!

七月流火 瞿瞿鸣野

小撬伏在土坡上等那只虫叫。他已等了五天了。这一带是坟场,一般的撬子手不敢来。小撬是五天前听见它叫的:“瞿瞿瞿。”三声,青叫声。非常宏亮,好象就在耳边,又仿佛被风从远处吹来。当时刚交丑时。小撬从听到声音一直等到天亮。那虫再没叫过。第二天,小撬吃完晚饭倒头便睡。睡到子时,被娘子叫醒。急匆匆赶到坟场。伏在土坡上,啃自带的黄瓜。啃到第三根时,那话儿又叫了。依旧三声,倏忽来去,莫辩东西。小撬依旧没找到北。接下来小撬每天睡到子时赶去坟场,等到啃第三根黄瓜时,那只冤家便会叫三声。与前一样,好像就在耳边,又仿佛被风从远处吹来。

小撬的父亲老撬也是捉虫的。那时杭州城中玩虫的人还不多。老撬每年捉一些好虫,挑到吴山集市去卖,也赚不多,但日子比一般庄稼人要过得滋润些。小撬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捉虫、识虫的本领。后来杭州城中奢华之风愈盛,几乎上至王公,下至平民百姓都玩起了小虫,而且赌风盛行,越赌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虫价亦越炒越高。这样,每年的秋天,不但庄稼人都捉虫,连城里游手好闲的人都来乡下捉虫。田里挤满了捉虫的人。有些人根本不会捉,就到处乱翻。小撬就写了一本《怎样捉虫》,让书肆老板轩尼寺印成了书,在他的轩尼寺里卖。

当时捉虫有两大流派,一派是以撬子手小撬为首的现实主义捉派,主张下苦力,流血流汗,方能得将、得王。另一派是以随便撬为首的浪漫主义捉派,主张碰运气,随便撬,能否得将、得王那是缘分。

这几年小撬捉的虫,越来越少,越来越差,而随便撬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小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人告诉他,那随便撬每天在田边晃来晃去,主要是来收虫的,他以十枚铜钱一只的价钱收虫,再挑到吴山几家有名的王公府上马上就是另一个价钱了。小撬有点愤愤然:“这世道,人都油滑了,什么事都不肯下力了。”

最近随便撬也出了本书,叫《捉虫秘笈》,销路非常之好,杭城为之纸贵。小撬也去买了本,拿回家一翻,小撬差点吐血,除了一些修饰的头尾文字,其中精髓与他的那本 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带改的。小撬越翻越气,尤其是最后那句总结性的话:“捉虫之道无他,唯福至心灵,随脚蹴去,虫王自现。”小撬差一点昏了过去。

今晚已是第五夜了,小撬正在啃第二根黄瓜,他的心里是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感觉。想听到它的叫声,又怕听到它的叫声。“我已听见它叫了十二声了。可到现在连方位都无法确定,它奶奶的。”小撬恨恨地骂了一句。把第二根黄瓜的最后一截塞进嘴里,正在恶狠狠地嚼时,忽然从坟地边的松树林那边传来一片亮光,如明月初升。亮光之中,有个魁梧的人影正大踏步地朝小撬隐身的土坡走来。小撬被银色的亮光晃得眼都睁不开,不由开口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哈哈……”随着一声爽朗的笑声,那人已来到小撬的身边。小撬身高七尺左右,见那人与他差不多身高,一身夜行衣靠,身后跟一小厮,挑一根竹竿,竿顶上一只灯笼,将整个坟场照耀如同白昼。小撬心想这是什么玩意儿。我的灯笼和他的一比,直如荧光耳。那人看出小撬心中疑惑,道:“我这是银火弹,以铁丝串之,用镰石打着,置灯笼内,一亩之地纤毫毕现,如同白昼。乃京中霹雳堂堂主雷神为我特制的。”“永远的雷神?他会为你特制?你是谁?”“江湖上称在下‘随便撬’,绕你将军,虫王,被我听见,再别想跑,总要将它轻松拿下。”“你便是随便撬,写《捉虫秘籍》的随便撬。”“正是在下。”江湖上两大捉派的代表人物第一次面对面。正在此时,小撬候了五天的那只将虫又叫开了:“瞿瞿瞿”,还是三声,依旧倏忽来去,莫辩东西。那随便撬听见此虫叫声,面上一下子凝重了起来,侧过头来,又仔细地听了起来。“不会叫了,每晚就三声,我已在此等了五日了。”“原来是你等的虫啊。在下告辞。”那随便撬双手一拱,便欲告辞。小撬心想:“便让你捉也捉不到的。”嘴上便道:“无妨,兄台但捉无妨,反正我也捉不到它。”那随便撬有点犹豫。问小撬道:“每晚就三声?”“就三声。”“那我也难捉。”小撬心想:刚才是谁夸口只要有虫声入耳,饶它将军、虫王但可轻松拿下的。那随便撬嘴上告辞而去,脚下却有些依依不舍。一边慢慢地离去,一边两眼不停地在周围梭巡。神色有些悻悻然。见路边草丛旁有半块小砖,便一脚踢去,砖头飞去,却见一物黑黝黝象油葫芦大小的一只虫跳在路中。小撬候了五天,知道这一带决无油葫芦,赶紧窜过去,那虫已被随便撬罩在网里。小撬凑上看时,见那虫一片墨黑,六足如玉无青斑,披袍轩甲,将军打扮。头高,脸阔,一副白牙,两根银色顶线细长贯顶。在网中,将头侧来侧去,旁若无人。随便撬道:“你该不会说这虫便是你候了五天的那条吧,哈哈―――。”笑完,将虫赶入竹筒,与小童施施然而去。

小撬一口气回不上来,只觉满天星星飞舞,昏倒在土坡下。

醒来时天已大亮,小撬越想越不是滋味。一个人索然无味地回家了。

第二天,小撬又睡到子时被娘子叫醒,怀揣三根黄瓜直奔坟地的土坡而去。他怎么也无法相信被随便撬捉走的那只虫就是他候了五天的那只东西。

小撬伏在土坡上,啃完了第三根黄瓜,也没虫叫,他默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直到天亮,那虫也没叫。小撬有点动摇了。之后的两天,小撬都未能在坟场里听到一声虫叫。小撬开始有点相信被随便撬捉去的就是他等了五天的那条虫了。今天他决定等到天亮,如果没有,就转到嘉兴去看看。最近十年来,随着杭虫越来越差,那一带的虫就显得好了起来,有渐渐压过杭虫的趋势。天渐渐亮了,小撬开始站起身,往回走,看到上次被随便撬踢过的砖头,小撬有点气不过:“福至心灵,随脚一踢,虫王自现。就这么一踢,虫王会出来?”小撬恨恨地将那块砖踢得飞了起来。随着砖头飞去,小撬见地上有一只小小的蟋蟀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小撬伏下身子一看,比苍蝇大不了多少的一只东西,身上沾了被砖头飞去时带起的土沙,显得灰不溜秋。小撬刚想一脚踩死它,却鬼使神差地伸手将它拢入掌心,倒进了竹筒。他自己也不明白明明是想踩死它的,却怎么会用手将它捉了起来。

精华帖子《[原创]杭虫佚事 (一)(二)(三)(四)》,原因:好文笔,好体裁!,用户操作:金钱25,经验20,魅力1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推荐
发表于 2007-10-21 00:28:13 | 只看该作者
忆当年,贾似道。位在宰相,起楼阁亭榭,踞地斗虫,淫乐其中。有道是:千年虫经今犹在,不见当年虫宰相。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0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青萍、结绿兮,长价于薛、卞之门

杭州最大的斗场在吴山的半腰,叫秋园。那年头没有药虫,也就无所谓公养。大家到斗场由斗场的人称重再排虫、等候。轮到了,下栅开斗。秋园的主人画得一手好春宫,是今上的御用画师,人称秋园主人。

秋园主人在自家府第的左手造了秋园,右边造了畅春院。秋园每年都集中了杭州最好的蟋蟀。而每年元宵西湖上评花魁,头十名里总有五个以上是畅春院的姑娘。

秋园主人这几天的心情很不错。前几天有名的随便撬替他送来了一批将虫,内中更有几条是虫王级别的,看来今年的秋场又将财源滚滚了。秋园主人躺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手下来报,陆墓的谢新滨亲自送上来一千只新的澄浆盆。秋园点了下头,手下立即出去传带人。谢新滨是个清瘦的中年人,靠做盆谋生。态度略带谦恭。几个挑夫挑了一千只盆进来。秋园努了努下巴,一个手下过去从一千只盆里随意拿了十只出来,连盆带盖朝地上砸去。泥盆在青石板地上摔得粉碎。手下把地上的碎块逐一看去。一会儿回秋园主道:“主上,一个气泡也无。”秋园点点头。手下命挑夫把盆挑到秋声轩治养。带谢新滨去帐房领赏金。

秋园知道,象谢新滨这样的制盆高手,手工是绝对无可挑剔的,而型式、题字又都是自己定的,唯一不可知的便是泥质。而这么一砸,是不是用绸布在河底滤了三年的细泥便判然明矣。

这时手下又来报小撬来进虫了。秋园点点头。手下将小撬带了进来。

小撬斜背一只大包袱,他解下包袱,露出十几只罐子。他小心翼翼地将罐子一一取出,放在秋园面前的桌上。秋园懒洋洋地欠起身,拿过一只小罐,揭开木盖。是一只白青,只能说还可以。他将所有虫草草看了一遍,都是些二、三流的货色。秋园面色有些不豫:“小撬啊,你这虫可是一年不如一年啦,以你的身手,这是咋整地。”小撬不知该说啥,那么多人都在捉虫,一个人怎么捉得过他们。才到七月中,地里已没什么虫叫了。小撬欲言又止。从衣袖里又捧出一只竹罐,恭恭敬敬地放在秋园面前。秋园见小撬的神情,心说这一定是只好东西。他慢慢地揭开盖子,是只空罐?他愣了一下,这才见一只小虫靠着盆壁趴着:“这么小?”“小是小,可虫硬,我开过毛了。你看它的左须,牙也有异。”秋园从桌上的红木筒里倒出一根草,拈在手里,引了一下那虫,那虫双须极活泼,左须靠顶部有一粗结,扫动起来如流星锤。秋园将虫扫一下面门。那虫生一副猫儿脸,牙极短,开牙看时,是一副眯眯牙。牙色如水晶,雪白,白得晃眼,唯两只牙尖,两点黑。“可惜,可惜。”秋园叹道。“怎么可惜了,我做勾头的可是两只好虫。不然这么小的虫我也不敢拿给您老看啊。”“牙是好牙,可惜太眯。虫是好虫,可惜太小。有多重?”“吃饱了十九点。”“可不,谁和你斗啊,腰背也太空。”小撬还想说点啥,秋园摆了摆手,闭目养起了神。手下帮小撬包起了虫,送他出门。

出得门来,小撬仰天长叹,为小虫与自己一样怀才不遇而感慨。他紧了一下包袱,向山下的集市走去。

老田自被万虫与中抱设局骗了后,深感没有自己的武装不行。遂带了小闲每日一早到集市来候皮子虫。养好后好去报仇。小闲的相虫技术一流,从皮子虫里已选出了几只大凶头。在和万虫、中抱的赌斗中已初试牛刀,帮老田赢回了上两次被骗掉的银子。老田大喜,不但另招了店小二把小闲解放了出来。更把他的工钱由原来一日十枚铜钱加到了一日五十枚铜钱。小闲也没多大欢喜,除了养虫,平日总是落落寡欢。

这日一早,俩人又在集市选虫。小闲相虫奇快,虫一入眼,便定入留。老田怀揣银两,只等他看中了好付钱。一路扫下来,小闲连多看一眼的虫也没有。老田很郁闷:“家里的那几只凶头就不能上山去斗一斗。”“家里那几只?斗斗万虫还可以,上山?你有多少家当?”老田这方面实在不懂,只好忍气吞声。

正在这时,小撬来了。小闲从小玩虫,和小撬也一向认识的,两人打了招呼,小撬解下包袱,摊在面前。小闲拿过罐子,看了几眼,挑出两只,对老田道:“上山不行,斗翘屁股没问题。”老田问小撬道:“多少钱?”“你看着给吧!”老田就喜欢这种爽气的,当下丢给小撬二十两银子道:“家里有好虫吗,只要是真的好虫,我给银子不会比山上的富人给的少的。”小撬朝老田看看,一言不发,将一只竹筒推到他的面前。老田伸手去取,被小闲先拿了过去:“你又看不懂的,拿啥拿,手指头比胡萝卜还粗,当心虫逃掉。”小闲打开盖子,看了一眼道:“好虫。”又看了一眼道:“可惜!”老田在旁急欲拿过来看,被小闲挡住。小撬这时开口道:“小闲好眼力,你是一入眼便说这是只好虫的第一个人。你若觉得好,这虫便送于你玩玩。”小闲又道了一句:“可惜。”小撬道:“是小了点,只十九点,但小斗大未必输的,我已开过二次。二口轻取。”“对手如何?我是问大小。”“一次同样大,一口喷出。另一只大四点,也一口喷出。”“真的?”“真的!”小闲朝老田道:“结米。”老田欲付钱,小撬坚辞不受。

回家的路上,老田一直絮絮叨叨,烦个没完没了:“这么小的虫,你要来有何用啊?……”小闲胸有成竹:“明天就拿此虫去拿万虫试刀,只有这么小的虫,他们才肯下大钱呢。”

第二天,老田带着小闲来到山下翘屁股的广场。万虫见到外国人兴趣也不大。这个外国人最近出了几只凶头,害得万虫连输几场,万虫已懒得和他斗。你不和他斗,他可要找你斗。老田笑嘻嘻地过来和他打招呼了:“老万,一向好,几日不见,哪里发财。”“好,好,发什么财,不破财就不错了。”“有好虫吗,兄弟这里有只好虫,可要会会?”老田说着拿出了用布包着的一只泥盆。小闲在一边道:“也没什么大好,只能斗斗玩玩的。”万虫取过一看;“靠,这什么玩意儿,我可没这么小的东西。”老田笑道:“斗着玩吗,饶你虫大也无妨。”边上中抱也取虫看了,没觉得有什么好,便道:“饶我们大,斗多少?”“随你们便!”老田话一出口,落地有声。边上小闲急道:“不行的,这虫饶大不行的。”老田不耐烦:“你边上凉快去,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万虫道:“你等着,我这就取虫去。”须臾,万虫取来一只大虫,问老田:“这只可以吗?”老田一看,大了足有二圈多,道:“这也太大了吧?”“刚才谁说饶大的?老外真没信义。”老田一听可急了:“斗就斗,斗多少。”万虫道:“我押一千两。”他又看向中抱。中抱冷笑一声:“二千两。”老田道:“打了。”小闲欲劝阻,还没开口,被老田喝止:“小赤佬再多嘴扣你工钱!”边上的人见这里对上了,都围了上来,一下子围成一堆。万虫急叫开天窗。大家一看老田的眯眯虫,都押万虫的黄头白青。老田一时性起叫道:“有多少接多少。”大家都把银子往老万怀里堆。中抱去边上米店借了把秤称了,共有五千多两。都堆在万虫的虫盆后面。老田将出一沓银票,道:“这里六千两,看清楚了。”说着,将银票压在自家盆下面。两虫入栅,那边中抱打草,这里老田欲打草,被小闲推开:“就你那手指头!”老田识趣地闭上了嘴。

入栅一看,那就不是哥哥和弟弟的差别。那是爸爸和儿子的差别。那儿子还是个童生。双方起叫,提闸。小虫节须扫将过去。对面那虫张开一副八字老红牙,恶狠狠循声扑来。小虫那根节须如流星锤甩在黄头白青的头上。黄头白青似感觉到什么,略一停顿。两虫已头碰头碰在一起。只见小虫似被黄头甩出盆外,盆内地上一滩水迹渐渐化开,愈来愈大。那黄头立在原地不动也不叫。边上众人一阵欢呼。小闲将小虫罩住,提回斗栅,见须还在扫,放下心来,用草一扫,小虫张牙起翅。一双灰白色的小翅笔直竖起,象船帆一样。对方中抱用草打牙,那黄头别头就走。

老田见小闲在提虫,乐呵呵地将自家银票收了,又将对过银两归拢来,着个有力气的挑夫挑了,向万虫拱手道声:“承让。”向家里来。

走到一条僻静的小巷,猛听身后一声喊:“老田慢走,识相的将钱留下。”却见万虫和中抱带同十几个泼皮手执棍棒,如飞赶来。这厢老万吩咐小闲带挑夫先回,自家停下,等万虫等赶上了,笑道:“怎么,愿赌不愿服输。”万虫一言不吭,带人一哄而上。那田伯光岂是寻常人物,从波斯一路走过来的,没点本事敢走吗?当下一顿拳脚,将万虫等一伙泼皮俱打在地上。拍拍手刚欲离去,却见一条大汉如飞而来,吼声如雷:“谁敢在我的地盘上闹事?俺老赵来也。”

来人乃吴山派出所所长,江湖上人称赵王李元霸。

四.天下英雄谁敌手

赵王天生异禀,胯间那话儿迥异常人。更兼两粒蛋蛋硕大有力。与邻家儿童打闹,一二三就被揪住把柄,动弹不得。赵王深以为耻。街坊上的大嫂、大姑见了他也都要亲昵地在他的裆里掏一把。赵王更恨之。遂苦练铁裆功。三年有成。于路上遇人就扎个马步,怪叫一声:“你来踢!”行人皆避。

赵王于是改练铁脚功。心道:“待吾练成之日,你们若不踢我,我就踢死你们。”

十五岁那年,赵王在临安城中心闹市一脚踢死了一只狂咬的疯狗。当时他还是个无名的少年。二十岁那年,在同样的地方他一脚踢死了一只狂奔的疯牛。从此名声大噪,并因此而吃上了官家饭。

赵王二十五岁那年,秋园主人在春风得意楼为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崔公公做六十大寿。朝中做官的都去拜寿。赵王没钱,拎了两盒藕粉也去了。被秋园主安排在靠入口的地方坐了。远远望去,主席上的崔公公就象一只苍蝇一样大。赵王就坐着生气。

酒过三寻。不知从何处飞来一只苍蝇。只在崔公公头上转。崔公公面现不豫,在鼻子里重重地哼了一声。秋园主赶紧命人赶捉。如何捉得住?也是那苍蝇合该命绝,径往赵王坐处飞去。那赵王正觑着崔公公象一只苍蝇生闷气,忽见那苍蝇飞到自家面前。心道:“崔公公,我踢死你!”一脚飞去,苍蝇立毙。举座俱惊。

崔公公当下就把吴山派出所所长的差事给了赵王。赵王自此成为钱塘十八条好汉中的第一条。秋园主心下感激,有意结交,赵王又成了秋园的座上客。那畅春院也就常去消遣。日久体乏,一日不去,畅春院的姑娘就告到秋园处,以罢工相胁。她们说:“赵王不来,我们就不接客!”秋园大奇,问赵王有什么好?她们说:“那赵王干起活来,有两粒大肉锤在下面撞击,直比李元霸,真个令人欲仙欲死。”“赵王李元霸”的名头其实是从这里真正叫开的。

秋园去求赵王,赵王推说体乏不去。秋园无奈,令人按赵王蛋蛋的形状做成铜铃,让嫖客干活时以红线系于根部。嫖资可打八折。一个月后,铜铃风行,时称“赵王铃”。

秋园又有求于赵王者。每年秋,秋园蓄虫,所费苍蝇头甚多。秋园手下多无能,捕杀不力。以至蝇头不继。望赵王能代捕之。赵王诺。

自此,赵王起早摸黑,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只在垃圾堆里,大粪坑边转悠。“嗨、嗨”连声,声振杭城。知道的知道他在踢苍蝇,不知道的就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了!!!也自此,杭城中人人见了赵王害怕,提起“赵王李元霸”的名头,小儿不敢夜啼。

一月之后,杭州苍蝇为之尽。杭州城也因此被评为1230年度世界十大文明都市之一。(赵王啊!我们杭州人民忘不了你!!!)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却说当下赵王赶到,一声大喝:“都替我锁了。”赵王手下方才赶到。气喘吁吁地将铁链来锁人。万虫及众泼皮老老实实被捉了。那老田本待大战,一见是官家的人,也只得束手就擒。

赵王威风凛凛,带众衙役将一干人犯往吴山派出所而来。路上观者如堵。众泼皮不住发抖。老田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颇有XX党人的风范。他大喝一声:“万虫鸟人,捉便捉了,有何可怕?!”万虫道:“田大侠,你有所不知。如今蒙古势大,我宋朝偏处一隅。且盗贼蜂起。官家提倡什么和谐社会。但凡捉进去的,不问黑白,先打五十杀威棒。这下吾等没命喽!”老田听说却也一吓,心说:“这么不明不白死了,却是没名堂。”便问:“使银子也不行?”万虫道:“别的衙门还好通融,就这个吴山派出所衙门,绝难商量。那赵王头光开足,头光开足你知道么?”“知道,就是斗性十足,打龄到了的意思。”老田答。“聪明!你个老外倒也懂这个?那赵王头光开足,是个没事也要找事的主。上次一个五岁的小孩,偷吃了秋园家的桃子,被赵王打了五十棍,到现在还在吴山医院里住着。我们这次落在他手里,唉!!!”

当日,老田等都被关入牢房。

第二日,赵王升堂。什么话不说,先去抓了令签便欲往地上扔。先打了再说。“且慢!”只见下面杜郎边上一人大叫。大踏步走上堂来。赵王一见此人,面色大变。便欲朝后面开溜。此人乃杭州城中第一白相人――贾似道贾秋壑。

3#
发表于 2007-10-20 23:31:26 | 只看该作者

先坐沙发,明日看了再顶!

感谢万兄分享!

[em27]
5#
发表于 2007-10-21 20:19:26 | 只看该作者
[em04][em06]
6#
发表于 2007-10-21 15:11:24 | 只看该作者
好,有趣.[em01]
7#
发表于 2007-10-22 08:47:24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赵王在燕京在2007-10-21 20:19:26的发言:
[em04][em06]

羡慕赵王。。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1:40:51 | 只看该作者

谢各位!!!

老赵当世英雄也.小弟担心多余了.冒犯之处,蒙老赵抚顶一笑,欣甚,欣甚.

[em10][em10][em10]
9#
发表于 2007-10-23 11:45:38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万虫敌在2007-10-23 11:40:51的发言:

谢各位!!!

老赵当世英雄也.小弟担心多余了.冒犯之处,蒙老赵抚顶一笑,欣甚,欣甚.

[em10][em10][em10]

我们哥几个是让你糟蹋透了!!!

[em06][em06]
10#
发表于 2012-9-30 13:19:0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个文章广为流传,武打书作家全线瘪特,有可能金庸气死。
11#
发表于 2012-9-30 13:23:25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soso_e160:}
12#
发表于 2012-9-30 13:28:5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6:}{:soso_e145:}
13#
发表于 2012-9-30 13:32:1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6:}
14#
发表于 2012-9-30 15:21:0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15#
发表于 2012-9-30 17:23:59 | 只看该作者
人才!
16#
发表于 2012-9-30 20:40:1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好文。我爱看故事
17#
发表于 2012-10-1 04:58: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了,继续下去啊
18#
发表于 2012-10-1 11:43:1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采!期待下文。{:soso_e120:}
19#
发表于 2013-6-13 19:39:4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
20#
发表于 2013-6-13 22:40:0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21#
发表于 2013-6-13 23:08:09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3:}才子哇{:soso_e183:}
22#
发表于 2013-8-15 05:18:4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2:}
23#
发表于 2015-8-11 00:49:11 | 只看该作者
典出项羽——“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soso_e113:}
24#
发表于 2015-8-11 14:39:5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
25#
发表于 2017-12-18 09:14:08 | 只看该作者
{:3_292:}{:3_292:}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4-21 06:59 , Processed in 0.16053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