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找回密码
 虫友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盆帖] 古城砖瓦当罐系列之-“羽阳千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9 02:29: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战国时秦国宫室。《汉书·地理志》载:“羽阳宫,秦武王起。” 羽阳宫位于宝鸡县陈仓故城中。
同一地区尚出土有同一内容的“羽阳千岁”、“羽阳万岁” “羽阳千秋”等瓦当。
每当说到瓦当收藏的发轫,不能不提及 “羽阳千岁”瓦当。北宋时,瓦当著录的开山名篇《渑水燕谈录》就有记录: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正月,在当时的陕西宝鸡县城东门外之百步处,居民权浚池发现古铜瓦5件,其中一件完整,瓦面隐起 “羽阳千岁”四字,篆字随势为之,不取方正,面径四寸四分。《秦金石刻辞》《秦集史?金石志》也都明确记有羽阳瓦当均系宝鸡出土。清末吴大澂在陕时,曾悬白银五十两欲购一品羽阳宫瓦而不得。1935年至1940年,修建宝鸡火车站时,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羽阳类瓦当,但当时多被毁以铺路!1958年宝鸡博物馆成立后,从当地居民手中征集到“羽阳千岁”瓦当共4枚,这些也都是从那里出土的。如其中一件面径16.5厘米、边轮宽1厘米、当厚2.7厘米,灰色,当背平整。当心圆为单线,中心高乳凸,双界格线十字交叉将当面分割成4个扇区,内书写小篆“羽阳千岁”四字,字势因扇形而向,十分流畅(图5)。另一枚稍残(图5-2),“羽阳千岁”四字书写风格与前有明显不同。“千秋”“千岁”“万岁”皆古时泛用之吉语,用于瓦当艺术这还是第一次。
  诗人元好问词:添丁名字入新收。一长看过头。拾得羽阳宫瓦,不愁撞透烟楼。遗山野客,求田问舍,梦想南州。说甚河东三凤,安排老□班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虫友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3-10-9 03:40:52 | 只看该作者
好罐!再次欣赏!                                                                               
3#
发表于 2013-10-9 14:16:1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3:36: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朋友们。
5#
发表于 2013-10-13 09:51:19 | 只看该作者
能否?帮国虫网设计一个印章!以便做盆及其它用具时使用,看到你们设计的东西,很具有浓厚的文化,故有此想法,就便咨询一下!

点评

印章作为一个徽标,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它涉及单一的,多层的一种标志,方寸之间,小中现大,是种浓缩,我不做印章,但可以帮朋友参考一下。最好找金石印学的朋友请教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3 20:33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0:33:13 | 只看该作者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3-10-13 09:51
能否?帮国虫网设计一个印章!以便做盆及其它用具时使用,看到你们设计的东西,很具有浓厚的文化,故有此想 ...

印章作为一个徽标,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它涉及单一的,多层的一种标志,方寸之间,小中现大,是种浓缩,我不做印章,但可以帮朋友参考一下。最好找金石印学的朋友请教一下。

点评

上茶,谢谢!  发表于 2013-10-13 20:56
7#
发表于 2013-10-14 09:06:3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3:}{:soso_e179:}
8#
发表于 2013-10-14 11:46: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

QQ|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国虫网蟋蟀论坛 ( 苏ICP备13046818号  

GMT+8, 2025-5-22 05:22 , Processed in 0.14225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主机支持:安雄科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